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雲轉型,用友踩了個大坑。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 編輯丨伊頁

北用友,南金蝶。國內ERP江湖裏最重要的兩個角色,如今立身於雲計算大時代,雲轉型成了雙方共同的選擇。

從企業生命週期理論來講,雲轉型的關鍵階段對用友、金蝶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堪比“蛻變期”。但想要通過“企業的經濟形體、實物形體和產品(勞務)發生革命性的、脫胎換骨的變化”獲得新生,又不可不謂遺大投艱。

近日,ERP北派巨擘用友網絡發佈了2022年業績預告,一石激起千層浪。資料顯示,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2億元-2.2億元,同比下降68.9%到71.7%。

對此,官方將其解釋爲三方面因素:疫情對營業收入增速的影響、戰略投入與業務結構優化對成本費用的影響、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其中,疫情是主要影響因素。

正常情況下,軟件行業具有較強的季節性表現,企業第四季度確認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佔全年的比重較高,用友歷年Q4佔比都在40%以上。由於Q4國內多地疫情管控等措施,對用友2022年第四季度乃至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產生較大影響。

然而,即便有着諸多客觀因素,用友此次利潤驟減,還是將其在雲轉型中的最大“陷阱”暴露出來。

歷史轉折中的用友

商界中有着這麼一條規律,凡是“活得久”的企業,必然會有一個靈魂人物。對於用友來說,這個人毫無疑問是王文京。

王文京1964年出生於江西上饒,他的父親是一位煤礦工人,母親則是一位耕耘農田的村婦。和所有同時代出生的富豪一樣,他的經歷極具傳奇色彩。

1988年12月6日,只有24歲的王文京與同事蘇啓強,合夥在中關村海淀南路一個居委會9平方米的房間裏,創辦了用友公司。

王文京

而在此之前,王文京是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紅人”。國管局時期,王文京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起草了中央國家機關行政會計制度,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 20 世紀 90 年代;二是負責實施了中央國家機關行政會計電算化工作。

顯然,倘若這樣發展下去,王文京在機關內絕對前途無量。但他卻一意孤行辭職創業,直接原因有兩個:一是,王文京感覺到財務軟件很有前景。“財務軟件當時的應用情況是各單位自己做,自己用,遍地開花,低水平重複。各單位對財務軟件有普遍的需求。”二是,1988 年北京試驗區成立,鼓勵專業人員到中關村創辦科技企業。

從這個角度來看,用友的誕生離不開當時的大環境。在“政企分開”和“兩權分離”的前提下,國企改革迎來高潮,商業財務軟件的市場需求激增,財務軟件應時而出。

此後,隨着財務軟件市場進入成長期,大量同類型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中的佼佼者,譬如徐少春在深圳創辦的金蝶軟件脫穎而出,以至於後來傳出“北用友,南金蝶”的說法。

正當雙方如火如荼地競爭時,危機不期而遇。

自1996年開始,國外管理軟件廠商的ERP,隨着外資企業進入到國內。企業很快發現ERP能做到財務業務一體化、很好地整合生產與供應的相關資源,對規範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比單純的財務軟件功能強大得多。ERP很快成爲企業選型的目標。

國內財務軟件廠商在這一時期,被迫向ERP軟件廠商轉型,以抵抗侵佔。1997年,用友研發出ERP軟件U8,並於1998年研發出高端管理軟件NC系列產品,定位集團大型企業,而金蝶則在1999年研發出ERP軟件金蝶K3,主要被應用於中小企業。

正是這場改革,才讓用友和金蝶打開更大的局面。自2002年開始,用友在ERP市場奪得國內第一,並維持至今。

其中過程,可謂風波不斷。最典型的一幕是,在2003年CCID(賽迪顧問股份公司)的評測數據中,用友ERP軟件銷售額與訂單量首次超過SAP獲得中國市場第一。

當用友爲此慶祝時,隨即引發另一ERP廠商SAP的質疑。SAP引用CCID評測2002年的數據對其進行反駁,CCID2002年評測數據與用友稍後出來的財報並不一致。SAP據此類推,CCID2003的數據不足爲信:其中的“水分”顯而易見。

彼時業界有人認爲,用友ERP之所以如此飛速地增長,是因爲用友將其傳統的強項業務,即財務軟件銷售額裝入了ERP軟件。SAP表示,其財務軟件逐年下降就是一個明證。

無論歷史的真相如何,在王文京的操盤下,用友從1.0時期的財務軟件成功向2.0時期的ERP轉型。可遺憾的是,在接下來用友從ERP向企業雲服務的轉型過程中,卻沒能那麼順利。

成也雲,困也雲

自2011年開始,雲計算市場爆發式增長,在技術革新的浪潮下,傳統的ERP也必須向“雲ERP”進化。擺在用友們面前的,是必須面對的第二次轉型。

2011年,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蝶,率先提出“雲管理”戰略,開始佈局轉型,次年推出金蝶K/3 Cloud;用友轉型稍緩,在2016年才推出其3.0戰略,以軟件產品形態轉型爲“軟件即服務”的SaaS形式。

緊接着的第二年,用友推出U8 Cloud,此後陸續推出T+Cloud、NC Cloud和Yonsuite等一系列雲產品。正式轉型的這一年,用友的雲服務佔營收比爲6.4%,直到2020年,用友雲服務收入在全年營收中佔比達到了40.1%。

彼時,由於疫情的影響,被市場看好的行業包括在線教育、協同辦公、視頻會議,都屬於SaaS。隨之帶來的是,一級市場SaaS企業融資消息不斷,二級市場SaaS概念股也一度持續火爆。

用友也在這波熱潮中受益。截至2020年上半年,用友的總市值已高達1432.69億元。短短半年,翻了逾2倍之多。

或許是嗅到了風口的味道,已經退居幕後的王文京,選擇再次出山。

2021年初,用友發佈公告稱,原CEO陳強兵轉任重要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事長王文京將兼任CEO。此前在2019年1月2日,陳強兵自出任用友總裁,王文京退居幕後。

對於這次管理層變更,有消息稱,或因業績不好引起。從業績方面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用友的表現確實不太如意。

而在官方口徑下,用友提到此次人事調整,是爲搶抓企業與公共組織雲服務業務發展的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用友3.0-II戰略進程。客觀來說,作爲企業靈魂人物的董事長王文京兼任CEO,確實有利於公司進一步集中資源聚焦雲戰略轉型中的具體事項。

譬如用友一直着眼的定增一事。此前在2020年6月30日,用友發佈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募資總額不超64.3億元,用於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建設項目等。

不過,因首次披露預案中擬募集資金總額未將“財務性投資金額扣除”、證監會下發“告知函”、定增聘請的律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事宜,導致定增一事一波三折。

直到2022年1月26日,用友發佈公告,公司非公開發行1.66億股,發行價格爲31.95元/股,募集資金淨額爲52.58億元,限售期6個月。

但尷尬的一幕出現了,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

雖然SaaS概念股公司的市值,在疫情期間大幅上升,但在2021年末達到頂峯後,陸續開始經歷不斷震盪、下跌。對於用友來說,其市值也受到影響,且由於陷入虧損局面,雙重打擊導致股價一落千丈。

果不其然,2022年7月27日該筆定增股份解禁時,當日用友收盤價(爲21.36元/股)。以定增價格至解禁日收盤價計算,該筆定增浮虧32.78%,投資機構浮虧總額約17億元。

其中,私募大佬葛衛東,屬實受了無妄之災。作爲用友網絡的堅定持有者。自2017年三季度建倉後,曾伴隨用友網絡股價波動一路加倉。

而此次定增中,葛衛東獲配2億元,獲配股數625.978萬股。隨後,用友股價一路下行,6個月解禁期過後,葛衛東浮虧三成。現階段,隨着公司股價的下跌,葛衛東從去年開始大筆減持,並在三季度悄然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有投資者甚至認爲葛衛東已接近清倉用友網絡。

雲轉型的最大“陷阱”

細究用友近些年的財報,可以發現,其財務數據正呈現既不增收又不增利的窘境。

從營收規模上看,用友已經連續三年停滯在80億元附近。數據顯示,2019-2021年,用友分別錄得85.10億元、85.25億元和89.32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0.46%、0.18%、4.73%,較2016-2018年明顯放緩。

表現在利潤層面,2019-2021年用友實現淨利潤11.83億元、9.89億元和7.08億元,呈顯著下滑態勢。2020年和2021年的下滑幅度分別爲16.43%和28.18%,更是在加快。

而這一切,都是在雲轉型導致的營收結構轉變過程中發生的。

根據用友對外披露的2021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3億元,其中雲服務業務收入達53.2億元,同比增長55.5%,佔雲服務與軟件業務收入的61.6%,已成爲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由於在雲轉型過程中,用友客戶主要集中在大客戶領域,而大企業的定製化要求更高,開發成果很難複用,導致開發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響了公司成本控制,這可以說是利潤驟減的元兇。

此次2022年業績預告,更是將這個問題暴露出來。

《招銀國際證券》在本次用友業績預告的點評中提到,大型企業的定製增加了利潤壓力。用友的雲遷移路徑很難採用大型企業戰略(佔收入的68%),因爲這些客戶(主要是國有企業)不太願意採用標準化的雲模型。對定製的需求將導致額外的IT服務工作。

作爲佐證,即用友即使在2022財年也增加了4000名員工(同比增加20%),超過25000人,但自公司於2019年推出以云爲中心的戰略以來,每位員工產生的收入/營業利潤一直在下降;研發資本化率從約20%上升到35%。

用友似乎“迷失”在這一過程中。

年初,用友進行了一次組織升級:在原有大型企業客戶業務的組織基礎上,組建離散製造、消費品、流程製造等23個行業客戶與解決方案事業部。加上此前已建立的金融、汽車與菸草行業子公司,用友對大型企業客戶的數智化解決方案與服務,升級爲“以行業爲主,行業+地區”的運行模式。

據相關人士透露,爲了彌補人才短板,用友還針對同業廠商人員進行了高薪挖角。業內人士表示,用友此次組織架構的重大調整,重心仍是在面向大客戶的銷售層面,此舉或將帶來短期內成本增加、市場份額流失等次生問題。

日前“2022中國SaaS大會上”,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洪婧也表示,銷售無序擴張是中國SaaS企業發展的陷阱之一,“高歌猛進式地招聘銷售,過了三個月後才發現大部分人無法成單、隨後又被迫裁員,團隊在究竟是銷售打法不對、還是產品不行、還是客戶選的不對等靈魂拷問中反覆撕裂。”

實際上,對於人員、架構調整一事,用友早在一份2022半年報交流調研紀要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增加較多的是高級的諮詢顧問、銷售人才等,還包括生態銷售人員等,來進一步推動產品的商業化落地,下半年會根據實際需要,在銷售能力提升進一步優化,包括結構、人員的動態調整;用友在這份調研紀要中也變相承認了新招聘的實施人員、高端人員主要服務大型客戶。

這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那個To B行業的經典段子——中國的SaaS不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而是service as a software(服務即軟件)。

一言以蔽之,用友以大客戶爲主體的客戶形態,帶來的定製化服務需求,正在讓其陷入雲轉型中的最大“陷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