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下称“《通知》”),共有100家产业集群上榜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据了解,本批次集群认定有效期为2023年至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集群发展情况监督和考核,对已认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

此前,工信部已经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目前公布的100个集群中,北京2个,天津3个,河北5个,山西1个,辽宁1个,吉林1个,上海5个,江苏5个,浙江4个,安徽5个,福建4个,江西5个,山东5个,河南4个,湖北5个,湖南3个,广东5个,广西4个,海南1个,重庆5个,四川5个,贵州4个,云南1个,陕西4个,甘肃2个,新疆2个,深圳2个,计划单列市(宁波2个,厦门1个,青岛2个)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7个。其中既有车规级芯片、成套智能装备、生命科学等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石英钟表、普洱茶加工、小家电制造等特色产业。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此前表示,开展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促进工作,能够加快各种产业资源的流动,放大产业协作效应,从而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增强产业链韧性,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下沉高水平服务资源、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为量大面广、千差万别的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作用在于补全“点线面结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可以加强在财政、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惠企政策宣贯落地,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可以打造覆盖广、专业强、服务优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不过,当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仍普遍存在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发展环境不完善、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作与协同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对于上述问题,《通知》也提出,各集群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畅通产业协作网络,增强集群创新活力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着力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水平。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也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集群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建立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供给,支持集群不断提升创新、数字化、绿色化、开放合作和治理服务能力,增强专业化配套水平。

“实际上,我国各地现存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数量可能已经接近上千个甚至更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发展得很好,产业集群本身也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已经不能像工业化初期阶段,只是把同类产业并列发展。要在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对企业提供资金、人员、技术支持,更要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制度环境。

此外,许召元提醒,各地在培育集群的过程中,要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有意识地打造本地企业形象和品牌,关注与周边城市群、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间的分工协作机会,实现大中小城市以及县域产业链供应链的融通发展。

(作者:缴翼飞 编辑:周上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