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陳晨) 2月3日,記者從全省鄉村振興局長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青海聚焦“四地”建設,強化聯農帶農利益聯結,帶動羣衆持續增收,紮實開展穩崗就業“六個一批”行動,脫貧羣衆和監測對象務工規模達到21.6萬人,脫貧人口年度人均純收入達到13035元,同比增長9.5%,比全省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2個百分點。

過去一年,全省鄉村振興系統推進實施了一大批補短板、促發展項目,支持重點幫扶縣發展,推動15個國家重點縣與江蘇相關地區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關係,全力保障國家選派的15支科技特派團、23支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工作隊、369名專家開展工作,爲重點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在200個村開展鄉村振興試點,初步探索形成了同仁市特色村寨、都蘭縣路衍經濟等一批具有代表性、能複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經驗模式。

在民生保障提質增效方面,以“三保障”和安全飲水爲重點,加速補齊民生短板,脫貧羣衆基本醫療參保率、適齡子女入學率、安全住房保障率和安全飲水供給率動態維持在國家考覈標準之上。完成農村“廁所革命”交接工作,年度建成戶廁4.2萬座、公共廁所25座。開闢綠色通道,將存在因災返貧致貧風險的107戶399名受災羣衆及時納入監測範圍,開展針對性幫扶。嚴格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截至目前,全省累計認定的1.9萬監測對象中,74%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守住了不發生整鄉整村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此外,全面深化協作幫扶,引進江蘇企業17家,完成投資14.7億元。依託江蘇各類資源,安置2061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完成消費幫扶1.6億元。14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落實幫扶資金1.29億元,立足聯點縣發展需求,開展靶向幫扶。109家民營企業投身“百企興百村”行動,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