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自去年11月份以來,以港股市場爲代表的醫藥板塊強勢反彈。在這條千軍萬馬的賽道上,已經湧現出一批黑馬主題基金,它們調倉較爲靈活,並且對醫藥子行業挖掘細緻,從而斬獲了不菲的淨值漲幅。

界面新聞記者統計了去年四季度淨值漲幅前十位的醫藥主題基金,發現規模都在100億元以下。在基金經理的名單中,除了知名老將吳興武之外,更有多位中生代新勢力。

具體來看,中銀創新醫療、易方達醫藥生物、前海開源中藥研究精選、紅土創新醫療保健四隻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的回報率均超過了20%,分別爲25.56%、23.85%、23.45%、20.35%。長盛醫療行業、申萬菱信醫藥先鋒、天弘醫藥創新、融通健康產業、廣發滬港深醫藥、廣發創新醫療兩年等6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的回報率則在10%-20%之間。

不過,如果將統計範圍拉長到2022年全年,上述10只基金中僅有前海開源中藥研究精選、紅土創新醫療保健、融通健康產業3只產品的業績爲正。

進入2023年,醫藥板塊的反彈仍在持續。中銀創新醫療今年以來回報率爲10.22%。該基金成立於2019年11月13日,由吳印、鄭寧管理,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規模爲15.43億元。易方達醫藥生物今年以來回報率也達到了7.37%。

統計2022年上述10只醫藥基金的持倉,會發現各有千秋,有的在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敏銳調倉換股,成功抄底,也有的憑藉“逆向投資”的理念,堅持在人少的地方捕魚。

以中銀創新醫療爲例,在去年三季度,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出現了大轉向,從國內的醫藥行業大幅轉向港股醫藥股。對此,基金經理吳印、鄭寧在四季報中表示,因爲港股醫藥的投資性價比相對較高,尤其是Biotech公司,因此加大了對港股醫藥的高比例配置兩位基金經理表示,當前醫藥行業估值面、資金面已經見底,長期基本面無虞,短期基本面迎來複蘇,政策面也在轉暖,將繼續維持對醫藥行業的高倉位配置。

而範潔管理的前海開源中藥股票,在四季度大幅加倉了紅日藥業(300026.SZ)、壽仙谷(603896.SH)、達仁堂(600329.SH)等市值不足200億元的小衆股。從股價走勢來看,這種調倉屬於抄底成功,以壽仙谷爲例,該股價從去年9月底的32.84元快速拉昇,最高上漲至40.22元,漲幅達22.47%。

富貴險中求,申萬菱信醫藥先鋒則在四季度重倉了康爲世紀(688426.SH)這隻次新股。該個股於2022年10月25日登陸科創板,核心業務爲分子檢測的“酶原料+試劑盒+檢測服務”等。上市之初,該個股因爲“核酸檢測”概念受到市場熱捧,在11月初股價升至52.63元,相比發行價漲幅達7.45%。不過,隨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該股價迎來多日連跌,在12月末最低點爲33.78元。

融通健康產業在去年四季度新增了兩隻重倉股,分別是智飛生物(300122.SZ)和皓元醫藥(688131.SH)。至此,該基金主要配置在CXO、醫療器械和連鎖藥店三個細分板塊,包括重倉股中的一心堂、健之佳、老百姓等。

基金經理萬民遠表示,在去年9、10月份,整個醫藥板塊達到了階段性的歷史低點,自己選擇了近一步加倉,除了新進的兩隻重倉股外,其他8只重倉股都獲得了不同幅度的增持。萬民遠認爲,這些股價和估值都處於市場底部的黑馬股在未來可能有反轉的機會,能夠帶來達維斯雙擊的機會,但是市場還沒有發掘到,逆向投資大概率可以帶來不錯的收益。

天弘醫藥創新則將配置重點轉移到創新藥板塊,去年四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新進了康龍化成(300759.SZ)、泰格醫藥(300347.SZ)、澳華內鏡(688212.SH)、金斯瑞生物(01548.HK)等個股。以市值僅有100億元左右的澳華內鏡爲例,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是國產的軟鏡設備龍頭個股,自去年11月底以來,個股股價已經從58元飆升至近80元,漲幅近40%。

基金經理郭相博表示,經歷了近15個月的下跌後醫藥板塊在去年四季度以來獲得了較好表現,跑贏大盤。醫藥板塊是一個大週期行業,第一波大週期在2010-2015年左右,處於醫保大擴容階段。第二波大週期在2015-2022年上半年,是創新藥時代,多集中在概念領域。預計2023年會是一個新的5-6年的新的大週期起點,看好整個創新板塊,但更注重利潤的實地落地。

郭相博認爲,站在中長期視角下,自己對醫藥板塊投資充滿信心。從需求上看,我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對整個醫療需求有較大的提升,疊加國家投入不斷增加,爲醫藥板塊的中長期表現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