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過新年,穿新衣。隨着兔年春節臨近,各大商場掀起“購購購”的熱潮。

近日,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藍色港灣商場看到,不少服裝品牌店推出新春促銷活動,前來選購的消費者絡繹不絕。某品牌店員黃岩告訴記者,“近兩週客人明顯增加,很多產品賣到斷貨,營業額相比之前接近翻倍。2023款春裝也已經到貨,這幾天陸續上架”。

線上服裝消費同樣熱度高漲。北京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快過年了,在網上給自己和家人買了幾套新衣服。快遞送貨到家很方便,不合適的話7天內還可以免費退換。

內銷市場逐步回暖,出口優勢也依然穩固。2022年前10個月,湖州織裏鎮的童裝出貨量同比增長了近1倍。過去,我國童裝出口大部分是到東南亞國家,如今,國內的童裝企業通過改良材料、加強設計、擴充渠道,已經將出口市場從東南亞擴展到歐美。

正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所說,依託於多年來構建的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配套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我國服裝行業爲滿足國內消費市場需求作出重大貢獻。與此同時,作爲世界第一大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服裝產業早已成爲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的一環,生產能力和國際貿易規模穩居世界首位。

剛剛過去的2022年,受國內外嚴峻複雜的宏觀形勢以及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服裝行業總體呈現持續放緩的運行態勢。中國服裝協會產業部高級項目主任劉靜介紹,2022年,服裝行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服裝產量由正轉負。好在服裝線上零售保持穩定增長,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較快增長,消費渠道和消費模式多元化發展,行業在產業規模、產業鏈和科技方面的優勢凸顯。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快速穩定增長,年內平均增幅在30%左右。企業數量也持續增加,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服裝相關企業新增460.5萬餘家。

服裝企業在商業渠道上更加重視多元佈局,挖掘不同平臺價值來提升營銷和盈利能力。從近兩年平臺發展來看,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跨境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其背後都離不開服裝產業的支撐。在企業與平臺相互融合發展下,湧現出品牌模式多元化、企業渠道創新等多元創新,併爲用戶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服裝行業的產品競爭實力與產業鏈、供應鏈優勢。

民族男裝品牌柒牌集團近年來一直穩步推進智能製造建設。“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單據流數字化,打造一個跨部門協同、無紙化辦公、快速反應、縮短交期的數智化工廠樣板。”柒牌集團數智化中心副總監吳佳彬說,柒牌創造了多個國內領先的5G示範應用,爲服裝行業5G“智造”樹立了標杆。

展望2023年,劉靜分析,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行業增長壓力依然較大。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堅持深化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着力防範化解重大、系統性風險,行業整體或將呈現“韌性增長,穩步恢復”的發展態勢。

對此,陳大鵬認爲,過去40多年來,服裝產業快速發展兩大突出特點是基礎性和創新性,這決定了服裝產業是剛需產業。2023年,儘管服裝產業發展仍面臨種種不確定性與挑戰,但也要看到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加速醞釀,全球經濟發展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期,蘊含前所未有的機遇。

對於服裝企業來說,積極應對從發展理念、組織方式到管理方式、消費者觸達方式等一系列變革,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集成創新,是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感知把握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的變化,則是服裝品牌和企業發展的起點所在,而文化創新與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將爲企業產品創造更高的價值。

陳大鵬說,2023年隨着國家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中國經濟將再度煥發活力,中國服裝產業也將勇毅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