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出行一客

寧波舟山港吞吐量穩居全球第一,唐山青島成增長黑馬,上海航運中心地位持續上升

文 | 王靜儀 鄧雨潔

編輯 | 施智梁

1月3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數據,全年成績單揭榜。

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長期穩居世界第一。交通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56.8億噸,比上年增長0.9%,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下滑1.9%;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超2.9億標箱,比上年增長4.7%。

其中,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超12.5億噸,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唐山港(7.6億噸)和上海港(7.2億噸)。

儘管上海港的吞吐量有所下滑,仍以突破473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同時,上海也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航運中心,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

“集裝箱運輸作爲高效益、高效率、高投資、高協作的運輸方式,一般承載的貨物附加值比散貨高,有些是爲科創制造業配套的精細零部件,偏中高端。但港口的總吞吐量是包括集裝箱與散貨比如煤炭、建材等的總和。上海集裝箱吞吐量大和城市發展能級以及產業結構相關聯。”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介紹道。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費維軍表示,受疫情影響,國際集裝箱樞紐港都出現不同程度擁堵,港口作爲全球物流樞紐的地位更加凸顯。相比之下,中國港口始終保持高效運轉,展現出強大服務韌性,爲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穩定做出重要貢獻。

寧波舟山港吞吐量全球第一,上海是航運中心

寧波舟山港是由寧波市和舟山市兩個港口合併重組而來,由鎮海、北侖、大榭、穿山等19個港區組成。2022年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超12.5億噸,同比增速3%,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

作爲全球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有萬噸級以上大型泊位近170座,5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過100多座。

2022年,寧波舟山更提出“推動寧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不同於航運中心僅作爲一個物流週轉地,作爲海洋中心城市,更需要在遠東世界航運版圖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強調港口對當地經濟的輻射帶動。

何建華認爲,寧波舟山港的發展優勢有三:

首先,政策助推寧波舟山港服務能級,將寧波港、舟山港、溫州港、嘉興港、台州港等進行整合和有機分工,形成港口集羣,提升整體實力;

其次,發展海鐵聯運,擴大輻射範圍,除了“義烏—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專列,還和江西、安徽、陝西、西藏等16個省份61個城市建設了內陸無水港,通過鐵路,還和中歐班列連接起來,延伸到中亞、北亞、東歐地區;

最後,“港、產、城”(港口、產業和城市)融合發展,港口運輸的貨物用於發展產業、城市,同時有利於國際貿易增加,港口吞吐量自然大,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在浙江,除了環杭州灣正在加速發展,台州、溫州、義烏都有各自的發展重點,未來潛力很大。

臨近的上海港,儘管吞吐量不如寧波舟山港,但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30萬標準箱(TEU)大關,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

何建華介紹,集裝箱運輸的貨物不少是科創制造業的精細零部件,附加值高。但總吞吐量是包括集裝箱與散貨比如煤炭、建材等的總和。在集裝箱吞吐量方面,2002年上海港以4730萬TEU位居第一,寧波舟山港和深圳港分別以3335萬TEU和3004萬TEU位列二三位。

更重要的是,上海已成長爲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航運中心,反映港口全方位軟硬實力強。《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2)》顯示,新加坡、倫敦和上海分列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名,超過第四五名香港和迪拜。

近年來,上海的航運中心地位持續上升。從2020年開始,上海超過香港,穩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航運中心位置。

爲何吞吐量全國第三的上海反能成爲全國第一的航運中心?何建華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介紹,國際航運體系的分工有其內在邏輯,幾大影響因素包括地理位置、經濟水平、腹地支撐和航運服務等。

何建華分析道,其一是地理位置,上海地處東北亞,成爲日本東京和中國香港以外的國際航運港口;其二是城市本身經濟發展水平高,有專家考證,改革開放後10多年裏,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中超過90%都被上海的快速發展自我消化;其三是經濟腹地廣大,上海對江浙皖都有極強的經濟輻射力,江浙皖的物流需求也助力上海發展航運業;其四是上海能提供國際航運的服務功能,專業性服務和人才培養的軟實力強。

不過,在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中,上海港以72777萬噸位居第三,但上海港也是唯一負增長的港口,同比增速爲-5.4%。

對此,何建華認爲,上海作爲一座城市,面對浙江省的杭州寧波“雙城記”、環杭州灣一帶較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和需求,比較優勢有弱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寧波舟山港對經濟發展腹地的輻射潛力與優勢也比上海港顯得遼闊。

從經濟總量上看,2022年浙江GDP爲77715億元,同比增長3.1%,排名全國第四;上海GDP爲44652.8億元,同比增長爲-0.2%,排名全國第11。

唐山青島是黑馬,香港被超越

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名分別爲:寧波舟山港、唐山港、上海港、青島港廣州港、蘇州港、日照港、天津港、煙臺港和北部灣港

其中,河北唐山和山東青島成爲兩匹黑馬。

2022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6887萬噸,同比增長6.43%,全年貨物吞吐量超越上海港,躍居世界港口第二位。近年來,唐山港通過不斷完善港口頂層設計,以港口項目建設爲抓手,港口的能級提升、功能日趨完善。

2022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58億噸,同比增長4.3%;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567萬標箱,同比增長8.3%。與2021年相比,青島港2022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雙雙超越廣州港,均位居全國第四位。

在前十名中,增速最大的是排名第九的北部灣港和排名第十的日照港,增速分別爲16.8%和12.2%,增長勢頭迅猛。

中國港口憑藉着領先的吞吐量規模、集約高效的岸線利用水平、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等優勢,佔據了世界一流港口的較多席位。

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發佈的《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價報告(2022)》顯示,新加坡港、上海港處於世界一流港口領先水平,鹿特丹港、寧波舟山港、釜山港、安特衛普港、深圳港、青島港、香港港和漢堡港位於世界一流港口前列。

目前,中國已建成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地區五大沿海港口羣。

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港口數量多,何建華認爲,在面對國家航運市場的競爭,“不能兄弟之間’打架’,這是沒有意義的。”

以長三角區域港口爲例,何建華認爲,應當以一體化高質量思維,着力打造協同高效的組合港,避免粗放型、低層次、同質化競爭,推動完善江海河、海公鐵聯運集疏運體系,促進合作共贏。站在這個高度看問題,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以及正在建設的江蘇新出海口,會共同構造“東方大港”。

▲ 寧波舟山港

圖源:IC

“在一系列硬實力的指標上,上海和內地的一些港口一定會繼續增長,甚至超過倫敦、新加坡、中國香港,但在軟性指標上卻還存在上升空間,比如議價權、定價權等。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話語權和影響力。”何建華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比如香港。香港的航運中心地位在2020年被上海超越之後,目前在第四名的位置穩定了下來。

儘管近年貨物吞吐量甚至排不進中國前10,但香港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與商業中心的地位,吸引了接近900家開展航運相關業務的公司落戶,業務涵蓋保險、法律、仲裁、船舶經紀、船舶管理與租賃、航運金融等,疊加香港的關稅優惠政策,使得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具備很強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歷史契機,香港有望與深圳、廣州等大灣區港口高效協同、錯位發展,更加深入融合華南地區產業集羣,將爲香港國際航運中心保持競爭力提供持續的發展動能。

港口見證宏觀經濟韌性

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長期穩居世界第一。交通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56.8億噸,比上年增長0.9%,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下滑1.9%;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超2.9億標箱,比上年增長4.7%。

港口業務量與中國進出口量相關。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同比增長7.7%,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創下新高。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

“儘管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外貿進出口依然展現了強勁的韌性。”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儘管面臨較多困難挑戰,但今年我國經濟有望總體回升,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具有堅實支撐。

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對東盟、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5%、5.6%和3.7%。同期,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9.4%,佔中國外貿總值的32.9%,提升3.2個百分點;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5%。

港口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港口生產情況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有望上行至5%左右。

展望2023年,普遍預計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仍將保持穩步增長,預計將達160億噸、增速2%左右,增速比2022年略有加快。

隨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自動化碼頭近年來也逐步成爲中國沿海港口的“標配”。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發佈的《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價報告(2022)》顯示,中國已建和在建自動化碼頭數量居世界首位。

▲ 上海洋山港

圖源:IC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曾在2022年實地探訪上海洋山港。這個繁忙的港區裏幾乎空無一人:自動駕駛卡車直接駛入預定位置,上方的塔吊車抓起集裝箱,對準、落下,隨後車輛載着集裝箱駛離。不僅卡車實現了自動駕駛,塔吊車的駕駛室內也沒有人,全程通過遠程操控完成,自動化的效率比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更高。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危機、俄烏衝突等多重因素影響,各港口吞吐量增幅較緩,但隨着新冠肺炎疫情施行“乙類乙管”、經濟全球化的不可逆轉,業內普遍認爲,2023年海運市場向好,且更注重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