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7日消息(記者王晶)“班上有一個學生給我寫信,他是在作業的背面寫的,一開始我光看到作業,沒有看到信。後來隔了很久,我看到那封信時,我第一時間趕緊跟他去聯繫。”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任敏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她覺得,這就是一個“求助”信號。

近日,胡鑫宇案暴露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受到關注。在任敏看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亟待關注,而在現實中,很多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孩子並沒有得到合適的診斷和治療。”

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要配備心理教研員。多位受訪的一線心理諮詢師呼籲,“希望儘快配齊配強高中心理教師崗位”。此外,未成年人心理疏導也包括幫助父母調整養育方式。

陪伴,不是物理空間上的在一起

在做心理諮詢時,任敏還曾聽過這樣一件事,她認爲這對教育工作者具有很大啓發性。“那段時間一個學生精神狀態不好,午睡時被老師叫到走廊外,以爲要被批評,但那個老師只是關切地問發生了什麼事。”任敏回憶,這位學生很感動。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仍記得那個場景,特別溫暖。

“青少年在青春期前後,會經歷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和轉折,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名譽理事長宗春山告訴記者。

從醫學角度講,有專家分析,在向成人過渡期間,孩子們的情感中樞率先發展,到十五六歲時已與成人無異,能夠感受到強烈而充沛的情緒,而此時人體中負責情緒和行爲管理的大腦前額葉尚未完成發育。此外,由於大腦發展不平衡,再加上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無法改變的生理原因,導致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呈現不穩定的狀況。

山東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智庫專家、共青團山東省委特聘心理督導專家泰祺談到,很多孩子在上學期間就會開始發展自己的戀情,但這個年齡段本身就要面臨許多成長中的壓力,如果情感方面出現波動,比如分手、爭吵等,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難以承受或者消化的破壞性事件。

要加強陪伴的質量,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宗春山說,這種陪伴不是物理空間上的在一起,而是要耐心傾聽孩子、與孩子交流。“不是孩子說一句,家長評價一句‘沒什麼’,這就是‘看不見’孩子心裏的痛苦。”宗春

不過,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十分複雜。中國教科院體制所副所長張家勇認爲,從家庭角度看,不要讓孩子肩負無法承受之重,學習成績好壞並不能決定一生的幸福或成敗;從社會角度看,應營造更加積極健康的價值觀,開闢人才成長的多元通道,崇尚“行行出狀元”的社會風尚。

未成年人心理疏導 也包括幫父母調整養育方式

在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泰祺認爲,在孩子心理健康發展過程中,家庭的影響因素可以接近70%。

不過,多位家長向記者表示,他們對這些常發生的問題都不夠重視,甚至不知道它們可能是由心理障礙導致,“很多時候有些孩子,他就是因爲一個眼神兒一句話,然後就受了傷害。”任敏說。

2021年,我國首個全國性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到16歲在校學生中,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總患病率爲17.5%。

而“厭學”就是孩子的一個情緒信號,“不像很多家長所認爲的,是故意不想學。”泰祺觀察到。

他就在工作中見過很多孩子,他們學習時會出現腹痛、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但身體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到了心理諮詢門診後,有的家長會很生氣,批評孩子“你就想偷懶”。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發育非常快,宗春山認爲,這一方面會促進他執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其容易衝動。對此,家長應該學會給孩子製造一些釋放的機會,比如一些刺激性的體育運動、包容他與父母的合理吵架、允許他做自己喜歡的事等等。

因此,在實踐中,未成年人心理疏導不僅要幫助孩子疏導,心理諮詢師還需要幫父母調整養育方式。“我們都有這個經驗,初中、高中如果哪一科的老師看不慣,就不愛學他那一科。”任敏說,厭學的症狀有很多,最重要是跟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因此,宗春山也建議,父母要學會與孩子共情,“脫了自己的鞋去穿他的鞋”,要給孩子釋放的出口去證明自己,而不是隻有學習,否則“一旦學習出現問題,孩子就無路可走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宗春山認爲,我們更應該提醒學習好的孩子,他們沒有失敗過,因此反而更脆弱,一旦出現問題就要“亮黃燈”了。

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缺乏 忽略情感給予

可能導致青少年自殺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宗春山稱,還包括缺少足夠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很多學校、老師、家長都把重心放在學習成績上,但卻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養,“使孩子成爲學習的工具”,宗春山說。

宗春山認爲,中國很多父母還是物質型父母,不是精神型父母。他們更關注物質上對孩子的照顧,卻忽略了情感上的給予,不會表達對孩子的關愛。

“有個孩子每個月給主播打2000元,問他爲什麼這麼做,他說因爲主播天天說我愛你。那父母爲什麼不能對孩子說我愛你?”宗春山認爲,當今孩子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但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還停留在讓孩子“喫飽穿暖”的物質層面上。

泰祺也有類似的觀察,在意識的層面,需要關注孩子日常的言辭、話語,有沒有表達過“我不想活了”“活着很累”“死了算了”等直接的語言信息,或者做一些離世後的計劃、繪製死亡相關的圖畫等,這些都需引起關注和重視。

關於青少年如何預防抑鬱其實是一個社會性問題。泰祺覺得,不是單純靠青少年自己的意志力,更多的是需要我們給孩子提供一個積極健康的環境,青春期的危機出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需要讓孩子瞭解這個階段應該如何去關注自己,學習對自己有更多的瞭解。

例如,可以通過積極運動來緩解一部分負面情緒體驗,運動對情緒的消耗是非常有幫助的。還要教給孩子學會求助,當遇到壓力時,除了可以向父母求助,還可以求助專業人士,比如學校的心理老師、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等都是有效的。

心理教師要有專業能力 不單是科班畢業

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專家普遍認爲,從早期就要開始防微杜漸,早期預防遠比後期干預更有效。

泰祺在工作中就經常收到來自教體局、教科院的邀請爲教師系統進行專業培訓。在他看來,單純配齊高中心理教師是遠遠不夠的,大家會發現高中的孩子心理問題似乎更明顯,但其實在幼兒園、小學、中學階段這些問題可能都在慢慢積累,只是到了高中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強,問題暴露得更明顯了。

不只是高中,泰祺認爲,一定要從小學就開始,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的心理老師。而且,這個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而不單單是科班畢業。

如今,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2021年,教育部對政協委員《關於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鬱症防治措施的提案》進行了答覆,其中明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要配備心理教研員。

任敏補充強調,還要建立一種督導制度,審查心理教師是否合格。還要思考去建立配套制度,比如,一個孩子一學期需要幾次免費心理諮詢,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來源:央廣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