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的人準備好了錢想還款,卻還得排隊等消息,怎麼回事?

伴隨着多地頻繁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房貸進入低利率區間,不少貸款買房人開始考慮提前還款。“提前還房貸”爲何能屢掀高潮?又是否真的合適?

排隊到4月,提前還房貸熱度高

“我在去年年底預約了提前還貸,當時最快只能選一個月之後的。現在一個月過去了審批還沒通過,我打電話問銀行,說是去年10月的申請還沒處理完呢,我估計要排到4月。”

“我在2022年10月提前還過一次房貸,當時一年有三次申請機會,只要月初在手機上操作一下就好了。現在不僅要給銀行經理留下信息預約,而且也是起碼等到3月。”

“我在2022年3月申請過一次提前還貸,當時申請後的第二天就扣款了。感覺從下半年開始越來越難申請,現在都說要等到4月、6月甚至8月份,這幾個月就又有不少利息了。”

正如上述幾位買房人向中新財經記者介紹的一樣,最近不少想要提前還房貸的買房人都陷入了“線上預約不到,線下讓等消息”的死衚衕裏,焦急不已。

事實上,2023年初的這波“提前還貸潮”並非新事,從2022年起熱度便逐漸走高。

“2022年之前沒有過這麼多人提前還貸,2021年下半年銀行的貸款額度甚至還不夠用呢。”一位商業銀行貸款部門人士對記者說,這兩年“房住不炒”的屬性愈發明顯,房子增值慢了、少了,提前還貸成爲了一種減少利息的理財辦法。

據其介紹,特別是在2022年之前的高利率時期申請了房貸,現在手頭不緊張,短期內或可見的中長期沒有大額資金需求的客戶,基本都在操作提前還貸。

近期房貸利率的調整也是重要觸發因素。自年初首套房貸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建立以來,截至1月31日,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城市中,首套利率低於4.1%的城市共30個,部分城市房貸利率已邁入“3時代”。

“一方面由於此前貸款的利息較高,購房者希望通過提前還貸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則是2022年投資理財收益波動較大且遠不及預期,房貸和投資理財之間收益倒掛,讓一些購房者產生了提前還貸的願望。”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

提前還貸,利弊幾何?

提前還貸熱度不減,但這一行爲是否划算也一直受到爭議。

95後女生小夏在2021年底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我選擇了高首付,所以只貸了40多萬元。不過當時還在放貸難的時候,銀行有額度就趕緊申請了,利率加點80個基點達到5.45%,屬於比較高的。”

正是因爲支付了比較高的首付,小夏目前手裏並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提前還貸。“最近都說提前還貸很實惠,我爸媽就想再省一省、借點錢把房貸提前還上。但我很不喜歡手裏沒錢、沒有抵禦風險能力的感覺,所以目前還沒有決定。”

雖說“無貸一身輕”可以說是大多數買房人的終極夢想,但正如小夏所顧慮的,業內人士同樣提醒,面對扎堆提前還貸的熱潮,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

“對個人來說,判斷是否需要提前償還個人貸款,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資收益是否可以覆蓋貸款利息。如果投資收益率高於貸款利率,則考慮將資金更多用於投資;反之則可以考慮部分或全部償還貸款。當然,還需要爲日常生活支出與未來養老、醫療等留足資金。”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中原地產也指出,不適合提前還款的情況包括房貸利率低、等額本息還款已到還款中期、等額本金還款期已過1/3等。

但對於銀行來說,大量的提前還貸則會造成不小的業務壓力。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個人按揭貸款是銀行核心優質資產,大量提前還房貸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營收和利潤,因此不少銀行選擇提高還款門檻。

“但銀行也應該理解客戶的金融需求,主動改善服務,而不是對提前還款設置障礙。畢竟相對於短時利潤,長期的信用更有價值。如果購房者提前還貸存在違規惡意阻攔的情況,消費者可以向銀保監會進行申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王蓬博說。

矛盾如何解決?

但相對於買房人和銀行的“糾葛”,不少分析指出,“提前還貸潮”最終的矛盾還是在存量房貸客戶還款壓力上。

“只要房貸利率高於理財利率,且居民預期房價下跌,提前還貸的動機就一直會存在。”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爲,當前存量房貸的壓力仍然較大,希望能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既能降低月供壓力,還能釋放內需和消費。

董希淼也提出,當前部分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過大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建議相關部門加快出臺相關舉措,引導銀行適度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進一步降低住房消費者的負擔,有效解決居民扎堆提前還款及違規“轉貸”等問題。

“考慮到2023年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和房地產市場回暖,下一階段提前還貸熱潮或將趨於平緩。當然,穩定居民信心和預期、減緩提前還貸還有更重要和深遠的意義。”董希淼認爲,可加快引導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降,繼續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貸款利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