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電視劇《狂飆》的熱播,劇中出現的《孫子兵法》也成爲了近期最熱銷的圖書之一。那麼,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部知名軍事典籍究竟該怎麼讀呢?

近日最爲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熱播劇《狂飆》裏的大反派高啓強。而劇中一路指引高啓強“登上頂峯”的不是其他,正是著名的軍事典籍——《孫子兵法》。

劇中高啓強曾在某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上遭遇瓶頸,但卻仍冷靜告誡自己的弟弟不可將對手趕盡殺絕。彼時他便引用了《孫子兵法》中的“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句出自《孫子兵法》的《軍爭篇》,意思是圍困敵人的時候不能完全堵死,陷入窮途末路的敵人往往會拼死抵抗,做困獸之鬥;但如果留出一條活路,敵人反而會一心爲了逃跑而沒了鬥志。

高啓強走上邪路雖不可取,但他對於人生、事業的戰略佈局是我們完全可以借鑑的。軍事學博士、北大國發院宮玉振教授 20多年來研讀《孫子兵法》,將其中理論管理學相互驗證,寫下了《善戰者說》 一書。圍繞戰略、組織、領導力幾個主題,宮教授提煉出了12個最精華的原則,幫助讀者用其中的戰略思維賦能自己的競爭觀、事業觀,甚至對人生價值的解讀。

下文經出版社授權,摘選《善戰者說》中對孫子兵法最深刻的幾段剖析,期待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孫子兵法》這一傳世經典。

━━━━━

《孫子兵法》究竟是本什麼書?

《孫子兵法》是目前中國存世最早的兵書,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兵書。它的作者是孫武,成書於春秋晚期。

孫武原是齊國人,出身於齊國的一個軍事世家。後來因爲齊國內亂去了吳國,被吳王闔閭任命爲將軍,並幫助闔閭成就了霸業。司馬遷說,吳國“西破強楚”,往西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北威齊晉”,北邊威震曾是霸主的齊國和晉國;“南服越人”,往南降伏了越國;孫子“與有力焉”,孫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春秋戰國,是中華文明的一個上升時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突破時期,也是中國人在思想上最活躍、最具有原創力的時代。中國人基本的文化精神、價值取向、思維邏輯,甚至是基本概念,大多是在那個時代確立的。今天要研究儒家思想,你要回去讀《論語》;要研究道家思想,你要回去讀《道德經》;要研究中國哲學,你要回去讀《易經》;要研究中國人的戰略思想,你就要回去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從戰略的高度,揭示了戰爭取勝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也確定了中國人戰略思維和戰略偏好的基本特質,是世界公認的一部戰略學的經典著作。

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變化極快,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有大量的圖書和文章誕生。面對這些,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會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想讀書也不知道該讀什麼。其實,越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越應該靜下心來,讀一讀經典的東西。

當今世界,很少有人會像戰爭中的軍人那樣每天都在直面生死,但是在我們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成功與失敗卻無所不在。戰爭是一種最強的競爭形態,《孫子兵法》所揭示的就是競爭中基本的取勝法則,基本的競爭方法論。所以,我們可以把《孫子兵法》看成一部競爭理論的專著。

━━━━━

如何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本很好的書,但是不好讀。那怎麼去讀呢?

傑拉德·邁克爾森和斯蒂芬·邁克爾森是美國的兩位營銷專家,他們對《孫子兵法》都很有研究,合著過幾部關於《孫子兵法》的專著。在他們合著的一本書的前言中,兩個人講過一段很精彩的話,一共三句,每句都有一個關鍵詞。我們把這三個關鍵詞找出來,《孫子兵法》到底講什麼,也就基本瞭解了。

第一句:“孫子最基本的哲學信條是,如果你能夠仔細規劃好你的戰略,那麼你就能夠獲勝。”這句話的關鍵詞是什麼?

戰略。

《孫子兵法》是一部講戰略的書。它是給國君、給將帥寫的,也就是給戰爭中的決策者寫的書。它從戰略的高度揭示了戰爭取勝的基本原理,是一部關於戰略的經典著作。

無論對於組織還是個人,戰略性的錯誤向來都是最致命的錯誤。如果你的戰略本身就是錯誤的,你的戰術和執行能力再強,也是南轅北轍,無法挽回戰略失誤所帶來的損失。

在商業或者各種類型的競爭中,一把好牌給打爛了的事情也經常發生。戰術只是解決怎麼打的問題,戰略才解決打不打、跟誰打、在哪兒打、何時打這些更爲關鍵的問題。

有太多的人專注於那些他們無法取勝的戰鬥,或者無法取得決定性意義的戰鬥,卻疏於取得和利用那些決定性的勝利。因爲他們缺乏戰略,他們無法學會戰略性思考。

我們平時都很忙,經常會陷入事務性的工作中,忙於應對各種各樣的事務。從這些事務性工作中跳出來,培養戰略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對於想主導自己命運和競爭結局的競爭者來說,至關重要。

第二句話:“而且,如果你能夠擁有一個真正偉大的戰略,你甚至可以不戰而勝。”這句話中最核心的詞應該是哪個?

不戰而勝。

這是《孫子兵法》所有理念中核心的核心,也是幫我們讀懂《孫子兵法》的關鍵。

孫子是一位將軍,《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但是孫子強調的是什麼?不戰而勝,不用打就能贏。用孫子自己的話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也是孫子超越了一般的將軍、《孫子兵法》超越了一般的戰爭著作,從而爲後人所追捧的原因。

以今天的思維來看,孫子已經有了成本和收益的意識:不僅僅追求勝利,還要追求完美的勝利。要學會用最小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勝利。《孫子兵法》爲什麼在西方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原因之一就在這裏。

西方主流軍事文化之中,很少有“不戰而勝”的理念。從古希臘、古羅馬,一直到中世紀和近現代,西方的主流軍事文化中,歌頌的是戰爭,崇尚的是勝利、對抗與征服。

但是這種歌頌武力,崇尚勝利,通過戰爭取勝來壓倒對手、征服對手的戰略思維模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達到了頂點之後,也走到了盡頭。第一次世界大戰幾乎毀掉了歐洲文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歐洲時代的結束和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崛起。空前的大戰,以最極端的方式,將西方戰略思維的缺陷暴露無遺。

在這期間,西方人開始反思西方傳統的戰略思維模式的侷限,並發現了以《孫子兵法》爲代表的古老東方戰略智慧的價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核武器出現,人類進入了核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大國之間再想通過戰爭的方式來壓倒和征服對手,已經基本不可能。今天的核武器可以毀掉地球無數次。核戰爭註定會是沒有贏家的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二戰之後西方基於傳統的戰略思維所制定的核戰略,無論是“大規模報復”戰略,還是“確保相互摧毀”戰略,都沒有辦法走出相互毀滅、兩敗俱傷的死局。用西方人自己的話說,西方的戰略思維和以此爲基礎的戰略體系,正面臨着嚴重的“崩潰性危機”。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也發現了孫子思想的價值。在精通孫子理念的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教授三好修的幫助下,美國學者提出了“孫子的核戰略”理論。這一戰略理論的核心就是,今天最好的戰略,不是通過戰爭的手段去取勝,而是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今天的世界,應該用以《孫子兵法》爲代表的東方戰略智慧,來解決西方所遇到的戰略難題。

這給美國指明瞭一條擺脫戰略困境的出路,所以這一思路提出以後,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不戰而勝”由此成爲美國製定對蘇戰略的核心理念。所謂的“冷戰”,就是通過非軍事、非戰爭的手段,來贏得與蘇聯的對抗。美國也因此而成爲冷戰勝利最大的受益者。尼克松還專門寫過一本書,名字就叫《1999,不戰而勝》,直接用了孫子的理念。

第三句話:“這種東方的側重於用戰略智慧來擊垮對手的戰略思想與西方大不相同,後者強調通過行動(比如說發動大的戰役)來取得勝利。”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是哪個呢?

智慧。

孫子強調,不是靠簡單的實力對抗、資源消耗,不是靠硬拼,而是靠智慧取勝。其實,這也是中國人的戰略思維與西方人的戰略思維最大的不同。中國人的戰略思維,如果概括地說,就是四個字:以智克力。通過智慧來戰勝對手的蠻力,讓對手的力量優勢發揮不出來。

西方人強調以什麼“克力”呢?“以力克力”,即強調實力之間的對抗。

這種思維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體現,我們生活在這種文化之中,潛移默化中受這種意識的影響,只不過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而已。比如,我問你:在你心目中,誰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家?你馬上會想到誰?不用想太多,第一感覺就好了。很多人會說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種什麼樣的象徵?智慧的象徵。諸葛亮手無縛雞之力,但是他可以成爲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

同樣,在西方,或者我們再縮小一下範圍,在美軍中,最經典的軍人形象,你馬上會想到誰?很多人會想到巴頓將軍。巴頓將軍是一種什麼樣的象徵?勇武的象徵、征服的象徵、力量的象徵。

諸葛亮也需要實力,所以他也需要關羽、張飛。巴頓將軍也絕非有勇無謀之徒,也有極好的戰略素養。但是我們看得出,中美戰略思維的重心不同,這是非常明顯的。在中國這樣一個競爭環境之中,你得知道中國人的競爭思維和取勝之道究竟是什麼。

如果我們用一個等式來總結的話,那就更簡單了,就是“取勝 =實力 ×戰略”。實力是客觀因素,你和對手之間的實力對比在短期內很難有大的變化。戰略是主觀因素,你可以在戰略思維方面遠遠超出你的對手。戰略是實力的放大器,它可以放大你取勝的概率。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如果劍不如人,劍法就要勝於人。

《孫子兵法》幾乎所有的理念,上兵伐謀、借勢造勢、避實擊虛、出奇制勝、集中兵力、兵者詭道、掌握主動、兵形像水等,都是這樣來的。所以孫子非常喜歡用一個詞——善戰者,也就是用兵高手的意思。這也是我的書名《善戰者說》的由來。

原文作者/宮玉振 整理、編輯/李永博 導語校對/吳興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