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疫情、復陽、二次感染鬧得人心惶惶。

有一個蘇州的“病毒學博士”發微博說,自己5天感染了2次新冠。

而且毒株還不同,第一次是BF.7,第二次是XBB。


這個說法直接讓很多人睡不着了。

因爲XBB這個毒株在國外其實有點厲害的,很多華人都說自己已經中招了,潛伏期很短,症狀非常重。

國內現在的說法是:已經傳入了,但尚未形成優勢傳播。


結果,這位“病毒學博士”竟然輕易就感染了。

那想一下,和XBB一塊的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

這要都來一次,太可怕了。

幸好,經過調查,這個人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因爲騙子已經銷號跑路了,只能圍觀他遺留下來的微博了。

整件事還挺有意思的。

“博士”發的第一條是1周前,他說,發現同事發燒了。

預感到自己也快了,就馬上喫了連花清瘟預防。


這個說法就挺奇怪的,因爲連花清瘟算是治療用藥,並不是預防用藥。

這個“博士”用了也確實沒起到預防效果,21日感染了。

後來應該是好了,因爲5天之後,他又發微博說,自己二次感染了。

去疾控拿個材料的時間就寄了。


而且兩次感染毒株不同,第一次是BF.7,第二次是XBB。

症狀也不同,第一次達到最高溫度38.4,用時12小時,第二次最高溫度39.8,只用了6小時,發作更快了。

第二次也要明顯比第一次嚴重,不僅頭疼,眼睛也出現了灼燒感。


說的特別具體,很多大V都轉發了他的遭遇。

但是也因爲太具體流傳太廣,漏洞就出來了。

就還是從喫連花清瘟預防開始,堂堂博士都不懂藥理?

接着往下扒,現在抗原都難求,他竟然能測出感染的毒株?

這位“博士”倒也給出瞭解釋:

自己是通過P4實驗室基因檢測知道的。


在評論區,他還表示,自己就是P4實驗室工作的員工。

爲了證明自己的身份,他又先後提到了姑蘇實驗室、吳中區疾控、SIPCDC這些專業機構名字。


結果就是,蘇州根本沒有P4實驗室,只有P2實驗室,吳中區和實驗園的關係也不是他說的那樣。

而姑蘇實驗室是研究材料科學的......


想起一句話,撒了一個謊,就得編無數個謊來原。

感染的不是XBB,是瞎嗶嗶啊。


其實就算不知道蘇州實驗室,也能發現他的謊話。

比如,他的賬戶認證,並不是微博打上去的,而是自己寫的。


再比如關於復陽和二次感染,專家說的很清楚,二次感染很少發生在三個月內,而復陽往往是轉陰沒幾天後就發生。


但也說回來,這段時間利用疫情造謠的人實在太多了。

只要稍微包裝一下,就可以瞬間讓成千上萬的個體深信不疑。

也不是每個造謠的人都能像這個醫學博士一樣,灰溜溜的刪號跑路。

更多的是小號負責造謠,大號負責傳謠,言之鑿鑿的架勢,令人防不勝防。


昨天就還有一個謠言,《說北大呼吸發哥說“北京流行的新冠不是奧密克戎而是導致死亡率第二的德爾塔系列7型”。》

呼吸發哥真實的身份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

那這麼一來,很多人都信了。

但事實上,他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新冠後遺症也是謠言產生的一個溫牀,每天都有人分享自己的症狀。

其實有些症狀並不是後遺症,只是恢復期的一個表現。

網傳最多的——陽過後頭髮掉了一大把,這更不能往新冠身上扯上了。


可能病理上會出現掉頭髮的現象,但不能說,陽性後就會掉頭髮。

這就跟之前的乾飯株、美容株一樣,分享個人感受無可厚非,但也有邊界。

在玩梗的時候也要注意常識,不然苦中作樂容易變成火上澆油,動搖防疫的信心。


另外還有說自來水陽了的。

在文章裏,做實驗的人先裝入自來水,然後滴到抗原測試板上,測試結果呈現“兩道槓”。

實際上,自來水跟人的體液完全不同,這就相當於去醫院拿綠茶冒充尿液一樣。


這個其實也是一個老梗了,曾經就有人說橘子汁測抗原,顯示陽性。

進而得出,抗原不準,是有人在發國難財。


提防發國難財很好,但浪費橙汁真的不道德。

幾乎所有的抗原檢測都對蛋白質的檢測,但是蛋白質本身挺不穩定的,尤其是在酸鹼環境裏。

而且還是那句話,這東西本身就是測人的,泡各種各樣奇怪的液體,反過頭來說羣衆都是壞人多少有點非蠢既壞了。

想起一句話,網絡正在拉低人們的智商,一旦當正義被利用,社會好不了了。

謠言越多,越多人恐疫,就有越多人被帶入極端。

而在畸形的循環裏,沒有一個無辜者,也沒有一個幸運者。


當然也說明,疫情反覆令大家焦慮的失去理智了。

本來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但現在的人都沒時間去驗證。

經過這些人一鬧,再次加重了大家對疫情的擔憂不說,還隱約間傳遞出一種煽動情緒。

但我們無法阻止謠言的產生,卻可以停下來,變得理智。

就比如現在很多人在搶購一種病毒防禦卡。

跟小孩子玩的變身卡牌一樣,只不過它是帶上以後,能在周圍兩米範圍裏形成一個能量罩,對內消滅病毒,對外持續防禦。

本來我覺得有人把專業的醫療設備買回家備着就已經很誇張了,買個“符咒”保平安屬實不能理解。



建立防禦場,形成超導材料的膜,這確定不是小說裏的東西?

這類產品的公司就不方便說了,也實在沒法說。

人家宣傳自己研發的是消毒殺菌卡,又沒說是專門針對疫情的。

印上鍾南山的大頭貼,卻只說是“南山推薦”,管不了屬實。


但咱們普通人還是要分清楚科學和科幻。

至少看清產品名字,明明寫着蚊香,非要說能抗病毒.......


對於不幸中招,當了大怨種的人,倒也不用過度嘲笑,不用抖機靈。

安徽滁州一個男子高燒39.4度,發了視頻後,引來了許多殯葬商家的留言。

他只好回覆:“沒必要兄弟,還沒到你們發揮的時候,有需要我會喊你。”


還有之前提到過的微信藥物互助小程序,不知道大家用上沒有,我身邊其實用的人不多。

有些是不知道這個程序,有些是鄰里之間就解決了。


反正用不上也挺好,大家都沒事纔好,但別無事生非,更不用消費苦難。

不拿無聊當有趣,不拿冷漠當幽默,這是一條非常基本的底線。


其實防疫進入新的階段難免會有新的問題出現,但也要相信科學的進步需要更多的時間。

只要是病,也都會有一個反覆的過程。

可以通俗一點理解:如果你抵抗力不行,可能得再等等纔會好透。

如果你好了,那說明抵抗力戰勝了病毒,也說明經歷大戰的身體出於虧損狀態。

所以要給身體一個調養期。

一句話,客觀上未雨綢繆,主觀上做到有備無虞。

至於不挑食、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些本都是生活常識了,不用多說。

也不在於現在還是以後,不管有沒有疫情,照顧好自己,身心健康最重要。

2022年歲末,疫情依然不讓人省心。

但回望三年裏,在冷酷的疫情中,也總有溫暖照亮我們。

如今新的一頁已經打開,無論如何都該做一個了斷了。

用行動去彌補逝去的時間,用更科學的手段保護好自己。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願我們新的階段都能夠變得更沉穩;變得更堅韌,變得更熱愛。

-完-

圖片及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