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潘宇靜 

近期,河北、山西、山東等多地原奶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牧場原奶出現積壓。爲化解奶業困難,多地召開生鮮乳購銷座談會,共同攜手幫助行業渡過難關。業內人士認爲,隨着生產生活秩序逐步迴歸到正常水平,居民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恢復,奶業需求有望復甦。

生鮮乳交售出現困難

“生鮮乳交售困難苗頭在少數區域已經出現或有可能出現。”1月9日,中國奶業協會發文稱,生鮮乳收購價格持續走低,而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綜合效益下滑。在加工領域,產品銷售不暢。

河北保定一家農戶合作社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在很着急,牛奶價格太低,還賣不出去。”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近日下發緊急通知稱,原奶供應增加,乳製品消費減少,養殖成本上漲,奶價持續下行。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提前撥付2023年生鮮乳噴粉補貼資金,共計4000萬元。

山東省乳企代表稱,噴粉成本爲3.8萬元/噸,而銷售價只有2.7萬元/噸左右,且面臨庫存大量積壓、佔用資金多等困難。山西省畜牧業協會日前召開座談會,通報了當前全省奶業面臨的現狀:部分牧場牛奶積壓、價格低迷,特別是與部分頭部乳企售奶合同續約受阻。

在山西省奶業協會的座談會上,乳企代表紛紛表態,養殖場和乳企是榮辱與共的聯合體,乳品企業將克服自身困難,全力以赴做到應收盡收。

中國奶業協會呼籲,維護奶業發展良好局面,需要相關部門給予積極扶持,需要全行業全鏈條各環節開拓創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積極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加大節本提質增效,同時有效開拓消費市場,紓解產業困境。

大型乳企發展穩定

此次原奶價格走低直接影響的是中小養殖戶,大型企業抗風險能力凸顯。莊園牧場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自有奶源佔60%左右,除了和集團下屬公司牧場合作,公司採購原奶通過訂單形式,或簽署全年採購協議,確保原奶供給穩定。

燕塘乳業稱,公司自產原料奶佔比約三分之一,合作牧場提供的原料奶約佔三分之二,有效保障了公司原奶供應安全、質優與穩定。

新乳業表示,原奶價格波動對乳製品行業、特別是對上游養殖業會造成一定影響。影響原奶價格的因素較多,包括養殖端的豆粕、玉米、牧草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季節性供給和需求差異,消費端的需求變動等,不同企業因市場議價能力、管理效率不同,對原奶價格波動的承受能力也有差異。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政策對民生行業的持續支持,公司看好乳製品尤其是低溫乳製品行業的長期發展。

東興證券認爲,隨着生產生活秩序逐步迴歸到正常水平,居民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恢復,乳企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