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對關於建議將不孕不育治療納入免費醫療的提案給予答覆。國家醫保局指出,將逐步把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並鼓勵中醫醫院開設優生優育門診,提供不孕不育診療服務。

“國家醫保局的上述表態可能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有可能會將納入醫保的範圍繼續擴大,從而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提升行業滲透率。”洛克資本合夥人張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政策利好,行業景氣度有望提升

近年來,輔助生殖相關政策頻繁發佈。

2022年2月份,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關於規範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範圍;同月,湖南省醫保局稱,將逐步探索將醫保能承擔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浙江省緊隨其後,當年5月份,浙江省醫保局提出適時將輔助生殖相關技術醫療服務納入生育保險支付範圍。

不僅各地醫保局在行動,當年8月份,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提出,指導地方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輔助生殖價格昂貴,市場需求大,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有利於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提高我國生育醫療保障水平。此外,我國輔助生殖行業市場滲透率不足8%,遠低於歐美30%的水平,納入醫保後,治療費用降低,還會促進輔助生殖市場滲透率的提高。”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2018年輔助生殖滲透率僅7.0%,預計2023年將達到9.2%。根據沙利文預測數據,預期2023年我國不孕率將達到18.2%,不孕夫妻基數超5000萬對。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到2025年,預期中國輔助生殖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854.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在14.5%。此外,其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5月份,我國獲批的輔助生殖機構共有539家,仍存在供給缺口。在輔助生殖牌照發放速度放緩、牌照申請條件越發嚴苛、審批流程漫長等多種因素作用下,未來行業的准入門檻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已擁有牌照的機構將獲得先發優勢。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對於輔助生殖方面的佈局,賽升藥業方面回覆《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只擁有注射用絨促性素、垂體後葉注射液等相關治療性藥品批准文號,目前未在產。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月份,漢商集團發佈《關於對外投資項目進展的公告》,以7533.53萬元收購武漢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武漢同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81.34%股權。上述收購完成後,公司將通過同濟科技集團間接持有武漢華科生殖專科醫院20%的出資份額,合計持有出資份額將升至76%,並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該醫院出資人大會100%的表決權。

漢商集團董事會祕書胡舒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表示,收購華科生殖醫院是漢商集團佈局輔助生殖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公司將持續推進在輔助生殖板塊的技術研發與科技應用,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同時以生殖醫院爲核心,積極統籌推進輔助生殖全產業鏈佈局,形成產業協同效應,提升市場化運營能力和經營效率,使輔助生殖業務成爲漢商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主力亮點板塊。

此前,萬泰生物曾發佈消息指出,公司生產的抗繆勒管激素(AMH)測定試劑盒(熒光免疫層析法)獲准上市。AMH在性腺發育和性別分化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反映卵巢儲備功能,評估女性生育力等功能,輔助生殖技術中對卵巢反應性的預測,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輔助診斷等價值。

明德生物也曾在互動平臺上回複稱,公司暫未直接提供輔助生殖業務,未直接涉足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業務領域。但公司有抗繆勒管激素(AMH)檢測試劑,能夠可靠、快速地評價卵巢儲備功能,主要用於優生優育,也可用於輔助生殖患者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OHSS)的檢測。

鄧之東認爲,面對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國輔助生殖相關企業可着力於輔助生殖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平臺搭建和產能提升,強化科研、生產和服務能力建設,圍繞輔助生殖產業鏈上游器械藥品國產化不足問題,大力推進國產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證券日報之聲”(ID:securitiesdaily),作者:李萬晨曦 許林豔 張安 ,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