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原文

繁榮發展首都文化。加強博物館之城建設,更加便利公衆走進博物館。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京城。着力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精心組織創作一批文藝精品,辦好惠民文化消費季。促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拓展“漫步北京”“暢遊京郊”等品牌建設。深入實施“文化+”融合發展戰略,積極開展數字藝術、沉浸式演出等數字文化場景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昨天,參加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在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多位代表對報告中“繁榮首都文化”的若干部署表示強烈共鳴。特別是報告中強調的“着力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的論述更是引發新一屆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大戲看北京 字字“有戲”

“當前,推進‘大戲看北京’正是恰逢其時”, 市人大代表、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巴圖說。不少代表、委員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細品“大戲看北京”的提法,可謂字字有“戲”。

大戲,何謂爲“大”? 巴圖代表認爲,“大戲”正是人民期待的藝術精品。市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認爲,“大”就不能光是數量,應該是以質量爲主,要將“大戲看北京”打造成北京文化的金名片。

大戲,又爲何看北京?市人大代表、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戈大立表示,作爲全國文化中心,首都北京的演藝消費一直都走在前列,演出市場涵蓋了音樂、戲劇、舞蹈等多個藝術門類。市人大代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宋麗博也表示,作爲一座超大型城市,北京擁有良好的觀衆基礎、廣闊的戲劇市場,再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有着發展戲劇藝術得天獨厚的條件。北京是戲劇展示交流、創新發展的最前沿。大戲,無疑要“看北京”。

沉浸式演出 引人“入戲”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積極開展數字藝術、沉浸式演出等數字文化場景建設。沉浸式,無疑是個關鍵詞。爲什麼要“沉浸”?因爲有場景!爲什麼建設場景?因爲可以“入戲”!代表委員們對此高度認同。

首先是老會館“活化利用場景”引人“入戲”。老會館也被活化利用,上演一出出精彩好戲。如今,公園、四合院皆成舞臺,“身、心、視、聽”的沉浸式演出更是深受熱捧。此外,不少沉浸式的演出還搭載了數字化技術,讓整個舞臺效果格外驚豔。

“在這些場景中,打破了臺上臺下的隔閡,觀衆甚至直接參與演出,演員和觀衆是互動、交融的,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看體驗,我很支持這種觀演關係的多樣化。”宋麗博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哪怕是在小茶館、咖啡館裏演出,都是對演藝市場非常好的補充,給人沉浸式的感覺,有場景、有故事,觀衆很快就能理解,讓他們進入到劇情中。”

其次是古建的場景也會引人“入戲”。市人大代表、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王炳燃接受採訪時向北青報記者透露,爲了吸引更多年輕觀衆,目前正在創排一部諜戰劇《北平1948》,融入了劇本殺和密室逃脫的元素,演出地點不是傳統的劇場,而是在古老的報國寺裏,隨着劇情發展,觀衆跟隨演員深入到一重重的院子裏,用移動式的演出,讓觀衆都參與進來。

創新與嚐鮮 教年輕人“品戲”

不少代表接受採訪時表示,高品質的戲劇作品吸引着年輕人走進劇場,北京的戲劇受衆羣體顯示出年輕化的趨勢,假日約看戲成爲不少年輕人的社交選項。市人大代表、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高音明顯感受到,近年來北京的戲劇受衆羣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年輕化,而且年輕觀衆的欣賞水平非常高。“他們大多自幼受到藝術薰陶,在藝術領域知識含量高、興趣廣泛、接受度高,藝術消費需求不僅大,而且範圍廣、要求高,對中國傳統的京劇、崑曲、曲藝,到話劇、歌劇、舞劇等,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比如我們中國歌劇舞劇院排演的經典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創作的舞劇《孔子》《李白》,觀衆中都有大量年輕人。他們不僅樂衷於到劇場看劇,看完還會在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上討論劇情、分析表演和舞美、分享自己的看劇感受和喜愛的演員,對於戲劇演出的傳播和影響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戲劇觀衆年輕化說明了什麼?說明觀劇體驗和感受正在成爲越來越多的當代年輕人的社交題材。王炳燃代表認爲,現在的年輕觀衆非常有個性,他們本身帶有這些標籤:強社交、強參與、強知識、強推理、強個性,這就要求“大戲”作品本身也要不斷創新,符合年輕人的特點,方能讓他們走進劇場。比如最近“德雲女孩”這個詞很火,這些孩子喜歡去德雲社聽相聲,因爲她們可以大膽秀自己、張揚個性,就像玩劇本殺,年輕人可以在角色中不斷推理、演繹、互動,展示自己的知識儲備。

高質量作品 才能讓人“買戲”

文化供給與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的“一體兩面”。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是從文化供給側來引導需求的頂層設計。在王炳燃代表看來,一部“大戲”能否叫好又叫座,本質在於作品本身夠不夠硬。“在我們劇場堅決執行兩個制度——由藝術委員會監督作品的質量和藝術性,由演出委員會監督演出質量,只有作品夠硬、夠好、有口碑,纔可能真正贏得市場,如果只靠自說自話、打廣告,在市場上肯定無法長久存活。一些短平快的創作模式很容易浪費好題材,好的作品需要靜下心來精雕細琢。同時,政府也應當加大對重點作品的投入力度,對重點項目進行孵化和集中發力,形成更多‘出圈’作品,期待有更多像《只此青綠》《五星出東方》等的優秀作品,讓更多人關注戲劇。”

市人大代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許曉丹也認爲,打造演藝之都絕不是短期的爆發力,而是需要穩健而持續的拉動效應。“核心還是劇目,除了引進外國優秀劇本以外,還要加強原創劇本創作,致力於打造具有本土原創演藝劇目,傳遞出京味文化。”

當然,人羣消費習慣的養成,也是讓演藝市場獲得穩定收益的關鍵。王炳燃代表指出:“當前,引導消費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北京的戲劇文化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階段仍需政府去加大對文化領域的投入和引導力度,培養觀衆進劇場的習慣。”

演出量跟上 才能讓人“追戲”

此前,受疫情影響,人們到劇院看戲的習慣一下子被打斷了,北京的戲劇市場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如何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演出數量、讓人們重新迴歸劇院是當務之急。據瞭解,2023年以來,北京的戲劇消費市場表現不俗,不少劇院演出甫一上線票就“秒光”。 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等各類新年音樂會奏響新年序曲,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也已拉開序幕,1月的北京,240臺、1665場劇目精彩來襲。“隨着防疫轉段,北京的票房市場在2022年12月底開始,恢復的勢頭很強勁,這說明北京的文化消費需求量大,目前要做的就是趕緊把演出量繼續跟上。”戈大立代表說。

“很欣慰地看到,這次‘大戲看北京’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北京的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範圍內擁有引領性和示範性”,戈大立代表說,“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這不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而是一個幾十年、上百年的工程,需要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去琢磨”。

展望未來,戈大立代表充滿了信心:“北京擁有完整的戲劇產業鏈條,再加上疫情後社會加速恢復,戲劇市場會加速繁榮。隨着防控轉段,國外的優秀團體也會湧入北京,北京將發揮超大城市文化市場容量優勢,‘大戲’必將越來越精彩,老百姓也必將越來越‘入戲’。”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劉洋 武文娟 解麗 雷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