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就在平均時薪等數據開始下降時,美國四季度就業成本指數同比飆升至創紀錄的5.07%。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記者Nick Timiraos評論說,雖然平均時薪等數據都在顯示出薪資增速放緩,但四季度的美國勞動力成本指數卻可能證僞工資增速放緩的觀點。

1月31日週二,美國公佈的第四季度就業成本指數顯示,該指數環比上升1%,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1%;但同比增速達到創紀錄的5.07%。

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已連續六個季度至少環比上漲1%,創下1996年以來的紀錄,並可能持續。

在該數據發佈後,被視爲“美聯儲喉舌”、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記者Nick Timiraos評論說:

美聯儲官員已經表態,他們關注美國勞動力成本指數,這一反映工資增長的指數。週二出爐的去年四季度數據不太可能會改變本週FOMC議息會議的結果,但是對美聯儲關於未來工資的預測會產生影響。

四季度的美國勞動力成本指數數據之所以重要,是因爲最新出爐的其他工資相關的數據,例如平均時薪等都在顯示出薪資增速放緩。而勞動力成本指數則可能對這些數據提供更多的證據,證實或證僞工資增速放緩的觀點。

在上週末發表的一篇文章中,Timiraos說,值得注意的是,自上次議息會議以來,有更多證據證明勞動力需求可能已經走軟,而如果工資增長能夠放緩至4%,距離實現2%的通脹目標就能更近一步。

Timiraos表示,美聯儲和私營部門經濟學家用來預測通脹形勢的主力模型,是將國家對商品和服務總需求與總供給進行比較,由“產出缺口”來表示。並且他們還依賴菲利普斯曲線,該曲線顯示,當失業率低於某個自然的、可持續的水平時,工資和物價將以更快速度上漲。然而即使在正常時期,預測這些變量也十分困難,失業率只能從價格和工資中推斷出來。

由於火熱的勞動力市場可能首先在工資上得以體現,因此許多美聯儲官員將其視爲潛在通脹壓力的代表。如果工資繼續以近期5%至5.5%的速度增長,並假設生產率每年增長1%—1.5%,將造成通脹遠超2%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