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評論員 曹中銘

日前,因變更部分募集資金使用問題,高鴻股份(SZ000851,股價6.36元,市值73.64億元)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高鴻股份對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的原因、募投項目是否存在因資金不足而終止或投資進度受到重大影響的風險等情況進行說明。筆者以爲,隨着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時代的來臨,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

今年1月20日,高鴻股份發佈公告稱,鑑於目前車聯網產業還處於初期,市場規模仍然偏小,產線建設出現不確定性。因此,公司擬將投入產線建設的部分募集資金1.22億元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一家上市公司變更募集資金的投向,這在市場上並不少見,但遭到質疑的同樣也不少。

車聯網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發展較快。爲了從中分一杯羹,各路資本紛紛介入其中,其中就包括上市公司高鴻股份。資料顯示,高鴻股份主營業務包括行業企業、信息服務和IT銷售三大板塊。2021年,三大板塊的營收佔比分別爲30.36%、2.64%、66.79%。其中,行業企業板塊主要提供車聯網、可信雲計算、智能製造等業務。

爲了做大車聯網業務,並使該業務成爲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點,2021年5月份,高鴻股份通過定增募集12.50億元的資金,除了部分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外,其餘的資金擬用於車聯網系列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其中就包括產線建設。

但高鴻股份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向的舉措顯然是值得商榷的。

其一,定增募集的資金,除了產線外,其他募投項目的資金均已投入。在事關車聯網的其他項目均已投入足額資金,且車聯網業務計劃繼續推進的情形下,高鴻股份將部分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本身就值得質疑。

其二,高鴻股份啓動定增,並決定投入車聯網相關項目,肯定是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以及經過可行性論證才作出的。如今輕率地變更募集資金的投向,同樣值得質疑。

其三,從財報上看,高鴻股份並不缺乏流動資金。比如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高鴻股份貨幣資金餘額爲11.37億元,並不差錢。如果將募集資金變更爲流動資金,還存在“閒置”的可能。而且,在變更募資用途後,高鴻股份車聯網業務的推進無形中會受到影響。

高鴻股份的案例,既反映出上市公司隨意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問題,也暴露出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的問題。

事實上,在覈準制背景下,某些上市公司變更募集資金用途,往往並非沒有原因。比如上市公司從相關項目的立項、調研、可行性論證,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然後保薦機構進場、向監管部門報送材料、中間排隊到最終獲批並啓動發行股份,又會耗費較長的時間。而此時,相關項目的市場環境、行業週期,甚至是技術革新都已經發生了變化,再將募集資金投入相關項目已不合時宜。那麼,變更募集資金用途似乎成爲唯一選擇。

但在步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後,這一格局有望出現改變。註冊制以發行人的信息披露爲核心,只要發行人充分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那麼審覈排隊時間有望大大減少。比如,此前一家企業從排隊到獲批,時間長的需要幾年,此時相關項目的前景或許“大勢已去”。而從註冊制試點後的案例看,短的只需幾個月時間,這無疑會讓企業贏得寶貴的時間,既有利於募投項目的推進,也有利於提高募資的使用效率。

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既有利於增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也有利於爲投資者帶來回報。筆者以爲,註冊制時代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既需要詢價機構提高詢價能力,保薦機構提高定價水平,也要禁止上市公司隨意變更募集資金用途。而且,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對於沒有前景的項目,發行人也要堅決“揚棄”,絕不能爲了滿足發行條件拼湊募投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