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淀區攻堅克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06.9億元,同比增長3.5%,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達24.5%,成爲全國第一個破萬億的地市級區縣。2月2日,海淀區經濟社會調查隊副隊長、海淀區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王振蓉介紹了海淀區2022年經濟運行情況的各項數據。

去年,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持續增長。1-11月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31791.5億元,同比增長3.8%,高於中關村示範區整體2.8個百分點。其中,技術收入8773.8億元,同比增長7.1%,佔總收入的兩成以上。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53元,同比增長2.9%。其中,居民的工資性收入51698元,佔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爲53.8%,同比增長3.4%。2月2日,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服務體系建設處副處長劉春哲向記者介紹了海淀區產業體系發展情況。

【解讀】

致力於構建現代“高精尖”產業體系

“我們致力於構建以大信息產業爲支柱、大健康產業爲突破、科技服務業爲基礎、先進製造業爲支撐、未來產業爲先導的現代‘高精尖’產業體系,爲萬億級GDP提供強大的產業驅動力。”劉春哲說。

人工智能領域,支持建設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平臺,築牢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技術體系和算力支撐。區塊鏈領域,推進區塊鏈先進算力實驗平臺建設和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試點,實現區塊鏈應用示範引領。信創領域,推進自主可控軟件創新中心、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海淀)建設。

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中關村自動駕駛示範區331.2公里測試道路全部開放,依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前沿技術創新中心搭建協同創新平臺。超高清視頻領域,突破8K超高速網絡存儲、硬件編解碼、純軟件編解碼等關鍵核心技術。

醫藥健康領域,聚焦醫藥健康源頭創新,支持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加快建設巢生實驗室、百放孵化器、醫療機器人創新中心、前孵化創新中心等平臺,補足產業鏈條。智能製造領域,梳理智能製造、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細分領域產業圖譜。面向未來的量子信息領域,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創造了100公里的世界最長通信距離;雙場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應用於實際場景,實現了206公里光纖相干相位精準傳輸演示;未來將依託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開展量子計算機、量子網絡、量子精密測量、量子材料與器件等的研發和產業化。

空天領域,鼓勵銀河航天、航天宏圖等開展衛星星座組網建設,支持航天馭星、天鏈測控等企業在全球範圍佈局衛星測控站。氫能領域,推進16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國際氫能中心開展技術攻關等。預計2022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收入3.8萬億元,同比增長7.5%,約佔全市的四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50%。

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740件左右

海淀區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積極推動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評價、賦權改革試點,聯合高校院所推進全國首個臨牀醫學概念驗證中心等4個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發揮各類科轉基金紐帶作用等,多方協同推動成果轉化。

在完善營商環境方面,落實“服務包”機制,建立科學城全員服務企業機制,聯合29個街鎮建立協同服務企業機制,加大對科技企業空間、人才、研發等的支持保障。

同時,完善“全鏈條”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以“專精特新”爲代表的高成長潛力型企業。目前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萬家,佔全市的35%;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14家,佔全市的35.7%;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5家,約佔全市的45%、全國的3%;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8家,佔全市的27.7%;獨角獸企業50家,佔全市的四成。支持字節跳動、快手美團等平臺企業向硬科技轉型,引導平臺企業持續規範健康發展。

開展“海英計劃”人才專項評審,落實人才舉薦制;園區企業博士後分站突破100家。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740件左右,同比增長20%;技術合同成交總額超過3400億元,同比增長15%,佔全市的40%。持續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雙創”工作連續6年獲國務院通報表揚。2022年,海淀區每天新設立科技企業50家。

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海淀區率先推動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落地見成效,爲萬億級GDP提供堅實的改革牽引力。

部、市、區聯合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基礎研究支出加計扣除、上市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激勵分期納稅等3項涉稅改革落地,6家駐區新型研發機構獲批173個博士研究生專項指標,實現外籍高端人才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兩證聯辦”等。

區級層面出臺落實方案,制定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科技應用場景、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等配套措施,推動8家領軍企業與11家企業簽署技術集成採購協議,4家企業發佈6項創新項目需求榜等。

劉春哲表示,下一步,海淀區將進一步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新京報記者 吳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