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导语

前言

乒乓球的技术,基本都是从攻球发展而来的

其实简单点来看,乒乓球的技术,基本上都是由攻球演变而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乒乓球是室内桌上运动,那时候就是简单的推来推去,挡来挡去,反正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让球落到对面的台子上,其实这一直都是乒乓球运动的实质所在。

后来,随着器材和意识上的逐渐发展,人们开始有了落点、旋转、节奏、弧线、力量分成的意识,这也就发展成了如今我们所讲的乒乓球几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推来推去挡来挡去,攻球走入我们的视野,而后海绵胶皮和弧圈球的出现彻底引起了乒乓球打法的革命,有了弧圈球了。

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不管是拉上旋、拉下旋、拉前冲、拉高调、拉侧拐,其实动作都是由攻球演变而来的。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球迷不会拉球,拉不好球,归根到底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攻球的真谛--转腰、蹬地、收小臂。

一、转腰

为何要转腰?

转腰是为了让出击球空间,找到最合适的击球点。很多球迷不明白,我打乒乓球为何要转腰?我就是不想动,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处理球?其实真的没有。我们在击球的时候一定是有一个最佳击球点的,首先,这个位置击球,自己觉得非常舒展;其次,从物理学角度上来说,这个位置击球,可以最大化地发力,传递到球上。以正手为例,最佳击球点就在我们身体右侧前方位置(大臂打开,不要夹胳膊)。

但是,并不可能每次来球的落点都是在合适的击球点上,而且比赛中对手肯定会想尽办法去找让我们非常别扭的点,这会让我们非常难受。这时候的处理方法,一是不调节体位,那就意味着被追身,或者找不到最佳击球点而导致击球质量严重下降;二是平行移动,但是这样对于一定范围的要求是很大的;所以最为理想的处置方案就是第三种,平行移动结合转腰,感受到没有,这种方法不仅仅是调整平行空间,同时也调节了垂直空间。所以说,转腰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出来空间,去找到最为合适的击球点。

二、蹬地

为何要蹬地?

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钧力量也是平地起。所以,力从地起,这是我们打乒乓球要贯彻到底的认知。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就知道,当球朝着我们而来,首先要判断它的要素属性(力量大小、旋转性质和强度、弧线高低,落台后是否侧拐、是否下扎、是否往上蹿等等),然后迅速判断落点,然后用脚找球(持拍手一侧脚),选择合适的步伐,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引拍重心转移蓄力,然后像弹簧一样弹起,蹬地,力量从脚底传递到腿部,传递到腰髋,转腰带动到胳膊上,然后收小臂完成最后的加速。这其实是一个合理的攻球过程。

三、收小臂

前面说了,收小臂起3个作用。一方面是继承传递来的力量,另一方面是通过瞬间加速再给一个力,让击球力量更大,其实也有刺激手腕手指发力的作用。最后一方面就是对于整个的攻球过程进行制动,动作要收的干脆利落,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准备下一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