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這一年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美聯儲不斷加快加息節奏,國內外疫情擾動加劇, A股市場行情出現明顯波動,整體表現較爲低迷。

展望2023年,大勢如何研判、看好什麼風格、關注哪些主線機會?十大策略首席研判來了!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陳果:2022市場逐步走向增量,指數整體大概率是小牛市

冬去春來,A 股市場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邁向後疫情時代,經濟走向修復,A 股二次見底後處於中期上升趨勢,戰略上樂觀,同時預計 2023 盈利小幅增長,風險偏好有所提振,市場逐步從存量環境中走向增量,指數整體大概率是小牛市。戰術上逢調整佈局,把握節奏與結構。

A 股生態變化,靜態配置躺贏不再。隨着市場不斷進化,量化策略的興起以及基本面的結構性因素,靜態配置單一板塊難以“躺贏”, 展望明年,行業景氣差異收斂,預計多線索輪動和運動戰特徵將進一步凸顯,抱團單一板塊更難成爲最優勝出策略。

市場節奏,整體逐浪上行,復甦是小,階段表現,成長是核心,全年看終將佔優。市場中期向好,由於預期經常領先基本面,過程難免震盪反覆,預計 A 股將經歷復甦預期、疫情傳播、穩增長、復甦驗證和中期結構線索確立等多個階段。在反應復甦預期和穩增長預期時,大盤價值會階段表現,但隨着時間推移和經濟環境明朗,成長風格表徵的中期結構線索最終會佔優。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方奕:人心預期峯迴路轉,股市走牛空間打開

有別於市場對宏觀前景與股票投資的悲觀共識,我們認爲2023年來自於疫情、經濟、政治等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將下降,堅決看多2023年A股市場。第一,抑制性政策的轉折、疫後開放世界的臨近以及中下游利潤率重新擴張(CP1-PP),我們判斷2023年02中國將邁入新一輪需求回暖、資產回報率改善、盈利預期提升的週期;第二,內外宏觀環境均從高度不確定的狀態逐步邁向確定,我們判斷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持有意願也將回升。第三,政策底部、經濟底部和估值底部的同時出現,往往隱含了股票投資回報的巨大空間。2022年最差的預期已經見到,A股市場將迎來峯迴路轉之勢,我們認爲2023年A股是一輪牛市。

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陳果:2023關鍵詞【內需】&【總量經濟弱相關】

三大總量邏輯的板塊:以中長期貸款增速刻畫的經濟總需求,在大部分時候決定了指數的趨勢,同時也決定了大金融、大消費、互聯網的趨勢,這三類板塊,既是中國經濟的β,也是指數的主要權重。核心推薦:在外需回落和國內弱復甦的基本面假設下,23年大部分時間核心推薦的關鍵詞還是圍繞:【內需】&【總量經濟弱相關】。基於此,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①大安全(信創、半導體、軍工、醫療器械、機牀設備、稀土),對應重點指數是科創50。②海風、國內電站大儲(賽道成交額佔比7月達到前高,隨後開始修正,目前擁擠度終於降到了比較低的位置)。③數字工業:5G工業互聯網,最新進展是工信部把5G工業專網通信的新頻段發給了中國商飛,可以理解爲產業由個別試點到全面鋪開的轉折點。④困境反轉:圍繞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服務業,港股的出行鏈,動保(豬肉後周期),火電和新能源運營商。

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23年將會呈現逢三逢四結構牛特徵

2023年,預計在穩地產、基建和製造業繼續發力的共振之下,中長期社融有望重回上行趨勢。A股也將會回到2022年二季度開啓的上行週期。醫療新基建和數字新基建也可能成爲穩增長的彈性方向。但考慮到增量資金相對有限且有外部的一些風險和壓力。23年將會類似03、 13年一樣,呈現逢三逢四結構牛特徵,風險可能來自外部尤其是美國對華相關產業不公平打壓行爲。

盈利展望: 進入2023年後,整體A股盈利增速有望邊際改善,但上行幅度預計有限。預計全年全部A股和非金融及兩油盈利同比增速測算值分別爲7.3%19.5%。盈利增速相對較高的板塊預計主要集中在消費服務、信息技術、醫療保健、中游製造等領域。淨利率提升拉動ROE底部復甦。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戴康:AH破曉,港股牛市,A股修復市

我們認爲23年權益市場最大的機遇來自中美“此消彼長”相對優勢,AH市場驅動力主要來自估值修復:風險溢價下行(資本市場定位重要,對穩增長決心更樂觀),以及無風險利率下行(美債利率築頂回落),貼現率下行驅動AH股上行,A股走修復市、港股走牛市。港股無論分子還是分母端都相較A股更敏感;港股牛市三階段,驅動力依次來自於:風險溢價下降、價值重估、企業盈利兌現,23年配置關注港股投資“三支箭”(穩增長+防疫優化+海外流動性反轉)。

長江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包承超: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最大的宏觀超預期

2023年宏觀核心矛盾:邁向復甦,最大的宏觀超預期或來自房地產2023 年,國內外格局將近似2022 年的鏡像:內強外弱,中國再次領先。全球經濟將繼續處於下行週期,拐點或見於2024 年。中國領先海外2-4 個季度,2023 年上半年將正式步入復甦。

疫情對總量影響轉弱,結構上對消費和製造有擾動。鑑於美國強勁的非金融部門資產負債表,我們認爲美國硬着陸概率不高,對外需拖累有限。美元下行週期,EM 股市、黃金白銀佔優。

我們認爲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最大的宏觀超預期。我們對明年地產銷售端的樂觀程度強於市場一致預期。從18 億平到13 億平,2022 年地產銷售的大幅下滑顯然嚴重偏離正常需求週期的回落。我們認爲今年房產需求被嚴重壓制,體現在居民購房支出的大幅下滑,進而表現爲居民資產負債表中的存款大幅增加。不同於多數消費品的消費損失具有不可逆性,房產的消費損失有更大概率實現真正的回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住房消費的積極表述也將支撐我們的判斷。

申萬宏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2023年中期景氣驗證期優選計算機和消費等方向

2023年A股行情三階段推演:1. 春季躁動,仍是政策表述期,下行風險可控,後續政策預期發酵有望由點及面,由託底到進擊。反彈行情未結束,蓄勢後再出發。2. 兩會後,景氣驗證期,全球經濟衰退主導A股基本面回落,週期項改善的方向非常稀缺,A股仍需震盪磨底。3.23Q2之後,從國別經濟相對比較角度找機會。經濟中強美弱,以中國居民適應新防疫措施爲前提,要持續則依賴於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疫後恢復兌現,足以支撐一波行情,但新增長點的線索並不清晰,2023年中行情可能不是牛市級別。

2023年結構選擇:從政策預期到景氣驗證。兩會前政策佈局期,圍繞着政策催化選結構,疫後恢復首選醫療基建,大安全首選信創,地產鏈首選房地產和建材。中期景氣驗證仍是核心,計算機和消費核心資產基本面驗證更確定的方向。隨着地產恢復的驗證,地產鏈投資將擴散到家電家居和銀行。新老能源週期未結束,只是需要等待週期項改善驗證,新能源23Q2迴歸,老能源23H2迴歸。

海通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荀玉根:23年科技>=製造>消費>金融地產>能源材料

中短期看,我國整體基本面週期性向上拐點已經出現。當前,我國大部分經濟數據已經有所恢復,宏觀基本面週期性向上的趨勢逐漸確立。往未來看,短期內我國經濟建設的任務仍較迫切。展望2023年,我們認爲穩增長政策將繼續加碼,國內經濟有望走向復甦,結合海通宏觀預測,我們認爲2023年國內實際GDP同比增速有望接近5%,對應名義GDP增速有望超過6%。落實到A股基本面,隨着23年經濟復甦,A股營收和盈利增速有望整體上行,結合對GDP增速的預測,我們預計2023年全部A股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有望達到10-15%。此外中長期視角下,產業結構性升級大趨勢已逐步得到驗證。資金面上,2023年美聯儲加息或有望停止、國內居民資產配置力量漸顯,因此海外流動性、國內微觀資金面均有望邊際改善。

二十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爲我國未來的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對於大類行業角度,我們認爲23年科技>=製造>消費>金融地產>能源材料。高景氣成長是明年主線,如數字經濟、低碳經濟;此外,消費存在修復性機會。(1)數字經濟方面,宏觀上,數字經濟已成爲重塑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產業上,數字產業蓬勃發展,推動數字經濟應用場景逐漸落地。數字經濟輻射硬件、軟件、服務商等多產業,當前TMT行業明顯低估低配,發展數字經濟有望支撐TMT高增長。(2)低碳經濟方面,當前新能源板塊經歷前期調整,估值已經不高,關注風電、儲能和新能源車智能化。風電光伏:政策支持裝機放量,海風或是重點方向。儲能:隨着光伏風電裝機量的增長,儲能也將配套發展。新能源車智能化:關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領域。(3)隨着防疫政策優化,疫情的影響終將過去,消費行業基本面可能迎來改善,低估低配的消費性價比凸顯,尤其可以關注醫藥以及大衆消費領域。

國盛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程錦:消費領跑,TMT 弱復甦,傳統與新興製造收斂

A 股市場展望:先有舊週期復位,後有新繁榮起點。預計2023 年A 股盈利呈“√”型走勢,全A/非金融業績增速回升至12.7%/13.3%,23Q1 大概率會經歷二次築底。結構上,雙創全年增長強於主板;上游資源紅利消減,傳統與新興製造業景氣收斂,科技TMT 弱復甦,消費行業則最爲亮眼,其中必選消費穩中趨升,而可選消費顯著回暖。

中泰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徐馳:復甦節奏的“一波三折”,也使得2023年上半年政策支持的科技與高端製造風格上或更加佔優

國內疫後經濟修復的一波三折,股市風格或先成長後價值。就我國而言,由於冬季本身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今年春運的提前和我國有部分比例的老人疫苗接種比例有待提高,B.A.5和B.F.7等多種奧米克戎變種毒株,以及各種藥物、醫療器械的準備仍需加強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疫情在2023年上半年,特別是春節前後對於經濟的影響是不應低估的。同時,歐美經濟的衰退,使得出口這一支撐今年經濟最核心的動能在2023年也將出現弱化。我們認爲,2023年一季度市場“否極”的基本面因素。而復甦節奏的“一波三折”,也使得2023年上半年政策支持的科技與高端製造風格上或更加佔優。最遲2023年年中後,我國消費等出現一波明顯的“疫後修復”也是必然。同時考慮到今年經濟的低基數,我們認爲,2023年全年GDP完成5%的目標增速難度不大,經濟整體呈現“前低後高”,緩和復甦的態勢。這種復甦的態勢是驅動2023年二季度起,A股逐步“泰來”的盈利面因素。

全球科技政策加碼,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政府主導的定向刺激主要方向,或將與高質量發展與供應鏈安全等密切結合,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着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這意味着:新型電力系統、信息安全、半導體等高端製造與新基建將成爲“專項貼息再貸款”最主要的投入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