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ChatGPT就像是AI圈裏的一枚深水炸彈,引發的震動已經逐漸蔓延到了各行各業。1月30日,AIGC概念股突飛猛漲,消息面上,微軟“加倉”,美版頭條BuzzFeed“押注”,就連國內科技巨頭也傳出擬推類似工具的消息,一時間,AIGC再次站上風口浪尖。火是真的,但爭議也是真的,科技巨頭爭相佈局之下,探討其未來前景,或許還要讓AIGC再“飛”一會兒。

AIGC發展迅猛

AIGC即AI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AIGC也被認爲是繼UGC、PGC之後的新型內容生產方式,AI繪畫、AI寫作等都屬於AIGC的分支。對AIGC來說,2022年被認爲是其發展速度驚人的一年。

2022年年中,因爲一副AI繪畫的作品拿下了藝術大獎,裹挾着巨大的爭議,AI繪畫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熱潮。同年年末,微軟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又發佈了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憑藉着遠超同類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上線5天后便獲得了超過100萬的用戶數量。

兩個月來,行業裏對於ChatGPT的關注不減反增。當地時間1月26日,被稱爲“美版頭條”的數字媒體公司Buzzfeed宣佈計劃使用ChatGPT開發商OpenAI提供的人工智能技術來協助創作個性化內容。

在這之前,市場一度傳出微軟正致力於把ChatGPT整合進自家的搜索引擎必應,從而挑戰谷歌壓倒性的領先地位。當地時間1月23日,微軟宣佈將向OpenAI追加投資數十億美元,加深與後者的合作。而谷歌內部也曾啓動過“Red Code(紅色警報)”,圍繞ChatGPT,全面調整了AI領域的工作。

1月30日,還有外媒報道稱,百度正計劃在今年3月推出與ChatGPT類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服務,最初版本將嵌入其搜索服務中。

爭奪萬億市場

結合ChatGPT的底層技術邏輯,中信證券曾列出了中短期內ChatGPT的潛在產業化方向:歸納性的文字類工作、代碼開發相關工作、圖像生成領域、智能客服類工作。

Gartner數據顯示,到2025年AIGC產生的數據將佔所有數據的10%,而該比例在2021年不足1%。量子位智庫則根據現有技術及需求成熟度預測,2030年AIGC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面對萬億市場,入局的不止有科技巨頭。在去年12月的北京AIGC技術發佈會上,崑崙萬維發佈了“崑崙天工”AIGC全系列算法與模型,並宣佈模型開源。在這之前,萬興科技也曾宣佈佈局AIGC,首款產品萬興AI繪畫開啓公測;中文在線也已推出AI繪畫、AI文字輔助創作等功能。

國盛證券指出,AIGC技術主要涉及兩個方面,自然語言處理(NLP)和AIGC生成算法,AIGC投資方向主要包括軟硬件與數據集。生成算法、NLP與算力決定AIGC能否運行,而高質量的數據集決定了AIGC質量與商業模式。

據瞭解,佈局NLP賽道的企業主要包括谷歌、微軟、科大訊飛、拓爾思等;佈局AIGC生成算法和數據集賽道的企業主要包括英偉達、Meta、百度、視覺中國、崑崙萬維等;佈局算力賽道的企業主要包括瀾起科技、天孚通信、中興通訊等。

“毫無疑問,以ChatGPT爲代表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將會成爲未來巨頭爭奪的重點。”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瑞萊智慧高級產品經理張旭東分析稱,ChatGPT展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完全不侷限於創作文本或者圖像,比如亞馬遜的AWS上覆雜的配置未來可能可以由一個大預言模型和用戶交互來完成,而不是編寫複雜的代碼或者從複雜的工具欄裏搜索。

“事實上,LLM有可能重構我們今天與信息的交互方式。”張旭東稱。

不過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則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他認爲距離AIGC真正落地以及實際應用還有很遠的路。目前ChatGPT更像一個“玩具”,還不是生產力工具。科技巨頭會在這個方向進行佈局,跟進研發,但在獲得更大的技術突破前,ChatGPT很難成爲一個風口,按照行業發展規律,不久之後就會快速退潮。

真創新還是玩噱頭

備受關注的同時,AIGC也始終逃不過樹大招風的宿命。以ChatGPT爲例,其被“攻擊”的第一點就是技術的創新問題。Meta首席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Yann LeCun曾表示,就底層技術而言,ChatGPT並不是多麼了不得的創新。雖然在公衆眼中,它是革命性的,但是它就是一個設計得很好、組合得很好的產品而已。

ChatGPT的確不能算是一個新應用,單從聊天機器人的角度看,小冰、小度、小愛等都屬於這一行列。張旭東認爲,ChatGPT能夠在短時間內受到大量關注,其核心的原因是它確實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說是第一個“能用”的聊天機器人,體驗流程也更方便,所以影響的人羣更廣泛,引發的討論度也更廣。

張孝榮則認爲,ChatGPT的傳播範圍從核心技術精英圈子擴大到了大衆層面,但熱度在覈心圈子裏已經下降。ChatGPT對大衆的吸引力在於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強大,能夠迅速形成一篇看得過去的文章。但缺點也在於此,由於語料庫基於互聯網開放信息,文章的細節經不起推敲,在某一些領域往往會出現邏輯或者文字上的硬傷。

至於ChatGPT是否是突破性的創新,張旭東認爲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客觀而言,ChatGPT能取得這麼好的效果不僅在算法方面有創新,在工程化方面也有很多創新,這些都是值得被認可的”。

爭議最多的則當屬AI繪畫。此前不少網友表示並不提倡AI繪畫,認爲其“吞的是多位畫師的畫,用來無版權作畫”。對於作出這種判斷的原因,該網友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最終生成的畫面“亂七八糟的頭髮和扭曲的手較多,AI不太會畫手”。

而所有這些關於AI的爭議,也最終都會彙集到同一個方向——AI是否真的會取代人類?對此,張旭東用ChatGPT的例子做出了一種分析。

在他看來,ChatGPT的“能力”非常全面,基本各領域問題都能答上來,但這其實是“舉一千反一”的過程,有些像基於龐大的文本庫,凝練了多領域問題的很多數據做相互校驗,然後挑了一些基礎性的內容回答出來。

ChatGPT雖然比之前的模型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與人類舉一反三的能力還相差較遠,沒有辦法通過聚合人類的現有知識推導出一些新的知識。ChatGPT更多還是在一些場景中作爲輔助工作去提效,這樣的算法技術距離取代人類還過於遙遠。

“事實上我認爲ChatGPT會更像自動駕駛領域的L2輔助駕駛需要人機協同,而不是像L5完全自動駕駛一樣取代我們的工作。”張旭東總結稱。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