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又一個千億基金羣來了。

投資界-解碼LP獲悉,春節開工後,西安市召開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同時,《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推進方案》)印發,對西安市的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等做了最新規劃。

而引發VC/PE圈關注的是,《推進方案》提出,西安市將建立總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的重點產業鏈基金集羣,帶動先進製造業項目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

西安開年第一槍:1000億重點產業鏈基金集羣

據瞭解,《推進方案》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任務分工和保障措施3個板塊。最值得關注的是任務分工板塊,提出了着力壯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着力強化秦創原“一總兩帶”發展引領、着力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着力激發全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等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的主要目標和具體任務。

其中,在“着力壯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四項任務下,《推進方案》提到建立總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的重點產業鏈基金集羣,帶動先進製造業項目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用足用活“工業9條”促投資政策,強化產業招商;優化百億企業和重大產業項目“一企一專班”機制。

更具體來看,西安市將錨定產業強市目標,圍繞“企業—鏈條—集羣—生態”這條主線,優化產業扶持政策,強化科技金融賦能,加快推動產業規模壯大和結構調整。

根據計劃,西安市工業總產值力爭突破萬億元大關,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醫藥等六大支柱產業規模超過85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1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總收入力爭達到3800億元。

除了千億重點產業鏈基金集羣的設立,任務還包括全年新增百億企業3戶,新增省級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戶、“專精特新”企業100戶;制定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支持增材製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迅速壯大,並前瞻佈局生命健康、腦科學、氫能與儲能等一批未來產業,形成新興產業“5+X”體系,激發新動能,制勝新賽道等。

此外,《推進方案》還強調了將着力強化秦創原“一總兩帶”發展引領。力爭西安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達到2500億元,建成創新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等研發平臺100個。

據悉,陝西省舉全省之力共創的“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此前設立了秦創原科創母基金、秦創原硬科技創業投資基金等一批系列基金,原本計劃到2023年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2022年6月就已提速達到了百億級別。其中,秦創原科創基金在去年10月也相繼完成對深創投和達晨財智的出資。

同時,西安還將全面深化政府改革、市場改革、企業改革,其中在企業方面將以“管資本”爲主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加快構建“產業集團+運營公司+投資公司”國有資本格局,激發國資活力。

而在投資上,《推進方案》也進一步提出致力創造有效需求,推動投資提速加力。並表示今年將緊盯1103個重點項目建設,滾動式策劃儲備中央預算投資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確保市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超過5500億元。

早在2022年10月,西安市就印發了《西安市打造創投生態十項舉措》,提出將統籌政府各類出資不低於500億元,加快布局總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西安政府引導基金體系,引導社會資本圍繞全市支柱產業及重點產業鏈發展,加快聚集形成2000億元規模的創投基金集羣;並積極引入銀行、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資源,力爭帶動項目投資規模超過10000億元。

聚焦產業,政府引導基金新一頁

無獨有偶,2022年12月,深圳官宣了總規模千億級別的“20+8”產業基金羣。其中最具創新性的地方在於,這一基金羣強調“聚焦”:基於此前的“20+8產業集羣”佈局,相應設立“一個集羣、一隻基金”的模式,以政府投資引領社會資本,以基金投資促進產業發展。這是政府引導基金歷史上極具開創性的一幕。

今年1月,安徽省打響了2023年千億引導基金第一槍,提出設立總規模不低於2000億元的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並支持市、縣(市、區)按照“基地+基金”“產業+基金”等模式,圍繞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及優勢產業、支柱產業,組建風投創投基金。可以看到,這一基金羣的設立也緊緊圍繞着安徽當地的產業。

回到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歷程來看,2015年開始,全國的政府引導基金進入爆發期,各地在近幾年內大規模設立引導基金,從南到北、從省市到區縣,從最早的幾十億發展到百億級別,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基金模式,在這段時間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

隨着最早一批引導基金到期,草莽發展時期的缺陷也開始顯現出來。“廣撒網”暴露出來的問題得到了新的審視,不少LP開始吸取教訓,嘗試優化和突破原有格局。

以前全行業都在衝動式投資。”大灣區一位政府引導基金負責人表示,“各地你做什麼我也做什麼,你投什麼我也投什麼,大家都只有一個要求——返投,並不考慮自己的產業特色和產業基礎。這就導致各地基金的同質化、白熱化競爭激烈。”

“現在,政府投資基金開始總結失誤,正在逐漸優化和調整自己的結構。”上述引導基金人士向投資界介紹,“大家開始放棄了以前那種大規模、撒胡椒麪式的投資,到了聚焦於某一個產業、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投資。”

這意味着,LP對GP的要求也更加具體化。一方面,需要對基金涉及的相關產業有深入瞭解,這之中與產業最接近的CVC有了更大優勢;另一方面,還需要熟悉當地的產業發展狀況,有統籌觀和前瞻佈局方向。在最近的GP遴選中,多個引導基金也都強調了硬性指標DPI和IOR,對VC/PE的投資能力做出更爲具體的要求。

回顧2022年人民幣基金,100億以上的基金94%都是國資背景,致力於當地的產業發展則是國資LP的首要目標。悄然間,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的2.0時代到來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解碼LP”(ID:LPdaily1945),作者:楊文靜,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