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29日晚,中國新聞社刊發了系列報道,裏面有國家衛健委梁萬年、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等多位專家,對近期國內疫情出現的情況的一些回應。

中國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數?

針對當前中國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數,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週期過去後,才能比較精準地判斷,現階段應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優先位置。

談及中國是否會調整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標準,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稱,全球現在對新冠死亡的判定標準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核酸陽性,由新冠病毒引發呼吸衰竭,直接導致死亡,判定爲新冠死亡,二是感染後28天以內全口徑的死亡都計入新冠死亡。中國從2020年以來,一直採取第一類死亡判定標準。

焦雅輝表示,中國一直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的原則公開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未來將繼續秉持這一原則。中國之前公佈的死亡病例既有因爲新冠死亡的,也有感染新冠病毒後因基礎疾病死亡的病例,中國自始至終堅持科學的死亡病例判定標準,而且也是同國際接軌的死亡病例判定標準。

隨着大規模核酸檢測取消,中國是否低估當前新冠死亡人數?梁萬年表示,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只有疫情週期過去後,才能比較精準地判斷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斷一場疫情對人羣的危害,特別是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個重要指標,中國專家團隊和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

“現階段應該把防重症、防病亡作爲優先,這也是防控策略重點調整的體現,把防死亡放在一個非常優先的位置。”梁萬年說。

焦雅輝說,無論是哪種病原體引起的重症,一方面要求醫院堅持全力以赴救治,降重症、降病亡,另一方面,一旦發生死亡病例,如果是新冠死亡病例,仍會按照法律規定如實公開,如果沒有經過核酸檢測,會在中國疾控中心的死亡原因報告系統進行報告。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進一步指出,在公衆衛生領域有一種計算方法叫“超額死亡”,能評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疾控中心團隊很快對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額死亡”進行了分析,並公開發表結果。關於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額死亡”,該團隊已經在做相關工作,之後會陸續向大家提供。

中國疫情防控是否放開太快?

如何防控新毒株?

針對中國疫情防控是否放開太快,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是基於對病原體和疾病的認識、人羣免疫水平和衛生健康系統抵抗能力、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三者的判斷,現在的調整是恰當的、科學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國防控實際的。

梁萬年強調,中國從2020年疫情防控開始,就一直在密切判斷三方面因素,一是對病原體、疾病的認識,如它的毒害性、危害性,二是人羣免疫水平和衛生健康系統的抵抗能力,特別是防控能力和醫療救治能力,三是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國一直考慮這三個方面要達到努力平衡的狀態。

梁萬年表示,圍繞這一基本理論框架和思維,隨着人們對疾病和病原體的認識加深、人羣免疫水平逐漸建立、抵抗力韌性增強,中國因時因勢不斷完善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從2020年以來的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優化措施、“新十條”,到調整爲“乙類乙管”,無不體現着中國對這三種因素的平衡結果。

梁萬年說,這種調整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學精準地使資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務和救治任務上來。“這次調整的快慢問題,我想歷史會證明這一點,我們認爲現在的調整是恰當的、是科學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國防控實際的。”

針對國外有言論稱中國不提供病毒毒株基因組序列數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稱,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全國病毒毒株進行分析、測序、報告。

他指出,最早武漢發生疫情時,中國疾控中心第一時間把基因序列上傳到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共享平臺,讓各個國家可以根據這個基因序列研製診斷試劑和疫苗。隨後,中國疫情主要從境外輸入到中國境內引起本地傳播,每次中國疾控中心捕獲到新毒株都及時上傳。

“包括這一波疫情,中國有9種奧密克戎毒株在流行,這些結果也都和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了分享,所以中國沒有任何的保密,所有工作都是和全世界分享。”吳尊友說。

談及未來如何防控新毒株,梁萬年表示,中國非常關注病原體變異情況監測,也積極參與全球病原體監測工作。一旦發現新的變種,或者變異導致病毒致病力、傳播力、毒力等方面發生變化,中國會及時通報世界衛生組織,並在防控方案、醫療救治等方面做好相應的優化完善和調整。

中國官方:目前還沒有在華外籍人員反映新冠感染後就醫困難

針對外籍人員能否在中國享受同等醫療服務,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雅輝12月29日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所有在中國的外籍人員都可以享受到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服務,目前還沒有看到外籍人員反映在中國新冠感染就診不及時或者就醫困難的情況。

針對外籍人員能否在中國享受同等醫療服務,焦雅輝表示,所有在中國的外籍人員都可以享受到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服務。今年4月,上海發生疫情時,很多外籍患者都得到了充分的醫療救治,根據他們的病情,醫療機構也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而且這些外籍患者也都治癒康復出院了,“外籍人員可以不必擔心在中國有不一樣的就醫待遇”。

焦雅輝稱,國家衛健委一直在關注輿情,包括關注人民羣衆對於看病就醫的需求,目前還沒有看到外籍人員反映在中國新冠感染就診不及時或者就醫困難的情況。各國使領館也沒有收到相關情況反映。

談及口岸開放會否加劇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焦雅輝表示,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正在經歷不同的疫情階段,對於現在處於疫情高峯的城市,醫療資源曾經出現過結構性的供需矛盾,針對這些情況,中國採取了多種措施,包括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擴容醫療資源等。

她認爲,1月8日防控政策調整後,開放口岸和邊境後的人員往來不會造成中國醫療資源的緊張情況出現。

“陽康”之後,仍要注意什麼?

新冠感染高峯,各類問題引發關注。

近日,浙江寧波舉行的發佈會上,寧波市第二醫院急性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袁剛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要加強營養,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保持清淡飲食,多喫蔬菜水果,保證體力的恢復,切忌大喫大喝。同時,生活、工作節奏要適當放緩一點,不要熬夜。

沒有基礎疾病的康復者可在康復一週以後恢復鍛鍊,鍛鍊過程中如果出現咳嗽、氣促、心悸等症狀則需要立即停止運動。剛開始恢復時,可以先進行一週左右的低強度運動,包括散步、瑜伽等。當身體逐步適應後再進行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等複雜運動。也可以根據自身運動習慣選擇運動項目,不超過平時運動量的三分之一,逐漸增量即可。

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要重點關注呼吸道症狀,比如咳嗽、胸悶、氣促等症狀是否加重。一週左右核酸或者抗原轉陰後,這些呼吸道症狀可能還會持續,等病情明顯緩解以後,再恢復到正常的鍛鍊,更有利於健康。

有心臟疾病的人,在康復後,要注意休息,冬季注意保暖並戒菸限酒,同時限制運動三至六個月。

退燒以後,如果體力有明顯改善,就可以返崗工作。呼吸道症狀由於恢復得慢一些,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家需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好評估,量力而行。可以在身體沒有過多不適、能夠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回到崗位。如果患者仍有發燒、全身肌肉痠痛、體力不支等症狀,這種情況下不鼓勵急於恢復工作。

此外,年齡較大、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不可掉以輕心,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

雖然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後,人體形成的免疫力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奧密克戎可能快速變異出新的亞分支,康復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疫情期間最好的防護還是戴口罩、接種疫苗和避免聚集。所以,無論是曾感染還是未曾感染者,都要做好防護,讓下次感染的可能晚一點發生。(來源:中新網、浙江新聞客戶端;整理:方鳳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