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1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在閉幕前舉行了一場關於全球經濟展望的重磅討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就當前的全球經濟走勢展開討論。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經濟形勢“沒有我們幾個月前擔心的那麼糟糕”,但任何人都不應該得意忘形。對於即將發佈的IMF最新預測報告,她說,“不是太好”,全球經濟並沒有“顯著改善”。

她指出,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爲2.7%,而中國將達到4.4%,將重新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這是全球經濟好轉的重大積極因素。

拉加德則重申,歐洲央行將維持高利率,直到通脹被擊敗。她還敦促各國不要用寬鬆的財政政策來抵消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她說,“我們不想被迫(在提高利率方面)做不必要的事情。”

過去一年,許多央行都在積極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歐美主要經濟體的消費價格漲幅都達到數十年甚至創紀錄的新高。但近期,歐美的通脹數據均有所回落,這可能會使政策制定者放鬆並最終停止激進的加息週期。

然而,薩默斯表示,如果各國央行沒有完成他們已經開始的工作,讓通脹得到控制,這將是全球經濟的“最大悲劇”。“目前最大的悲劇是,如果央行過早地偏離了確保價格穩定的重點,我們將不得不兩次參與這場戰役。”

與採取緊縮政策打擊通脹的西方央行不同,日本央行一直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日本經濟。

黑田東彥表示,委員會上月做出的將10年期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的容忍區間擴大到±50個基點的決定沒有錯,將繼續實施“極度寬鬆”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他表示,2022財年日本經濟增長了2%,預計2023年將維持這一增速,這意味着連續兩年超過1%的潛在增速目標。

黑田東彥“唯一的遺憾”

“我們預計,可能從今年2月開始,通脹率開始下降,在整個2023財年,通脹率將低於2%。因此,我們決定暫時維持目前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黑田東彥將日本近期通脹上升歸咎於進口價格上漲。

日本去年12月不含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爲4%,已經達到央行2%目標的兩倍,躍升至41年來的新高。不過,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日本的通脹率仍然相對較低。

“我們希望工資開始上漲,這可以以一種穩定和可持續的方式實現2%的通脹目標,但我們必須等待一段時間。”他補充說。

本週早些時候,日本央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0.1%,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附近。這一決定促使美元對日元匯率飆升近2%,創下自去年6月17日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

作爲日本央行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行長,黑田東彥將於今年4月正式卸任。因此,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參加達沃斯論壇。當被問到擔任央行行長期間有什麼遺憾時,他回答道,“我認爲,在我擔任日本央行行長的近10年間,我們試圖根除通貨緊縮並恢復經濟增長,我們當然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

“總而言之,我認爲政府的政策加上日本央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成功地改變了日本的經濟結構和增長前景。但不幸的是,2%的通脹目標並沒有以可持續和穩定的方式實現。”他說,“所以,這是我唯一的遺憾。”

中國經濟復甦引起廣泛討論

在本週的達沃斯論壇上,有關中國經濟復甦對於全球大面積通脹的影響引起了廣泛的辯論。有些人認爲,由於供應鏈正在恢復,這可能會緩解歐洲近幾個月來面臨的部分通脹壓力。但也有一些人認爲,隨着中國經濟的復甦,在國際市場上對石油天然氣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這將加劇歐洲的通脹壓力。

拉加德屬於後者,她認爲這將加劇歐洲的通脹,因爲中國今年將消耗更多能源,增加的需求會帶來更大的通脹壓力。

她說,中國的開放“對中國有利,對世界其他地區也有利,但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會面臨通脹壓力,這是因爲中國去年消耗的能源水平肯定低於今年的消耗量,從世界其他地方購買的液化天然氣的規模將高於我們之前所看到的,而當前沒有那麼多石油和天然氣的閒置產能 。”拉加德補充道。

格奧爾基耶娃在討論中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她說,中國經濟復甦是全球經濟前景好轉的積極因素,但這是不是會進一步推高油氣價格,從而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仍然有待觀察。

由能源價格推動的高通脹是去年歐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歐洲央行在2022年四次加息,使其存款利率達到2%。它在去年12月表示,將在2023年進一步加息以應對高通脹。

但最近的數據顯示,歐洲總體通脹放緩,即使它仍遠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根據初步數據,歐元區去年12月的通脹率爲9.2%。這是整個歐元區價格漲幅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若停止打擊通脹,美國將面臨滯脹危機

薩默斯強調,如果美聯儲過早地停止打擊頑固高通脹的鬥爭,美國經濟將面臨一場1970 年代式滯脹危機的威脅。他說,將通脹目標上調的做法將產生高昂的代價,“它最終會產生不利影響,就像它在 1970 年代以驚人的方式所做的那樣。”

薩默斯說,近期確實有一些積極的事情,讓我們感覺比幾個月前要好,但是能鬆口氣絕不意味着能自滿。

“通脹率下降了,但正如暫時性因素早些時候推高了通脹率一樣,暫時性因素導致了通脹率的下降,就像在許多旅程中一樣,旅程的最後部分往往是最艱難的。”

“我們必須堅持到底,因爲如果允許通貨膨脹回升,那不僅會危及價格穩定,影響一些最低收入人羣的生活水平,還會對週期穩定構成非常大的風險。”他說,“與此同時,我們需要考慮那些被拋在後面並在所有這些必要調整中承受最大負擔的人。這在未來幾年也將是至關重要的。”

薩默斯認爲,世界在未來15年內被另一場比肩新冠大流行規模的事件撼動的可能性高於50%。“我要指出的是,在我看來,未來15年內出現新冠病毒規模問題的可能性高於50%,而且世界對這種可能性完全沒有準備。”

薩默斯還分享了他認爲的近期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其中包括新冠病毒再次變異的可能性。

此外,他最擔心的還包括:由於央行信譽受損導致通脹捲土重來;如果利率上升超過預期,許多地區的高債務以及“在本國國內和全球範圍金融救火”的潛在需求;超級民粹主義對選舉的影響;亞洲和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

法國:中國必須是全球系統的一部分

勒梅爾表示,過去三年,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全球化階段。“我們從市場驅動的全球化轉向政治力量驅動的全球化。我們必須要汲取所有的經驗教訓,我們必須要避免最糟糕的情景。要拒絕分裂,要支持協作,要拒絕貿易戰……”

談到對中國的立場,他表示,歐盟與美國的看法並不一致。他說,在新的全球化中,需要所有國家進行協作,包括中國。他強調,法國並不反對中國,願意同中國合作。

“中國不可能被排除在外,中國必須是全球系統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在美國和歐洲之間的不同看法。”他說,“我們不想反對中國,我們想與中國接觸,我們希望中國遵守同樣的規則。”

他強調,良性競爭對大家都是有益的,希望各國都能遵守同樣的規則,包括知識產權、公平競爭環境、市場準入條件等。

在歐洲能源危機背景下,歐盟領導人認爲,歐洲的低碳發展正在遭受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的衝擊,歐洲跨國公司將在美國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技術市場上遭受歧視對待。

對此,勒梅爾回應道,法國相信,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最好的回應是擁有歐洲的《通脹削減法案》,也就是歐洲擁有這種簡單、有效且大面積的補貼方法來投資歐洲的綠色工業。

他強調,需要在綠色產業問題上採取全球性做法,歐盟需要迅速有力的產業政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