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劉 萌

“2022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2萬億元,按照可比口徑增長6.3%,這再次證明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2月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1月30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作爲今年重點工作之一。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2023年我國吸引外資總體上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長速度將高於2022年。

發揮開放高地示範帶動作用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2225.2億元,佔全國的18.1%;230家國家級經開區吸收外資2596.4億元,佔比21.1%。

2022年1月1日起,新版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施行,實現了製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

“各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領域實施了一系列開放舉措,充分發揮對外開放的先導作用,爲外貿外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郭婷婷說。

具體到今年來看,肖本華表示,自貿試驗區和國家級經開區等開放高地要繼續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一方面,充分發揮區域良好投資生態環境對外資的吸引力,大力吸引外商投資並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另一方面,加大制度創新和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爲國內其他地區吸引外資提供更多的經驗借鑑,發揮“領頭羊”作用。

東中西部地區聯動發展

“2022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4.7%、21.9%和14.1%。其中,東部省份中,江蘇省引進外資接近2000億元人民幣,廣東、上海、山東、浙江、北京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中西部省份中,山西、河南、廣西、湖南、陝西分別增長229.6%、119.8%、49.1%、41.3%和33.6%。”郭婷婷表示,中西部地區的引資潛力得到了進一步釋放。

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吸引外資。例如,2022年9月20日,《重慶市建設高質量外資集聚地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印發,明確2022年至2024年,實際使用外資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長,製造業吸收外資佔比在30%以上。

“隨着產業逐步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中西部地區正成爲吸引外資的重要目的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西部地區引資優勢在於騰挪空間較大、要素成本相對偏低。不過,高技能人才、技術創新等要素仍集聚不足,營商環境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對此,劉向東建議,今年需要在產業轉移中加快東中西部地區的聯動發展,把東部發展的經驗和人才技術等帶到中西部地區。同時,中西部地區繼續推進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建設,在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帶動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鼓勵製造業引外資

製造業引資正成爲政策支持重點。例如,去年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相繼印發《關於以製造業爲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製造業引資大幅提升,實際使用外資32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1%。尤其是得益於外資准入限制的全面放開,汽車製造業引資大幅增長263.8%。此外,計算機通信製造、醫藥製造領域引資分別增長67.3%和57.9%。

一系列支持舉措接連出臺,進一步吸引外資優化製造業佈局。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此前表示,做好製造業引進外資工作,對於促進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劉向東表示,下一步,要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爲外資企業創造更多參與機會。同時,爲推動製造業外資項目落地,提供更便利的政策支持。

談及今年我國吸引外資如何繼續發力,劉向東表示,首先要擴增量,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特別是加大現代服務業開放力度;其次要穩存量,持續打造權利平等、規則平等、機會平等的營商環境,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最後,爲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和合作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