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这么多人打比赛,为什么大家都堵在这儿?难不成这桌打得就更精彩些吗?"二〇二一年五月初,在北京市地坛体校乒乓球训练馆,正在举办着二〇二一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初中组男子单打的赛场上人满为患,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正在看场上的比赛。

旁边有人回嘴:"我敢打赌,今年初中男子单打的冠军,就是咱们跟前打比赛这人!"

"唉?你怎么能说出这话?这人难道是哪儿冒出来的种子选手吗?"

回嘴那人神秘兮兮摇了摇头,只是才晃晃悠悠慢慢开口:

"你可知道这人她妈是谁?那可是邓亚萍!乒坛大魔王!有了这样一个妈妈,自己的儿子能够差哪儿去吗!咱们就静等比赛结果就行!"

这场比赛最终的冠军是谁?而路人口中的"乒坛大魔王"邓亚萍又有着怎么绚丽的人生?

"乒乓球世家"

在乒乓球球场上备受注目的男孩叫做林瀚铭,他的母亲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乒坛名将邓亚萍。

他的父亲也是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曾经的国家队队友林志刚,现在已经身居高位。

2004年10月,邓亚萍和林志刚结婚,2006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看着胖乎乎的男婴,夫妻俩决定后叫他瀚铭。

父母都是乒乓球运动员,其中母亲更是创造了一个以她命名的时代,作为获得父母组合基因的儿子的林瀚铭天赋也不容小觑。

其实说道"基因传承",邓亚萍更有话说,她的爸爸也是一个非常有水平的乒乓球员,从小邓亚萍便跟着父亲耳濡目染。

在生下孩子后,她就像是父亲教导自己那样教导自己的孩子。所以林瀚铭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乒乓球训练了。

在父母手下训练多年后,2020年林瀚铭报名了首都的乒乓球锦标赛,并一举拿下了男子单打第一、男双、男团第二、混双第三的好成绩。

次年,已经有了经验的林瀚铭又报名了青少年赛,依旧走上了男单冠军的领奖台。

儿子获奖后,早就获得各大赛事冠军理应对这个奖牌没什么波澜的邓亚萍却表现得很开心。

邓亚萍是一位好母亲,每次在儿子获奖后,邓亚萍都要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表达自己的幸福,称自己孩子"有付出就有收获"。

参加各类乒乓球比赛,林瀚铭有时候也会发挥不好,丢掉金牌。

但每次邓亚萍都会仔细复盘孩子比赛中的问题,期望他能越打越好。

可惜虽说有着世界冠军的基因,但林瀚铭的表现却距离国家队还是很有些难度。

我国乒乓球这项运动中人才济济,在14岁时能够捧回世界冠军奖杯的大有人在。

而林瀚铭虽说在北京市里取得了金牌,但年龄却已经很吃亏了。而且和妈妈邓亚萍一样,林瀚铭不能打乒乓球也有身高的原因。

邓亚萍以前是太矮了被教练嫌弃,可林瀚铭如今却是太高了。他喜欢打篮球,小小年纪身高已经180了。

许多喜欢邓亚萍的粉丝们为了林瀚铭不能进国家队着急,但邓亚萍却不担心这个问题。在她看来,她并不要求儿子走向和自己一样的这条路。

她带着孩子学习乒乓球,只是想让儿子能够体验自己的童年,并从中体会到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

邓亚萍能够有如今的成就也是吃了很大的苦头,她想让自己的儿子也能够体会到成功与拼搏的不易。

许多人只知道曾经乒乓球历史上辉煌的邓亚萍时代,却并不知道她在光芒下付出的努力。

今天我们便来看看,邓亚萍如何铸造出自己辉煌的人生。

"从被嫌弃的矮个子,成为乒坛皇后"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乒乓球世家里。她的父亲叫做邓大松,早在1950年便开始自己练习乒乓球了。

那时候河南省没有专业的乒乓球球队,邓大松是边工作边打球,他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很高,很快就加入了河南省省队。

加入省队后,邓大松更是参加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南这些地方的单打比赛,都获得了冠军。

邓大松应该也有国家队队员的实力。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邓亚萍从记事起,她就对乒乓球很感兴趣。

邓亚萍五岁那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她便开始乒乓球训练了。

小邓亚萍个头很矮,甚至看不到乒乓球球桌,她的父亲便找来了一块厚木板,垫在邓亚萍的脚下。

邓亚萍在接触乒乓球的过程中,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她有天赋又努力,很快在同龄人之中脱颖而出。

邓亚萍九岁那年,她参加比赛,获得了一枚单打金牌,这可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的第一次。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邓亚萍开启了自己在乒乓球上传奇的一生。获得冠军后,邓亚萍对自己的能力很自豪。

凭借这个冠军,她还获得了去河南省省队训练的资格,只是邓亚萍没能高兴两天,她就被省队退了回来。

邓亚萍那时候身高才一米三,比队里的小伙伴都要矮。省队的教练认为,她这样的身高不适合打乒乓球,压根就没有发展前途。

最开始被退回来后,邓亚萍心里很伤心,她才九、十岁,却已经被迫知道了很多社会上的规则。

不过邓亚萍的父母在这时候坚定的站在邓亚萍的身后,父亲邓大松告诉她,你的身高不行,你就去找别的方面弥补。

只要步伐快,进攻快准狠,你也能突破自己身体的限制。

邓亚萍的性格很倔,越是被人说自己不行,她就越要向别人证明自己能行。

在同龄小孩在追逐打闹、过家家的时候,邓亚萍为了能够在乒乓球场上叱咤风云,她已经开始在身上绑着三十斤重的沙袋做训练。

就在邓亚萍被河南省队拒绝的这期间,郑州市又成立了一个市队。

刚好郑州市市队的教练李凤朝,以前是邓大松手底下的队员。在邓大松的安排下,邓亚萍被送去了郑州市乒乓球队。

和别的看身高的教练不同,李凤朝和邓亚萍见面的第一眼,他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身上展现出的好胜、不服输的气质。

李凤朝不顾别的教练的劝告和反对,顶着无数的不理解,将邓亚萍收入门下。

进入市队后不久,邓亚萍对于乒乓球的天赋便显露了出来。

她连续三年成为了少年赛中的单打冠军,她的锋芒再也藏不住,连带之前退了她的河南省省队这时候也重新注意到了这个女孩。

86年春节后,河南省省队终于坐不住了,邓亚萍因此开始了她辉煌的借调之旅。在4月的全国比赛中,邓亚萍等人为家乡夺得了团体第一。

也是在这一年,邓亚萍参加全国锦标赛,获得了个人第一,带领着团体拿到了金牌。这时候的邓亚萍才13岁,但她却已经是一颗耀眼的新星

河南省省队终究不是邓亚萍的归属,很快她就被国家队看上了。

其实国家队早就在商量邓亚萍进队的事情,但大部分人都不赞同邓亚萍进入国家队。

究其原因还是邓亚萍的身高实在是不够的,职业生涯有太多障碍。最后还是唯一一个赞同的教练张燮林态度坚决,先让邓亚萍进入了青年队。

邓亚萍知道自己的个头不如别人,别人失败了还有转圜的机会,可她没有,她如果失败了就只有退出国家队。

因此在进入国家青年队后,邓亚萍一直在逼自己,她那凶狠霸道的球风也是这时候练出来的。

在国家青年队待了一年后,邓亚萍便因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国家队。

她在国家队里是拿着命去拼的,严苛的教练还总是叮嘱她,注意休息,别练过头了。

汗水换来的是邓亚萍的成功,1988年11月,邓亚萍终于进入了中国乒乓球队。16岁时,邓亚萍和乔红合作,拿到了职业生涯里第一个世界冠军。

从此之后,邓亚萍便开始了自己所向披靡的职业道路,她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女子单、双打的金牌。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她依旧表现不俗,同样将2块金灿灿的奖牌收入囊中。

后来邓亚萍成为各大乒乓球赛事的单、双打冠军,登顶世界女乒第一,她一路奋进不松懈,竟然保持了8年的世界纪录;

人们都将那段时间称为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世界冠军和博士学位"

1998年,邓亚萍宣布自己退役,属于她的时代才正式落下了帷幕。

退役后的邓亚萍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退役后自己要走哪条路呢?是出国打球?还是留在队里做乒乓球教练?

邓亚萍没有选择常规的道路,她觉得自己要重回课堂。

她已经在乒坛上取得了大满贯,像普通人一样读书、读研、读博将是她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其实读书这个想法早就在邓亚萍的脑海中浮现了,以前去外面打球的时候,别人都能够清楚听懂英文,并且能够交谈甚欢,发表自己的观点。

只有她自己,和别人交流还需要翻译,想说的观点也没办法表述,总感觉自己和别人相比慢半拍。

这种认知让邓亚萍感到不快,她想要改变。

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邓亚萍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乒乓球训练上,她的文化程度并不过关。

在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后,邓亚萍发现自己连26个字母都默写不出来。

为了能够跟上身边人的脚步,邓亚萍便开始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在同学还在睡觉的时候,邓亚萍已经准时起床,拿起自己的英文书开始读、背、写。

她一整天都埋头苦学,基本上不去想别的事情,而她的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快的提升。

以前邓亚萍是不敢张口、也不会说英文,但后来她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对英文演讲一类更是张口就来。

从清华毕业后,邓亚萍来到了诺丁汉大学读硕士。

2003年,硕士毕业的邓丽萍回到北京,成为了北京奥组委开发部的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她收到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她又飞到了国外继续学习,同时还成为了中国奥运冠军里学历最高的运动员。

读博期间,邓亚萍很幸运地拥有一个非常开明的导师,他人很好,还特批她能够回国进行学业。

边工作,边学习,也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

2008年3月,邓亚萍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如愿穿上了自己的博士袍,圆了自己想要读书的梦。

而邓亚萍也是剑桥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她是剑桥近800年来第一个世界冠军级的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中国能够读到博士的运动员不多,邓亚萍回国后还受到了领导们的表扬。

领导们表示,邓亚萍毕在乒乓球球坛上值得大家学习,在学业上更是广大运动员们的榜样。

领导们让运动员们学习邓亚萍的精神,而正是邓亚萍身上这种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这才让她在体育场和学校里都能大放光彩。

"为祖国服务"

邓亚萍读博后第一时间回到了中国,她将自己全身心都奉献给了体育项目。

2016年,邓亚萍带着满腹的学识和强烈的期待,回家乡创办了一个公司--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这并不是她突然的心血来潮,而是从很早前就有了这个想法。

以前在国家队的时候,邓亚萍参加过帮助贫困山区孩子的活动。

在国家队里生活的那几天,那个被帮助的女孩只吃菜不吃肉。邓亚萍发现了这件事,并且去询问女孩原因。

女孩告诉她,她从小生活在农村,从来没吃过肉,不知道该怎么吃,自己也不敢去吃。

这次经历让邓亚萍感触很深,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生活竟然是天差地别。自此之后,邓亚萍常常将自己的奖金给捐赠出去。

有了资金的支持,邓亚萍更是帮助失学儿童返回学堂,建立希望小学,更帮助有体育天赋的孩子们实现梦想。

邓亚萍常常给农村的贫苦女孩发邀请,带着她参观自己以前的训练中心、在北京的风景名胜区旅游。

她这样做是要告诉女孩,外面的世界很好,借此在女孩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让她们奋发学习,走出大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邓亚萍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因为她有追求,所以从不停下自己的脚步。

靠着打乒乓球步入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冠军;在退役后她又能够苦心学习文化,获得名校博士学位。

她一直很愿意尝试和挑战新事物,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号召大家关注体育,将人生中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邓亚萍从未放弃,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有着惊人的毅力。

邓亚萍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自己花心思去做了,一定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

-完-

阿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