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舉辦上海金融運行情況新聞通氣會。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呂進中主任、金融市場管理部榮藝華副主任、外匯管理部葛慶副主任分別介紹了2022年上海貨幣信貸運行、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和外匯收支形勢等情況,並圍繞信貸政策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臨港新片區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等工作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十餘家中央駐滬媒體、上海本地媒體和財經媒體參會。

2022年,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總行黨委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引導全市信貸投放總量增長、結構優化,有力支持上海經濟加快恢復重振。加快落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浦東引領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堅定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支持構建高水平金融開放格局。推動外匯管理改革擴面增效,臨港新片區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信貸投放總量增、結構優、成本降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一是信貸投放保持增長,實際利率下行。2022年12月末,上海本外幣貸款餘額10.31萬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9.65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加8232億元。12月,上海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59%,比上年末下降62個基點。其中,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99%,比上年末下降47個基點,促進了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二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明顯增長。全年全市人民幣企業貸款增加6205億元,其中12月當月增加235億元。從期限結構看,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655億元,是全年月均增量的2.3倍。分行業看,12月貸款增量同比多增的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建築業、住宿餐飲業和文體娛樂業,反映出房地產業和接觸性服務業需求邊際好轉。

三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幫扶重點領域。全年累計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472.7億元,惠及市場主體近12000戶;累計發放再貼現1061.6億元,惠及市場主體3300餘戶。截至12月末,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5.16億元,帶動相關地方法人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295.4億元。12月,首批5094萬元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資金落地,惠及市場主體9200餘戶。截至12月末,相關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符合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要求的貸款超1000億元。累計發放兩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下貸款206億元,支持15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補充資本金,相關商業銀行同時提供配套融資累計授信137.8億元。

同時,強化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直達性。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5.6%;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比年初增長40.4%;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分別增長25.8%、34.5%和27.8%。全年累計爲7萬多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延期還本付息3000億元。3月初至年末,累計向主要受困行業的5萬家企業提供4900多億元貸款支持。

債券市場開放持續推進

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提升

一是參與機構範圍廣,持債規模和交易活躍度高。2022年,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共完成178家境外機構法人備案。截至2022年末,已有來自除南極洲以外的六大洲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1071家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機構類型覆蓋境外主權類機構、銀行券商保險等境外各類持牌金融機構以及養老基金等中長期投資者。截至2022年末,境外機構在我國債券市場的持債規模爲3.46萬億元,其中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39萬億元,近5年年均增速近25%。全年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交易量約1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5%,近5年年均增速約43%。

二是市場開放程度深。信用評級行業開放步伐加快,已有2家外資評級機構的境內子公司完成備案進入國內市場。外資銀行積極參與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業務,已有2家銀行取得A類主承銷資格,2家銀行取得B類主承銷資格,5家銀行取得承銷資格。與國際金融市場制度規則進一步接軌,境外機構可自主選擇簽署NAFMII或ISDA衍生品主協議。截至2022年末,已有6家境外商業銀行、1家境外證券公司和1家境外資產管理人完成ISDA主協議的簽署和制度備案,1家境外證券公司和3家境外資產管理人完成NAFMII主協議的簽署和制度備案。

三是互聯互通合作加強。2017年7月債券通“北向通”落地,2021年9月“南向通”正式上線運行,2022年7月“互換通”相關準備工作啓動。“債券通”和“互換通”基於境內外基礎設施機構之間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既尊重國際通行做法,又兼顧我國實踐,有效暢通了境內外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渠道。此外,在交易環節,外匯交易中心已與彭博、TradeWeb、MarketAxess等國際主流交易平臺建立直連,全球投資者交易便利度明顯提升。

涉外收支穩步增長、結構優化

外匯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

一是涉外收支穩步增長,涉外經濟活力增強。2022年,上海地區銀行代客涉外收支總額35065億美元,同比增長5.7%,佔全國的28.2%,與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收入16089億美元,支出1897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8.7%。銀行結售彙總額9322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結匯3777億美元,售匯554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4%和增長6.5%。

二是貨物貿易逆差收窄,服務貿易動能趨於多元,新興產業引資亮眼。全年貨物貿易收支總額88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逆差1992億美元,同比下降10.3%。其中,收入同比增長5.2%,支出同比下降1.1%。上海跨境服務貿易收支總額2410億美元,同比增長5.1%。從構成看,貨物貿易保持韌性,拉動運輸服務收支總額同比增長6.3%;計算機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穩步發展,收支總額同比增長5.5%;旅行服務收支呈企穩回升態勢,收支總額同比增長13.1%。2022年,上海地區外商來華直接投資(FDI)資本金流入360億美元,保持較高規模。製造業FDI資本金流入增速顯著高於平均水平。其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新興產業引資亮眼。企業跨境融資相對平穩,上海地區簽約口徑外債調整幅度相對溫和。

三是市場主體持匯行爲更趨理性,外匯市場韌性增強。全年上海地區貨物貿易外匯收入結匯率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貨物貿易外匯支出購匯率同比上升4.6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匯率風險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年上海地區外匯套保比例爲30%,高於全國6個百分點,同比上升3.5個百分點。人民幣在上海地區涉外收支中的佔比連續5年攀升,2022年佔比60.7%,高出全國18個百分點。

四是臨港新片區部分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持續深化。截至12月末,臨港新片區13項高水平開放試點政策全部落地實施,合計試點企業162家,交易12397筆,金額約271.21億美元。爲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外匯局率先在上海擴圍部分試點政策,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外匯管理試點區域由臨港新片區擴大至上海市全轄,銀行直接辦理非金融企業外債簽約登記試點區域由臨港新片區擴大至浦東新區。上述擴圍政策操作指引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續將適時推動成熟政策進一步複製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