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杉杉控股發佈訃告,創始人鄭永剛因突發心臟疾病去世。

享年65歲。

看到這個消息我想起前不久,還刷到了杉杉西服的直播間。

它的老闆,忽然就離開了。

去世前,鄭永剛曾經上過一次熱搜。

那是2021年2月,杉杉股份宣佈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核心部件,前景輝煌。

對鄭永剛來說,更是一場必須拿下的選擇。

杉杉股份自1999年開始佈局鋰電材料全產業鏈。

從研究負極材料開始,歷經14年,投入資金過億,才轉型成了鋰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

此時若少了一張偏光片,便不能成爲產業。

這是鄭永剛給自己的“最後一戰”。

“這是我最後一戰,我一定要做到很自豪,要有話語權和行業標準制定權。”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代表民族的一戰。

當時所有人都以爲,最後一戰是光榮又輝煌。

只要鄭永剛坐在那裏,就是踏實,就永遠能夠給出答案。

如今看來,這最後一戰的說法,似乎已經是在講一些太過遙遠的預言。

而實際上,按照約定,2023年,杉杉股份才能將LG化學偏光片業務剩餘股份全部收購。

即便經歷了最後一戰,也不代表着就能笑傲江湖。

尤其是過去疫情反覆和新材料行業的多變,他和“杉杉帝國”還沒有到最後人生歸宿的時候。

今年1月12日,鄭永剛開集體會議還說,“我們已經走了將近24年的轉型之路,未來還要繼續投入。”

從鄭永剛1958年出生算起,這種要一直往前走的人生之旅就開始了。

普通農民家庭,他排老二,上面有個大哥,下有三個妹妹。

窮孩子想成事,在當時就是當兵,最好是在部隊開車。

“手把方向盤,給個鄉長都不換”。

復員以後鄭永剛被分配到了鄞縣棉紡廠,做了三年廠長,年年是“扭虧能手”、“改革能人”。

而後上級大手一揮,把他這個能人派去了甬港服裝廠當廠長。

但甬港服裝廠的慘淡狀況要勝過棉紡廠百倍。

他形容說,“男工人在打撲克,女工人在織毛衣,大家都沒活兒幹”。

其實員工不懶,廠裏有德國生產線,但加班加點生產的西服賣不出。

工人也自己去找過銷路,那時候,寧波一條街都被掛上了甬港的杉杉西服。

但銷量還是上不去。

鄭永剛分析後認爲,西服要想佔領市場,必須要時尚,而只有時尚的地方纔最懂時尚。

上海就是那個地方。

對於小品牌來說,去上海發展,簡直是自尋死路。

但鄭永剛就是去了,還借來三萬元在電視上打了廣告。

“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

這句廣告語徹底帶火了杉杉西服。

後來他說,“中國第一個提出品牌戰略的人,就是我。”

1999年,鄭永剛索性把杉杉集團遷到了上海。

在這裏他又定下了集團的新業務,新能源與大健康。

他說,“我也不是科學家,不懂技術,但我能嗅到,這是將來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時間證明了鄭永剛的眼光,當蘋果橫空出世的時候,杉杉科技的材料成了主要的供應商。

2007年,在杉杉高歌猛進時,鄭永剛曾辭去了董事長的職位。

那段時候他主要做金融投資,君康人壽、中融人壽、太平洋保險等等都有他的身影。

算是功成身退的打算,2015年他接受採訪時說:“我希望,我從服裝進來,從金融出去,成爲一個金融家。”

可惜2020年,杉杉股份業績出現了下降。

於是,時隔13年,鄭永剛選擇再度歸來成爲杉杉股份董事長。

這一次他決定進軍偏光鏡領域,剝離虧損業務。

他曾坦言,這次出征不是主動去做的,是被動去幹的。

“和我同一時代的部分企業家被淘汰了,我希望杉杉股份煥發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在收購LG偏光片業務後,鄭永剛放話:一企兩制,一個高管都不能辭職。

這不是鄭永剛專屬語言,也是許多來自民間白手創業的中國老闆的縮影。

總是充滿自信,又愛說一些“專橫霸氣”之語。

他認爲,這就是企業家的性格,或者叫“魅力”。

老闆的魅力,向來是商場上最好看的敘事,就跟桃園三結義一樣。

鄭永剛給技術型員工買房分紅,幫家屬找工作,連小孩上學也親自過問。

拋開商業手段,這其實也是鄭永剛用歲月和真情建造的真實人生。

在時代、行業、災難、動盪的摔打中努力生活。

與陪伴路上的每一位夥伴生長出結實的關係。

“他們不會被別人挖走的,都是億萬身價了,都是公司的股東了”。

只是,見過風景,嘗過百味,有了家庭、孩子。

如今命運似乎有意將市值500億的商業帝國,完整地饋贈在他們身上。

然而,在這個熱鬧非凡的房間裏,人來人往,卻不見了鄭永剛。

想起他本人曾說,做企業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己註定是要看着一個又一個產品興起、昌盛和落寞的。

可能這就是他的事業,“希望當自己的生命週期結束後,杉杉企業還能活着。”

也是他的宿命,“老天對他何其眷顧,成爲永恆,老天對他何其不公,英年早逝。”

相比企業的輝煌,他的生活沒來得及有一個細緻的結局。

“一個時代裹挾你我遠去,再無人聽的喧囂終歸寂寥。”

其實曾經意氣風發的老闆們,很多都突然地離去了。

2021年5月20日下午,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因病去世,享年50歲。

今年,金龍羽董事長突發疾病去世,年僅40歲。

山西前首富煤老闆邢利斌肝癌加疫情去世,享年55歲。

成功的前景後,都是來自生活無常的錯落感。

明天和意外,誰會先來?

“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說多少次你好,才能相應地面對多少次再見。”

生活就是不斷送別的過程。

但猝不及防的表達,也不一定要上升到圓滿或中道崩殂的遺憾。

人生無常,或許經歷了無常也算是一種平常。

唉,好好珍惜吧,也願一路走好。

離別悠悠,前路依舊。

-完-

圖片及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