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導語

前言

乒乓球的技術,基本都是從攻球發展而來的

其實簡單點來看,乒乓球的技術,基本上都是由攻球演變而來的。剛開始的時候,乒乓球是室內桌上運動,那時候就是簡單的推來推去,擋來擋去,反正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手段,讓球落到對面的臺子上,其實這一直都是乒乓球運動的實質所在。

後來,隨着器材和意識上的逐漸發展,人們開始有了落點、旋轉、節奏、弧線、力量分成的意識,這也就發展成瞭如今我們所講的乒乓球幾要素。與此同時,人們不再滿足於推來推去擋來擋去,攻球走入我們的視野,而後海綿膠皮和弧圈球的出現徹底引起了乒乓球打法的革命,有了弧圈球了。

但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不管是拉上旋、拉下旋、拉前衝、拉高調、拉側拐,其實動作都是由攻球演變而來的。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很多球迷不會拉球,拉不好球,歸根到底是因爲還沒有掌握攻球的真諦--轉腰、蹬地、收小臂。

一、轉腰

爲何要轉腰?

轉腰是爲了讓出擊球空間,找到最合適的擊球點。很多球迷不明白,我打乒乓球爲何要轉腰?我就是不想動,有沒有簡單的方法處理球?其實真的沒有。我們在擊球的時候一定是有一個最佳擊球點的,首先,這個位置擊球,自己覺得非常舒展;其次,從物理學角度上來說,這個位置擊球,可以最大化地發力,傳遞到球上。以正手爲例,最佳擊球點就在我們身體右側前方位置(大臂打開,不要夾胳膊)。

但是,並不可能每次來球的落點都是在合適的擊球點上,而且比賽中對手肯定會想盡辦法去找讓我們非常彆扭的點,這會讓我們非常難受。這時候的處理方法,一是不調節體位,那就意味着被追身,或者找不到最佳擊球點而導致擊球質量嚴重下降;二是平行移動,但是這樣對於一定範圍的要求是很大的;所以最爲理想的處置方案就是第三種,平行移動結合轉腰,感受到沒有,這種方法不僅僅是調整平行空間,同時也調節了垂直空間。所以說,轉腰的目的,其實就是爲了讓出來空間,去找到最爲合適的擊球點。

二、蹬地

爲何要蹬地?

萬丈高樓平地起,萬鈞力量也是平地起。所以,力從地起,這是我們打乒乓球要貫徹到底的認知。有了這個認知,我們就知道,當球朝着我們而來,首先要判斷它的要素屬性(力量大小、旋轉性質和強度、弧線高低,落臺後是否側拐、是否下扎、是否往上躥等等),然後迅速判斷落點,然後用腳找球(持拍手一側腳),選擇合適的步伐,找到合適的位置,然後引拍重心轉移蓄力,然後像彈簧一樣彈起,蹬地,力量從腳底傳遞到腿部,傳遞到腰髖,轉腰帶動到胳膊上,然後收小臂完成最後的加速。這其實是一個合理的攻球過程。

三、收小臂

前面說了,收小臂起3個作用。一方面是繼承傳遞來的力量,另一方面是通過瞬間加速再給一個力,讓擊球力量更大,其實也有刺激手腕手指發力的作用。最後一方面就是對於整個的攻球過程進行制動,動作要收的乾脆利落,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準備下一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