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段煉 馬子卿 蓋源源    

近日,財政部釋放多個涉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關信號,引起市場高度關注。例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財政部部長劉昆接受媒體採訪時,針對規範管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話題特別強調:“我們將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

與此同時,近期財政部官網披露的一份提案答覆也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明確,要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依法實現債務人、債權人合理分擔風險。

加強政府債務管理

記者注意到,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劉昆用頗多篇幅談及了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性。

劉昆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財政部門堅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開“前門”、堵“後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訪中,劉昆還結合數據介紹稱,截至目前,全國政府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負債率,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分析稱,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示:“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可以看到即便適當加槓桿,也要重視保障財政可持續和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李超指出,從目前情況看,房地產債務與地方城投平臺隱性債務是我國存在系統性風險隱患的兩大領域,當下房地產債務風險仍在風險釋放階段,且對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機構等存在一定的潛在衝擊,房地產債務風險仍存和房地產業還未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時,需避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出現風險,避免風險交叉傳染進而防範系統性風險。因此,政府加槓桿空間將一定程度上受到防範系統性風險限制。

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關採訪中,劉昆還重點提到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有關內容。

劉昆指出,規範管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是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內容。財政部對此高度重視,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續規範融資管理,嚴禁新設融資平臺公司;二是規範融資信息披露,嚴禁與地方政府信用掛鉤;三是妥善處理融資平臺公司債務和資產,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防止地方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平臺化”。

劉昆強調,下一步,將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分類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推動形成政府和企業界限清晰、責任明確、風險可控的良性機制,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財政部發布關於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072號(財稅金融006號)提案答覆的函,要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並明確要規範融資平臺公司融資信息披露,嚴禁與地方政府信用掛鉤。

此外,該函還着重強調,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依法實現債務人、債權人合理分擔風險。堅持分類審慎處置,糾正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範行爲。

同時,該函指出,要嚴堵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後門”,着力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硬化預算約束,要求嚴格地方建設項目審覈,管控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強化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債務融資管控,嚴禁違規爲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決不允許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