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何奎

繼公募、私募、券商資管之後,保險資管也加入“自購陣營”。大家資產近日在其微信公衆號發佈消息稱,該公司於2022年12月28日首次運用自有資金投資了旗下權益類資管產品,當前已取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相較於公募等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市場化機構,公開表示自購旗下產品的保險資管公司較爲少見。Choice數據顯示,去年11月和12月,有超過40家基金公司宣佈自購旗下產品,其間沒有保險資管公司宣佈自購。

雖然保險資管公司宣佈自購併不常見,但自去年11月市場低位開始,保險資金就已逐步加倉權益市場。從銀保監會公佈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11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約24.80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約3.18萬億元,佔比約12.84%,環比提升1個百分點。

興業證券策略研究團隊認爲,險資自2022年11月權益資產(股票+基金)頭寸開始底部回升,在股債性價比較高、經濟復甦預期持續升溫的當下,保險資金近期配置權益資產的意願有望提升。

上海一家大型保險資管公司研究人員認爲,展望後市,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中期趨勢仍取決於今年國內經濟的復甦和市場信心的改善。考慮到估值尚未進入需要賣出的風險區間,當前市場仍處於做多窗口期。美聯儲緊縮預期波動等因素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多表現爲“結構調倉”,而非“系統性降倉”。

險資逢低佈局,主要看好哪些領域投資機會?大家資產研究部總經理助理、股票投資經理石泰華此前表示,2023年的投資需要針對更加細分的市場進行深入挖掘,把握時代與行業的趨勢,去發掘“時代徽章型企業”。

在石泰華看來,“大安全領域”仍然用高標準篩選具備“產品力和市場力”的“小華爲型”優秀科技公司,針對這些公司,將會嘗試用更加多元的估值方式進行前瞻性投資。

生命資產相關負責人認爲,2023年股市會有結構性、階段性行情。很多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半導體、新材料、軍工等,未來幾年依然有很大發展空間,部分優質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依然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