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絕對遇到過這麼一種人:他們敏感多疑、心胸狹隘,看不到別人的一點兒進步,否則會怒火中燒;自以爲是、自命不凡,認爲自己非常了不起,結果卻一無是處……概括來說,這種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偏執,狀況嚴重的可能會發展成爲偏執狂。

所謂偏執狂人格障礙也叫做妄想型人格障礙,這類人的神經系統並沒有任何病理性的變化,思維和智力也都處於正常的水平和狀態;但是他們往往從個人的感情角度出發,不能夠對現實做出客觀的、準確的評價;而且在他看來,周圍所有的人都是“皮笑肉不笑”、“笑裏藏刀”、“黃鼠狼給雞拜年”等,把別人友好的表示看成一種敵視或者茂視的行爲。遇到挫折,他們往往不能夠很好地應對,而且一旦工作中出現什麼過失,他總是會把責任推給其他人。很多時候,這類人總是對自己的行爲持否認的態度。

2001年3月20日凌晨,浙江省某醫院的急診室,搶救了中毒了的一家三口。男主人名叫李威,時年34歲,是浙江某建築公司的項目部經理,同時中毒的有他的妻子以及不到3週歲的女兒。令搶救的醫務人員感到震驚的是,這是一起人爲的投毒事件,更不可思議的是,事件的主謀卻是男主人自己。

他爲什麼要以這種手段來了結全家人的生命?到底有什麼難言之隱把他逼上了這條不歸路呢?

1995年5月,28歲的李威與青梅竹馬的女友結婚了。儘管兩人收入不是很豐厚,但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李威從小愛好體育,有一副運動員的身材,在讀大學時就曾是學校的足球隊員。婚後不久,李威卻開始變得疑神疑鬼,總擔心自己的身體有病。他平時不能看電視裏的醫學節目,也不能看報刊上的健康專欄,只要他一聽說什麼人得了病,他就擔心這種病會輪到自己。每天總是唉聲嘆氣,抱怨:“環境污染使人類變得很脆弱,稍不留神就會成爲各種疾病的犧牲品。”

當李威的女兒出生後,他的疑心病更是變本加厲地加重了,他每時每刻都生活在恐懼和不安中。在他看來,周圍的世界佈滿各種可怕的毒素和病菌,隨時可能將初生的幼小生命吞噬。李威固執地堅持無論誰在接觸他女兒時都必須用消毒水洗手,他還特意買了幾副乳膠手套,供人們在抱他的女兒時使用。

這一切使他的妻子很難堪,認爲丈夫不近人情,並建議丈夫去醫院看病。但李威卻不願去,他一方面疑心自己有病,另一方面又害怕一旦真的檢查出有病,自己的心理會更承受不了。此後,每當李威說身體不舒服,妻子就沒當回事。李威認爲妻子對自己的健康問題不關心,於是也就不再長吁短嘆,而是把苦悶和憂鬱憋在了心裏。

後來,隨着衆多媒體對於防治“世紀瘟疫”——艾滋病的報道不斷出現,李威更是心存惶恐。本來,李威一向潔身自好,既沒有外遇,也沒有出入過不良場所,更從未輸過血,應該是不可能患艾滋病的,但李威每每聽到或看到艾滋病3個字就禁不住心驚肉跳,彷彿這可怕的“世紀瘟疫”正在侵蝕自己。

2001年元旦前夕,由於長期的抑鬱和心理上的自我折磨,李威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常常夜不能寐,而這些不適又進一步加重了他的懷疑,他越發擔心自己的健康正在崩潰。

2001年2月17日清晨,李威無意間在自己的腹部發現了幾個小紅點,他便緊張地聯想起幾個月來自己身體的變化,這一切與他在電視片中曾看過的艾滋病患者的情況相似。一連幾天,李威都沉浸在絕望的沮喪情緒中不能自拔。直到有一天,趁妻子不在家,他戰戰兢兢地撥通了“艾滋病熱線”的求助電話。對方聽了他的訴說,回答說,這些症狀有可能是艾滋病的症狀,但要確診,只有做HIV檢測。

可憐李威此時的恐懼已達到極點,一聽“有可能”就暈了頭,根本沒聽進後面的話,並且他相信自己已將艾滋病毒傳染給了全家,他斷定,那可怕的艾滋病毒不久就要在他妻女身上露出猙獰的面目,全家人將一道慢慢地、痛苦地死去。爲了使她們免受那種緩慢而又恥辱的死亡折磨,他決定要做一件“崇高”的事,他要讓自己和深愛的妻子女兒迅速從這種令人恥辱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2001年3月19日是李威的生日,晚上6時,李威燒了一桌菜,擺好桌子倒好酒,在酒和菜中放入早已準備好的毒藥……

幾個小時後,經常串門的鄰居發現了這可怕的現場,急將3人送到就近的醫院搶救,這才避免了悲劇的擴大。

當李威在醫院裏甦醒過來後,他將原因告訴了醫生。醫院慎重地對他及他的妻女進行全面檢查,並做了HIV病毒檢測,結果顯示他們並沒有感染艾滋病。

我們不難看出,李威是有心理障礙的,他的思維已陷入了一種疑病妄想狀態,心理學上稱之爲偏執狂。偏執狂是一類逐漸起病的慢性系統性妄想狀態。所謂妄想,指的是一種對事實的歪曲或曲解,把別人的言語活動和周圍的環境變化與自己的主觀想象相結合,把一些無關的細小事情賦予特殊意義,從而形成偏執觀念。

大多數偏執狂在病前都具有特殊的個性缺陷,表現爲主觀、固執、敏感多疑,易衝動、自命不凡、自我中心等。這種個性特徵使他們不能正確面對挫折、不能實事求是地對待生活中的各種遭遇。

李威也有類似的個性。結婚後,由於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使其變得多思多慮,對自我過分關注,總擔心自己身體有病。女兒的誕生是一個誘發因素,使他原本對健康的關注逐漸轉化爲一種疑病妄想,於是接觸女兒要用消毒水洗手、要戴手套。李威覺得,自己除了要爲自己的健康擔心外,還要爲稚嫩、脆弱的小生命負責。隨着妄想的發展,其內容也不斷增多。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情況下,他堅持自己患了艾滋病。李威就是這樣在不良個性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偏執狂的。

其實,李威的心理障礙形成已有多年了,但爲何家人和朋友卻沒有及時發現呢?

這是因爲偏執狂的妄想與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不一樣。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是荒謬離奇、完全脫離現實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會說,外星人正在用無線電控制他的思維和行動。這些言語不要說專科醫生,就是一般人也能知道是病態的。

而偏執狂則不同,他對現實的看法往往有一定邏輯性,不完全脫離現實。比如李威對健康的關注,提出環境污染對人的影響,比如對小孩特別謹慎,因爲小孩確實是脆弱的。種種行爲,表面上看似乎有道理,所以他的妄想具有隱蔽性,而且在其他方面,如工作、人際關係、家庭生活都可能是正常的。偏執狂除了有疑病妄想、被害妄想等特點外,還有對自我的誇大妄想,認爲自己是能力超羣、自命不凡,認爲自己做的事是崇高的。

就像李威那樣,他覺得給妻女下毒,並不是害她們,而是幫助她們解脫痛苦,他甚至會爲自己的舉動而自豪。

對偏執狂的治療是困難的。偏執狂患者本身甚少求醫,並往往對醫生採取敵對情緒。藥物治療可消除患者的焦慮和衝動,也能減輕其病態妄想;心理治療時不能直接反駁患者的妄想觀念,主要是通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和信任關係來逐漸進行心理矯正。先順着患者的思路發展,進行討論分析,慢慢引導其回到正常的軌道上。

要克服病態的偏執心理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就沒有什麼辦不到的。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得到改變的,但關鍵是要“用心”,對於一些“用心”的人來說,偏執心理也不會與其交往太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