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2022年在一系列因素的衝擊下,A股以及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信心明顯受到衝擊。然而,對於那些堅定的投資者來說,總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2023年的市場會如何走?都有哪些好的機會?在喜迎元旦之際,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特邀五位基金名將展望2023年的投資機會。

南方基金茅煒:守得雲開見月明,消費的春天不遠了

消費行業是A股歷史中牛股輩出的行業,永遠不缺少話題和關注。但從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消費行業經歷了歷史最長回調時間、第二大回撤深度的下跌行情,讓部分投資者陷入絕望。覆盤過去18年,消費行業共經歷過4次大幅度回撤,分別在2008年、2015-2016年、2018年、2021-2022年,都是在我們印象中經濟壓力相當大的時段。

消費行業之所以近兩年表現疲弱,主要是因爲基本面及資金面雙承壓。基本面上,線下消費場景缺失、消費力和消費意願低迷致使消費活力雙向承壓。資金面維度,美債利率高企導致海外增量資金匱乏,消費行業作爲北向資金最青睞的行業之一,首當其衝承受壓力。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外資金整體對消費行業呈減持狀態。

正所謂“守得雲開見月明”,2022年11月以來,上述基本面和資金面壓制因素均有所改善。展望2023年,預計消費行業深蹲起跳可期,對行業走勢保持樂觀態度。縱觀全球,疫後消費復甦在各國都勢不可擋,考慮通脹因素大部分國家當前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已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隨着中國逐漸放開,預計消費場景將同樣實現良好復甦,且考慮到放開速度較快,恢復節奏甚至可能超出大家預期。但消費力的恢復預計時間進度會略慢,雖然政策端有較多支持,但地產銷售的疲軟、外需的疲弱等仍會對消費力形成壓制。

具體到投資上,最看好場景修復型資產。通過主要影響因素劃分,目前消費板塊主要有三類資產:一是和線下消費場景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如社會服務、食品飲料等;二是與地產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如家電、家居等;三是與自身產業週期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如汽車、農業等。

關於第一類資產,雖然防控政策優化之後仍會有一段時間的混沌期,基本面可能會有短暫的探底,但在一年維度中邊際向好的趨勢明確。其中以旅遊、餐飲、啤酒、白酒爲代表的場景修復型子行業會復甦更快,雖然在當前估值中已有一定的反映,但仍有空間。第二類資產中,地產銷售、政策是板塊估值的錨,竣工數據是板塊業績的錨。雖然當前地產政策有了明確的變化,但基本面還未看到實質性拐點,後續政策仍有發力空間,因此這一類資產我們會增加配置,但仍然等待右側更積極的信號。第三類資產中,從自身的產業週期來看,2023年汽車和農業週期位置都會相對差於2022年,因此我們更傾向於選擇一個估值有性價比的位置介入。

最後,經歷一年多的調整,消費板塊估值已回落至合理偏低位置,隨着基本面在今年向上修復,相信消費的春天應該就在不遠之處。

中歐基金周蔚文:以社會需要丈量投資機會,回到股票投資本源

即將過去的2022年,是風雲變幻的一年,蘊藏着衆多不確定性,也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變化。站在年末,重新覆盤和思考過去的這一年,就會發現,大道至簡,或許返璞歸真,回到股票投資的本源,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從股票投資的本源來看,我們投資的是企業的長期價值。所以選擇公司時,不能只看盈利模式,更要看它是否滿足廣大社會需求,從長期視角優化社會整體資源配置,促進了社會帕累托最優。與此同時,還要關注其是否規避了負面外部效應,這樣纔有可能長期可持續地創造價值。這個原則會影響到我們對個股、行業的判斷,也更有利於提高長期投資回報。

作爲投資人,要把錢投給那些優秀的企業家,投給那些社會真正需要發展的方向,通過這些優秀企業家不斷地調動生產要素,爲社會不斷創造價值,這樣企業長期現金流纔是更可靠的。

2022年,一方面,我們繼續從養殖、疫情受損產業、地產產業鏈等困境反轉行業中尋找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從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軍工、半導體、AI、醫療及醫療服務等在內的新興行業中,尋找更長投資期限的標的,並根據相關產業未來利潤增長率、估值情況動態調整板塊配置比例。

在一系列的投資實踐中,我們看到不管是成長性行業,還是非成長性行業,都需要考慮社會需求來做出投資決定。非成長性行業大多是一些社會長期需要的傳統行業,整個社會對這些行業的產量需求可能不會大幅增長,但全社會運轉又離不開它們。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在非成長性行業處於艱難期時,投資就像“雪中送炭”,除了滿足這個社會的需要,自己也很可能會得到比較好的長期回報。而對於一些朝陽行業或者成長性行業,可能會在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後,導致行業利潤下降,從而可能引發股票下跌;但長期來看,這些行業還是社會所需的,如果這些行業還需要從社會融資再擴產,那它們就依然值得持續關注。

展望2023年,A股市場整體資金淨流入量將有望改善,市場也有望迎來更豐富多元的投資機會。一方面是來源於資金在多資產中的選擇偏好,另一方面則來源於實體經濟對股票市場的需要,有兩個方向值得關注:

一是“錦上添花”行業,它們具有較大成長空間,如醫療養老、碳中和、戰略性科技產業等成長性行業在經過近兩年的擴產後,可能有一些新行業、新技術、細分行業還會有再融資的需求。

二是“雪中送炭”行業,餐飲、酒店、旅遊、航空等疫情受損行業,在疫情恢復之後,可能會迎來需求的爆發增長,這也會需要再融資、再擴大產能,以帶來更好的利潤。

廣發基金李耀柱:經濟復甦+流動性改善,樂觀看待港股市場前景

2022年的港股市場可謂跌宕起伏,年初受地緣衝突、局部疫情、中概股審計底稿風波等因素影響,港股出現大幅回調,衝擊投資者信心。隨後,疫情形勢得到緩解,市場信心得到修復,港股迎來一波反彈行情。進入2022年下半年,美國貨幣政策加速收緊,再次對港股市場造成衝擊,以恒生科技爲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股價承壓,中概互聯指數創出近十年新低。

波折反覆的2022年已經過去,步入2023年,我們認爲,經濟基本面將趨向整體復甦,儘管其中仍有波折,但中長期趨勢向上是大方向。基於對經濟增長及國內企業盈利修復的信心,對2023年港股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在於兩點:一是中國經濟復甦,二是美元流動性改善。

美元流動性和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導致2022年港股下挫的主要原因,而在2023年這兩者均有望出現改善。就美元流動性而言,在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下,2023年通脹有望下行,這也就預示着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比2022年放鬆。就中國經濟基本面來說,隨着疫情防控的優化調整,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將有望帶動中國在港上市企業的盈利回升。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支持民營企業和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積極信號,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的復甦具有較高的確定性。

在配置方向上,2023年港股有兩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高景氣的成長板塊;二是盈利和估值修復板塊。具體而言,可以關注以下六個板塊:

一是互聯網企業,其在盈利端、估值端以及政策導向均有可能呈現正面的利好因素。互聯網行業的投資遵循景氣度投資框架,行業盈利上調期能跑贏恒生綜指,反之則跑輸恒生綜指。

二是電信運營商。在數字經濟大方向下,港股電信運營商是值得關注的優良資產之一。高分紅率爲他們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而盈利端持續改善則爲其估值擴張帶來基礎。

三是優質的低估值國企。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構建,讓高盈利質量的國有企業的估值有重估的基礎,具備良好的配置價值。

四是以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和創新醫療服務爲代表的醫藥板塊。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醫療服務的需求有望增長,從而帶動相關板塊盈利和估值的提升。

五是受益於需求復甦的相關企業,包括出行、酒店、連鎖服務等。

六是新能源行業,包括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綠電運營商等高端製造業。在能源革命的產業背景下,這些行業的增速有望維持較高水平。

泉果基金趙詣:宏觀積極變化增多,對今年更抱期待

2023年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是大於風險的。

從海外來看,烏克蘭危機的惡化程度已經逐步衰減。同時,美聯儲加息的節奏逐步放緩,對市場造成的影響也在逐漸縮小。從國內來看,疫情政策已經出現了非常積極的變化,使得無論從企業經營,還是從國家政策的執行和實施上,都會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從整個宏觀層面來看,各種在2022年不利的因素其實都在發生積極變化。

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2022年整個基金投資收益的中位數大概是在負十幾到負二十的水平。尤其是很多優秀的上市公司,因爲整個市場資金面或者投資風格的影響,其估值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但是這些公司的業績其實仍然處於快速且持續增長階段。經歷了調整期,這些優秀企業的估值已經到了合理甚至低估的水平,也就意味着投資風險其實得到了比較充足的釋放。

這也是無論從宏觀面還是從估值面看,我們對2023年更抱有期待的兩個重要原因。

展望2023年,更看好兩個維度。

第一,我們的投資風格仍然是以製造業爲主。會有兩個層面的投資方向:首先,製造業裏很多優秀的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屬於有絕對競爭能力的企業。過去5年到10年,中國很多優秀企業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越來越多的公司逐步從國內細分龍頭走向世界,與全球企業競爭,從中可以尋找到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尤其體現在新能源車以及光伏風電爲主的行業裏面。這就意味着,隨着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這些中國企業能夠從全球範圍內獲得一個相對好的成長機會。其次,可以看到半導體、航空發動機等產業鏈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國產替代機會。

第二個維度,因爲疫情被抑制的需求可能會得到逐步恢復,包括日常的消費、出行,同時也包括醫療藥品。隨着防疫政策的變化,這些企業都處於一個困境反轉,或者說已經見底、基本面開始回升的階段。這意味着這些企業開始恢復到正常成長的狀態中,也會獲得一個相對好的投資機會。

所以整體來看,第一個大方向在於大製造上的兩個維度: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鏈;國產替代爲主的半導體、航空發動機產業鏈。第二個大的方向在於大消費,過去受到抑制的一些消費、出行、醫藥等需求迴歸正常後出現的困境反轉機會。

回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我們認爲更重要的不是在於去判斷市場的好與壞,而是更多的去選擇好公司,陪伴優秀的公司成長。因爲對於好的、優秀的公司,他們無論從股價的表現,還是從企業成長的表現,都能夠穿越整個市場週期。

招商基金侯昊:復甦改善是主線,艱難時更需看長做長

有基民問我2022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想第一個就是這麼多年對行業的理解和對產業的認知,從紙面上來到了現實,困擾我多年的問題得到了答案,除了交易層面,我能夠感受到更多有意義的事;第二個最重要的收穫就是2022年兩波行情的最低點,我們都堅定的做出了判斷和發聲,一波是去年5月底,一波是11月初,2022年有着非常複雜的變化,不止要求對產業公司的瞭解,還需要對整個大環境背景的預判, 我們現在非常想去做的事情——成爲產業和市場的重要紐帶。2022年糖酒會期間我們和每一位嘉賓都說往前看,短期的困難是市場都認知到的既成事實,但是一定要告訴大家看不到的長邏輯和預期的誤區,在最艱難的時候更需要這種看長做長的產業邏輯支撐,我們要跟着客戶一起成長,也要比別人多提前思考一個維度。

隨着情緒的修復,目前對於2023年白酒開門紅的情況還是有一些爭論。現在一致的預期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消費受短期衝擊影響還是存在的;另一方面,這一波板塊反彈也超過30%,大家也從最悲觀的情緒中緩過來並有了一波階段性的浮盈籌碼。短期這些擔憂看上去都有道理,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會迎來提前甚至加速恢復正常?有一些資金會提前預判和反映高階的預期,就如同旅遊、航空板塊發生的情況一樣。更爲重要的是2023年一致預期雖然沒有亮眼的開門紅,但逐季加速改善的預期強烈,未來恢復的確定性、趨勢和未來經濟復甦下的基本面邏輯將支撐板塊的長期投資價值。

疫情三年,白酒龍頭的優勢在不斷擴大,價位升級和品牌集中趨勢也沒有改變。時間越長會越接近最後的事實:第一波催化是情緒和信心的修復,無關基本面;第二波是經濟復甦下基本面的修復,也許這會成爲催化中長期趨勢的最重要原因,《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下發後的內需刺激政策,將在未來給予產業更強有力的信心和基本面支撐。

觸底-復甦-改善將是2023年非常重要的主線。在不同的情景下,我們都將迎來投資中共識最多的時間窗口;當然在確定性變大,風險偏好上升的情況下,彈性更大的成長板塊將更受益。走向正軌的大拐點是需要得到高度重視的時間點,重回增長邏輯將重塑估值體系,在確定性變強的時間點,除了修復行情外還將獲得額外彈性的空間。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展望2023年,更需要一份客觀和冷靜的判斷,越長期的產業邏輯和發展方向,隨着時間的推進,噪音被過濾後更接近於事情的真相,這也是值得長期判斷和相信的依據。除非帶走,博弈掙的錢很多時候不一定能夠留存,只有最接近於長期真相的判斷和決策才能獲得價值成長的空間。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