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莊媛)近日,很多市民向本報反映,雖然自己“陽康”了,但仍感覺嗅覺、味覺大不如前。現在網絡上也流傳很多針對這些問題的“小妙招”,比如喫檸檬、喫烤橘子、聞咖啡等,這些“小妙招”是否有科學依據?該如何應對這些“後遺症”?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霜羽給市民做解答。

綜合各項數據顯示,感染康復後出現嗅覺、味覺減退的人羣,基本佔感染者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一般情況下,康復後兩週左右,隨着其他相關症狀的緩解,嗅覺、味覺會自動恢復,有部分人羣可能會持續一個月左右。

失去嗅覺和味覺,主要是因爲新冠病毒對部分神經具有一定親和性,損傷了嗅神經末梢導致嗅覺失靈,損傷了鼓索神經和舌神經導致味覺喪失。病毒侵入中耳腔會導致分泌性中耳炎,有耳鳴、耳塞、說話有迴音的症狀。

網絡上流傳的,通過大量食用檸檬、芥末、醋等強刺激性食物刺激嗅覺及味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爲此類刺激性食物會損傷口腔黏膜,甚至消化道黏膜。還有部分人羣,失去嗅味覺後,總感覺食不知味,喜歡喫一些榨菜、醬菜或煙燻類食品,刺激嗅覺和味蕾,這也是不可取的。這不但不利於嗅味覺的恢復,服用高鹽等醃漬食品,還會引發高血壓等疾病。

對於味嗅覺減退的患者,日常還需保持清淡飲食,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和生活狀態,提升自身免疫力。還可以服用維生素B1、B12,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修復受損神經細胞。通常情況下,患者的嗅覺、味覺會逐漸恢復。嗅覺失靈或者鼻腔堵塞的患者,日常可使用生理鹽水清理鼻腔,若鼻腔乾燥可在洗澡時清理鼻腔分泌物,或者使用薄荷油、石蠟油等潤滑油清理鼻腔。還可以做一些恢復嗅覺的嗅覺訓練,比如通過聞一些芳香的、令人心情愉悅的氣味幫助恢復嗅覺,如檸檬香、薄荷香、花香,還可以點一些溫和味道的香薰精油或香薰蠟燭,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也可以用手邊其他有明顯氣味的材料替代,如橙子皮、柚子皮、咖啡、洗髮水等,幫助嗅覺的恢復。

霜羽主任提醒,原本患有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人羣,一定要避開過敏源,同時,新冠病毒有可能會引發舊病復發,在康復過程中,一定要時刻關注是否有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症狀發生,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切勿胡亂治療,以免貽誤病情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對於味覺失靈的人羣,切勿爲了恢復味覺挑戰喫過於辛辣過過於酸的食物刺激味覺恢復。味覺實際上是酸甜苦鹹四種味道,而經常喫的辣椒、胡椒、芥末,它們的辣味實際上是痛覺感受,喫特別辣的食物,非但不會對恢復味覺有幫助,而且有可能導致恢復期咽喉黏膜急性充血腫脹,造成咳嗽症狀的加重。

市民新冠康復期,特別是患有鼻竇炎、鼻炎、咽炎、中耳炎等耳鼻喉基礎性疾病患者,若味嗅覺喪失的症狀超過一個月仍沒有改善或恢復,建議前往正規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由專業醫生進行全面檢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