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假期,冰雪遊成爲各地旅遊亮點。河北崇禮、吉林、新疆等地的雪場火熱迎客,來自江浙滬和廣州的雪友湧向吉林,北京的滑雪愛好者依然鍾情崇禮的滑雪場,而對於假期充裕的雪友來說,去新疆滑一場“粉雪”的願望得以實現。

從各地的統計數據來看,這個雪季雖然尚未結束,但雪場早已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對於冰雪行業從業者來說,這份“成績單”意味着新的憧憬和期待。

本月發佈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後遺產報告》披露,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2015年爲2700億元,2020年增長至6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10000億元。

“說走就走”的滑雪之旅

隨着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啓了“說走就走”的滑雪之旅。

春節期間,北京姑娘阿布約上好友去了吉林,雖然是新手,但熱愛不減,“我們年前就到吉林了,主要在松花湖滑雪場和北大湖滑雪場玩,除了大年三十沒滑雪,松花湖和北大湖各滑了三天。”據阿布觀察,到松花湖和北大湖滑雪的雪友中,除了北京遊客,更多的是來自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的滑雪愛好者,尤其是春節長假前的兩三天,遊客量不小,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遊客量小幅下降,正月初二開始明顯增加。

北京小夥兒小武已有20多年滑雪史。“今年這個雪季,我基本上隔一個週末就去崇禮滑一次。崇禮的滑雪場很多,去哪個雪場滑,大家商量下就出發了。”小武說,下個週末,他和朋友們還要去崇禮滑雪,“現在離返京都很方便,只要大家約好,說走就走。”

在剛過去的週末,侯先生一家和朋友一行9人也去了崇禮滑雪,春節期間,侯先生還和親朋好友去吉林滑雪過年。“北京冬奧會以後,感覺身邊滑雪的人突然多了起來,尤其是玩單板滑雪的更多,可能是受了冬奧會上蘇翊鳴、谷愛凌的影響。”侯先生一直滑雙板,爲了和滑單板的朋友玩到一起,他在吉林滑雪時特意學了單板。“我在網上看了很多教學視頻,在雪場摸索了3天,基本掌握單板的技巧了。”

新疆“粉雪”受熱捧 部分酒店客房售罄

今年雪季,新疆滑雪場受到雪友追捧。侯先生和小武均告訴記者,受氣象條件影響,新疆的雪場大部分都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粉雪”,也就是自然雪,這正是滑雪愛好者最嚮往的雪質。“在‘粉雪’上滑雪,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很容易上癮。”侯先生說。

北京市民宋先生前幾天到新疆阿勒泰滑雪,每天從高高的山坡上疾馳而下,讓他直呼過癮。記者從宋先生拍攝的視頻中看到,雪場的人看上去似乎不多,但宋先生表示:“不是人少,而是雪場太大了,放個幾千人在裏面,根本找不到人。有些酒店的觀景房早就訂滿了。”記者從旅遊平臺上查詢發現,以2月12日入住爲例,部分酒店客房已售罄,高星級酒店的客房售價近2000元/間夜。

據媒體報道,從春節開始,新疆各大雪場迎來遊客潮,1月21日至27日,全疆5S級滑雪場接待遊客12.18萬人次,同比增長4.94%。1月21日至2月5日,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進場人數119552人次。1月25日,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禾木(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單日滑雪遊客數量創歷史新高,當日共接待觀光滑雪遊客1.54萬人次。

與新疆相比,距離更近的河北崇禮、吉林是北京雪友最熱衷的京外滑雪目的地。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元旦到1月25日,京張高鐵北京到崇禮方向列車上座率超九成,共發送旅客34000人次。其中農曆正月初二、初三兩天客運量達4200人次。兔年春節,共有15.69萬人次遊客在崇禮滑雪過年。在吉林省,吉林市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春節假期接待總人數達4.46萬,同比增長13%,北大湖滑雪場每天客流量達8000人左右,雪場周邊民宿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幅超16倍。

從業者迎近年來最忙冬季

滑雪熱的到來也帶動了滑雪教練、雪場負責人的幹勁兒,這個滑雪季是他們近年來最忙的一個冬天。

這幾天,吉林滑雪教練小土依然忙碌——早上9點開始上課,下午三四點下課,小土整天“泡”在雪場裏。小土是福建人,因爲熱愛滑雪,隻身從南方闖蕩到北方,當滑雪教練不僅能讓他盡享冰雪樂趣,還能賺到不錯的收入。

“松花湖滑雪場95%都是外地遊客,其中最多的來自江浙滬和廣州。南方的小孩子沒怎麼見過雪,到了雪場特別激動。”這個春節小土就沒歇着,學員一個接一個,“滑單板的很多,有的學員連着滑了三個白天,晚上還想接着滑,熱情特別高。看到大家逐漸滑得有模有樣,我心裏特高興。”

小土雖然身在吉林,但是他的部分裝備還放在崇禮滑雪場。與很多滑雪教練一樣,雪場既是小土的“家”,更是他盡情馳騁的賽道。“這個雪季結束後,我會去成都訓練,希望自己有更大的進步。”

崇禮太舞集團市場中心經理任曉強在忙碌之餘,還和同事們開始準備雪場的夏季運營,“冬天滑雪,夏天打造休閒旅遊目的地,我們將推出很多夏季運動,讓大家來這裏避暑、聚會。”

聚焦

後冬奧時代冰雪產業如何發展?

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推動了冰雪運動在中國的廣泛普及,也推動了中國冰雪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國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大衆健身休閒爲主,裝備製造、冰雪旅遊、競賽表演、運動培訓、場館服務和冰雪會展等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本月發佈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後遺產報告》披露,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6000億元。冬奧會後,中國將持續推動冰雪產業升級發展,優化產業佈局,完善產業發展體系,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推動冰雪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預計到2025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

我國冰雪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今後如何更上一層樓?

冰雪裝備原創“升級” 發展步入快車道

以冬奧籌辦爲契機,中國冰雪運動裝備製造業跨越一道道技術難關,產品從無到有,品牌從有到優,市場規模與投資力度不斷擴大,產業園區蓬勃興起,自主研發能力逐步增強,冰雪裝備市場消費大幅增長,裝備製造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截至2020年,全國各地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園區及小鎮接近20個,2022年,中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預計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20%以上。

在冬奧會的帶動下,我國加快建設了一批冰雪裝備製造產業基地。河北省廊坊市佈局工業園區建設,重點培育引進冰雪裝備製造產業落地,形成冰雪全產業鏈條。吉林市冰雪裝備產業園重點引進一批索道纜車、造雪機等重型設備生產企業和碳纖維滑雪板、滑雪服等輕裝備生產企業,計劃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10萬餘平方米。

近年來,以“科技冬奧”爲引領,以技術創新促產業升級,冰雪裝備不斷加強原創性技術和核心技術創新,本土冰雪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提升,面向國內外市場,打造冰雪產品高端品牌,又提升了國產化率和市場佔有率。

冰雪旅遊由北及南 打造服務綜合體

北京冬奧會也帶動冰雪旅遊業快速增長,冰雪旅遊成爲全民新時尚。2020至2021雪季,全國冰雪旅遊人數達2.3億人次,旅遊收入達到3900億元。

依託冬奧冰雪場館資源,推動北京延慶和張家口崇禮打造成爲世界知名的滑雪旅遊度假勝地,促進國家級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同時,支持各地建設一批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冰雪景觀獨特、產品服務優質、冰雪風情濃郁的冰雪主題省級旅遊度假區,推出一批兼具民俗風情和冰雪文化特色的冰雪旅遊主題精品線路。

不僅在北方,近年來,我國南方各地也加入了“冰雪消費”大軍。

“從國家層面,冰雪運動的基礎設施取得了很大進步。從我看到的情況,我國南方很多室內滑雪場都是爆滿,消費熱情都被激發出來了。在北方,新建的雪場、冰場,面積也越來越大。還有交通基礎設施,華北地區通往冰雪旅遊目的地越來越方便,人也越來越多。”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高雲超說。

與此同時,冰雪旅遊也正朝着“冰雪旅遊+文化”“冰雪旅遊+教育”“冰雪旅遊+科技”等方面融合發展。

各地挖掘利用冬奧和當地傳統冰雪文化資源,豐富冰雪旅遊文化元素和節慶冰雪活動,打造冰雪文化旅遊季。依託冬奧場館和冰雪資源,推廣普及青少年冰雪運動,推動冰雪研學旅遊和冬令營發展。北京和河北等地應用“科技冬奧”成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及5G、北斗系統、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旅遊領域的應用普及,推動智慧旅遊發展。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後遺產報告》介紹,在擴大冰雪旅遊消費潛力方面,面向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我國培育塑造冰雪旅遊品牌,引導人民羣衆積極參與冰雪旅遊活動。培養市場主體,優化消費環境,鼓勵和引導各地結合本地市場需求,推動冰雪設施與文化、商業、娛樂等綜合開發,打造冰雪旅遊服務綜合體。

藉助冰雪賽事讓體育文化貫穿全年

北京冬奧會極大地帶動了冰雪賽事的蓬勃發展,各類冰雪賽事表演活動數量穩步增長,推動了冬季運動項目普及,服務羣衆性賽事活動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後遺產報告》披露,自2015年以來,速度滑冰、冰球、冰壺、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等國際高級別冰雪賽事紛紛落戶中國,全國各地單板滑雪、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具有較強觀賞性的精品冰雪賽事數量持續增加。各類青少年冰雪賽事方興未艾,推動了各類國內、國際專業冰雪體育賽事升級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冬奧會後,我國將引進更多國際精品冰雪賽事,積極申辦舉辦世界盃、世錦賽、洲際盃、冠軍盃、大獎賽等國際高級別冬季運動賽事,引進國際健身休閒賽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城市積極申辦洲際、青少年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此外,在冬奧會結束後,我國還大力培育國內冰雪賽事表演市場。“全國冬季運動會”等綜合性冰雪賽事,創新形式、豐富內容,還設置羣衆性比賽項目和競賽活動,滿足羣衆參賽和體驗需求。同時,在非雪季組織開展輪滑、滑草等與冰雪技能相關的賽事活動。推動專業冰雪體育賽事升級發展,吸引全球冰雪運動愛好者,促進冬季項目職業化發展,開展冰球等職業聯賽。支持社會力量打造花樣滑冰、冰球、冰壺、單板滑雪和短道速滑等觀賞性強的精品冰雪賽事,引導培育冰雪運動商業表演項目,不斷拓展國內冰雪賽事表演市場。

“冬奧會後,我們將着眼雙奧城市的特色,讓雙奧遺產惠及更多市民。我們將舉辦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後續還會藉助各種各樣的平臺,讓體育文化能貫穿全年。”高雲超告訴記者。

A10-A11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吳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