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潘曉彤】2022年即將結束,影視圈也到了交成績單之時。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9日下午,中國今年電影總票房超過296億元人民幣,《長津湖之水門橋》《獨行月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在票房榜排名前三。劇集方面,今年取得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的《人世間》《沉默的真相》《開端》等國產劇集登陸海外市場,彰顯中國文化影響力。

今年10月29日至12月6日,《環球時報》旗下輿情調查中心在日本、韓國、菲律賓、新加坡、沙特阿拉伯、俄羅斯、法國、美國、巴西、南非共10國,開展“中國影視作品公衆認知與需求調查”,探究海外民衆對中國影視作品的瞭解情況。結果顯示,超八成受訪者(80.9%)看過中國的影視作品,渴望從中進一步瞭解中國歷史與文化。

超八成外國人看過中國作品

本調研採用商業化在線樣本庫邀約填答方式回收數據,樣本對象爲各國18歲至70歲普通公衆,共回收有效問卷8320份。從10國平均值來看,超八成受訪者(80.9%)觀看過中國的影視作品,從沒看過的受訪者不足兩成。10國受訪者中,最希望通過中國影視作品瞭解的中國信息均爲中國歷史,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美國對此的提及率均在六成左右,其他7國均超過七成,日本最高,爲近八成(79%)。“喜歡好看的作品”(38.6%)“瞭解中國歷史、社會、文化”(32.5%)是10國受訪者觀看中國影視作品的重要原因。在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有43.5%和42.1%的受訪者選擇中國影視作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歡好看的影視作品”。

網絡(64.0%)、電視(50.5%)是10國受訪者瞭解中國影視作品信息的主要渠道。選擇通過網絡渠道瞭解中國影視作品的受訪者中,75.6%通過YouTube,53.7%通過谷歌,48.3%通過網飛瞭解中國影視作品相關信息。監製、策劃人譚飛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登陸海外市場的中國影視作品,首先都是在國內熱度很高的劇作,其次能滿足一大部分受衆羣體的欣賞口味,還有就是在製作水平、服裝道具等細節上下足功夫。

記者梳理發現,不久前,阿拉伯語版《山海情》已在蘇丹舒盧克電視臺和埃及新日間電視臺播出,之後還將登陸中東廣播中心,並在沙特、阿聯酋、伊拉克、阿曼等國展播。今年收視率較高的《人世間》早在拍攝階段就被迪士尼看中,並預購了海外獨家發行權。青春題材劇集《點燃我,溫暖你》還登頂越南流媒體平臺VieON全球影視播放排行榜。此外,在網飛平臺上,今年頗受歡迎的古裝劇《蒼蘭訣》《星漢燦爛·月升滄海》《沉香如屑·沉香重華》都已上線。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蒼蘭訣》《星漢燦爛·月升滄海》爲代表的劇集有別於此前傳統的古裝史劇,是以新的明星文化和網絡文學作爲支撐,對青年羣體有吸引力,登陸海外市場後憑藉新穎的類型和明星效應收割熱度。

動作、歷史題材最受歡迎

在衆多類型影片中,10國的受訪者最喜歡觀看中國的動作/冒險題材影視作品(39.5%),其次是歷史(29.2%)和喜劇(28.3%)題材作品。10個國家中,日本受訪者(40.4%)最愛看中國的歷史題材作品,韓國受訪者(35.9%)最愛看中國宮鬥題材作品,俄羅斯受訪者(37.3%)最愛看中國軍事/戰爭題材作品。譚飛表示,功夫片一直是中國影視海外戰略的先鋒,從最早的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影星主演的作品,到後來《臥虎藏龍》《英雄》等影片,“功夫片更能形象生動地展現極具中國元素的特色傳統,觀衆能更直觀地瞭解中國文化”。

譚飛認爲,中國的歷史宮鬥劇可以劃分爲三種類型。一種是正劇,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另一種是帶有戲說色彩的演繹,如《甄嬛傳》《羋月傳》;還有一種是畫風唯美、充滿中國古典元素的古裝戲,如《琅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三種類型各有側重,能夠滿足觀衆對於服裝造型、歷史故事、觀賞習慣的偏好需求。“歷史宮鬥劇中能看到對中國文化的提煉和對中國歷史形象化的介紹,部分作品傳遞的價值觀還適用於當下社會,因此能吸引外國觀衆。”

調查發現,成龍(69.5%)是所有國家受訪者最喜歡的中國影視明星,10個國家的喜愛率均爲最高,在菲律賓、南非高達九成。譚飛說,成龍在華語功夫電影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醉拳》《蛇形刁手》《尖峯時刻》《紅番區》等一系列經典作品,讓全球觀衆看到中國功夫的魅力。

“中國元素”獲認可度高

10國受訪者中,從未看過中國影視作品的受訪者不足兩成。對這部分受訪者追問原因後得知,“故事內容不吸引我”是他們沒有觀看過中國影視作品的原因之一,佔比爲31.1%,這是韓國(47.9%)、菲律賓(30.8%)、新加坡(44.8%)這3國受訪者沒觀看過的最主要原因。孫佳山認爲,仍有一些中國影視作品對海外觀衆吸引力不足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影視產品的題材和類型缺乏多元化和豐富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第二,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影視產業存在投機現象,導致部分影視作品在內容劇情上存在硬傷。

從10國平均值來看,中國影視劇的“中國元素”(48.3%)“自然景觀”(38.6%)“服道化(服裝、道具、化妝)”(32.3%)獲得相對較高的認可。由此可見,如何把故事講好是吸引海外觀衆的關鍵。譚飛說,價值觀和文化上的差異,以及情節的緊湊度不匹配觀影習慣,是海外觀衆認爲國內影視作品“不夠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傳播影響力能突破國別限制的影視作品,不僅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緊密相連,還與創作人員的水平能力有關。需要兩方面共同發展,才能把故事講通、講透、講得令人感興趣”。

譚飛認爲,能反映現實問題的影視作品有望成爲新熱點,“既表現大多數人面臨的共同問題,挖掘人性的魅力和閃光點,傳遞正向的人生價值觀,又能從側面展現中國的影響力和現代化水平,這種類型的作品大家會更感興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