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這次發佈的人才新政,對企業有着直接助力。”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樸學謙表示,特別是新政中對海外人才引進的便利舉措,對人才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金融行業而言是一項利好。

2023年1月29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會上發佈浦東新區“1+1+N”人才政策體系,包括浦東人才“25條”新政、人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及首批11項專項人才政策。

2021年9月27日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作爲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佈局。

據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彭瓊林介紹,此番發佈的“1+1+N”人才政策新舉措,旨在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爲率先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提供支撐。

“1+1+N”人才政策體系中,第一個“1”是《關於新時代浦東新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人才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浦東人才“25條”),這是浦東積極落實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任務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浦東首個經區委全會審議通過的人才政策文件。

浦東人才“25條”全文共分6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體現了浦東人才政策體系的戰略目標。浦東要以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爲總牽引,實現“四大戰略定位”,即“國際人才發展綜合改革的試驗田、戰略人才力量建設的標杆平臺、海內外人才國際協同創新的功能高地、高品質人才發展生態的典範引領”。

浦東人才“25條”提出“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浦東全球高峯人才團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高質量產業人才、高潛力青年人才等集聚數量顯著提升,人才資源總量發展到200萬人左右,成爲我國人才國際化程度和人才競爭力最高的地區之一。

到2035年,浦東將在戰略人才力量和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上取得重大進展,在基礎研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等方面形成一批世界級成果,在人才治理現代化水平、參與全球人才合作競爭、人才發展生態上體現引領作用,成爲高水平人才高地的示範樣板。

到2050年,浦東要全面建成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人才發展引領區。

政策體系中的第二個“1”是《關於新時代浦東新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人才發展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共提出了24個專項任務,是未來三年貫徹落實浦東人才“25條”的路線圖和任務書。

24個專項任務則響應浦東人才“25”條的相關內容,在“人才制度、人才隊伍、人才平臺、人才環境”4個方面提出任務要求,具體包括創新人才認定標準、提升外籍人才通行便利度、實施浦東新區“明珠計劃、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撐工程、支持國家實驗室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拓展優質教育醫療服務資源等。

政策體系中的“N”是指作爲配套的專項人才政策,首批推出了11項,包括“明珠計劃”,支持院士、博士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技能人才以及教育、衛生、法律、金融、航運人才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產業(領域)“高精尖缺”海外人才認定標準,人才安居管理實施意見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佈的人才政策體系聚焦“系統、引領、精準、便利”4個關鍵詞。

其中,“N”相關的內容體現了系統性——“明珠計劃”、院士、博士後3項政策,主要是瞄準戰略科技人才力量,同時側重對海外人才引進的激勵;金融、航運、法律服務人才和技能人才4項政策,旨在壯大浦東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急需的國際化人才、專業型人才;教育、衛生人才政策,着重應對社會事業人才隊伍緊缺的瓶頸;海外人才認定標準、人才安居保障政策,主要是爲其他政策的實施落地提供共性支撐。

“以往的人才政策往往只覆蓋人才本身,但浦東此番政策考慮到了人才的團隊、項目,甚至金融支持。”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春麟說。在他看來,浦東推出的人才“一攬子政策”的最大亮點是其綜合性與系統性。

相比以往出臺的各項人才政策,浦東人才“25條”被認爲是出臺規格前所未有、系統集成度前所未有、政策力度前所未有。浦東還圍繞引領區發展重大任務,率先探索一系列首創性改革和引領性突破。

比如,在中國永久居留證的推薦辦理上,專門強調要加快實施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推薦“直通車”制度。“我們從原來的自貿區推薦拓展到浦東全域都可以推薦,這是一個重大突破。”彭瓊林表示。

同時,浦東創新專業人才培育方式,針對複合型、應用型金融人才緊缺的現狀,探索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要素市場和重點金融機構合作,共同設立“金融市場學院”。

人才宜居安居”“人才環境等詞彙頻繁出現,體現了政策體系的精準性,其中更是乾貨滿滿。例如在住房方面,實行梯度保障的人才公寓和租房補貼政策;在教育和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上,根據實際各有側重推出內培”“外引的相關政策;政策體系還專門推出法律服務人才政策,集聚優秀法律人才、提升涉外服務能力。

此外,浦東堅持在優化審批機制、加強資源集成上下功夫,讓在引領區工作生活的人才感受不一樣的速度和溫度,聚焦便利性。海外人才入出境、停居留和工作審批辦事流程得到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在國外就可以直接辦理中國永久居留證;浦東還將打造國際一流的人才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國際人才驛站,爲人才提供創業首站、職業發展首站服務,並建設統一的人才安居信息服務平臺,讓人才便利比選、申請人才公寓。

對於浦東“1+1+N”人才政策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組織工程學與神經再生專家顧曉松表示,政策中許多條目都考慮到了專家的工作團隊,教育、醫療等保障措施符合人才需求。我們的項目要做成國際化項目,產品要走向國際,浦東實施的配套政策與綜合服務一定是很大的支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上海市東方醫院院長陳義漢認爲,政策體系來得非常及時,打破了很多用人單位無法解決的痛點。人才績效上不封頂、人才住房提供多重保障、人才崗位能夠特殊設置……政府主動跨前一步,解決了醫院無法解決的、困擾人才選擇浦東的根本、源頭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