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毫不意外,*ST凱樂成爲今年首隻退市股。曾幾何時,雖然早已被認爲是風險股,但依然有人會覺得*ST凱樂還有殼資源的價值。隨着全面註冊制的到來,殼資源已成雞肋,它們將是貶值最快的品種,這種貶值甚至沒有安全下限,畢竟越來越多的垃圾股最終會淪落到和*ST凱樂一樣退市的地步。

在註冊制之前,殼資源作爲一種特殊的存在,曾幾何時也是A股暴富神話的集中營,甚至還有着獨特的市場定位。這些殼股可能業績差,還一堆利空纏身,跟價值投資沾不上任何的關係,但卻有着一幫忠實的投機客粉絲。這些投機客信奉的理念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當時的殼資源確實時常上演烏鴉變鳳凰的財富神話。有些名不見經傳的殼資源,突然來個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後攜帶借殼上市的重磅利好歸來,復牌之後,股價可能迎來史詩級的狂飆,讓持股股民的市值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幾倍甚至十幾倍,這樣的財富效應曾吸引了不少的股民。甚至有一些資金體量還算可以的散戶,依靠押注殼股在資本市場一戰成名,成爲散戶追捧的牛散。

對於殼股的大股東而言,被借殼更是好事一樁,這是他們在離開資本市場後獲得的最後一筆大額收益,俗稱賣殼費。通過溢價轉讓老股等方式,殼股的原大股東能得到一筆價值不菲的殼費。曾經,殼費的主流報價在5億元左右,特殊行業或者高一點的則達到10億元級別,即便如此高價,殼資源還是被瘋搶的“香餑餑”。

但註冊制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借殼上市行業裏的供需關係,殼資源已逐步淪爲雞肋。

曾經養殼、買殼、賣殼、炒殼,殼資源全產業鏈火爆,一殼難求讓殼資源有了繼續“擺爛”的底氣,歸根到底是有些公司通過排隊上市確實效率太低。現如今,上市條件更具包容性,上市效率更高效,真正想上市的好公司,直接排隊可謂又快又好,誰還會費時費力地去想着借殼上市。

相比企業排隊上市,借殼上市有着更大的不確定性。畢竟真正乾乾淨淨的殼資源股少之又少,如果在借殼期間殼股出現被立案調查等重大利空,將直接導致借殼上市的失敗。更何況,完全可以免費自主排隊上市,誰還會再額外支付一大筆買殼費呢?

在供給端,殼股目前的日子也不好過。殼資源爲了賣個好價錢,需要等待時機,這其中就涉及養殼的問題。但註冊制之後,隨着監管層對於各類規則制度的不斷完善,養殼越來越難,殼股想留在A股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此前那些能夠幫助殼資源勉強保住上市地位的各類財務技巧,現在已經統統玩不轉,久而久之,退市通道會越來越暢通,這對於本就遊走在灰色邊緣的殼資源們,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