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5.19万件,解决91.58万件,解决率7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8亿元。

其中“二手车交易透明度低”问题被点名。如二手车中介故意隐瞒车辆真实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信息,或未尽到核查义务,消费者权益受损。

以中消协公布的案例为例,2022年4月21日,武汉消费者陈先生通过“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投诉称,其2018年8月2日在潜江市某二手汽车销售店花费20万元购买了一辆奥迪A4L二手车,现准备出售此车,经查询此车在2018年8月购买之前有3次维修记录,消费者怀疑是“事故车”,而当初购买此车时,二手车经销商承诺此车非“事故车”。消费者请求调查处理,并要求商家原价回购此车。经潜江市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和辖区执法人员的调解,最终经营者以12.5万元的价格回购此车,并立即履行调解结果。

根据黑猫大数据中心数据,截至2月15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投诉量超过28000件。有用户反馈,在优信二手车购买的车为事故车,并且在还款过程中,合同贷款金额比成交价高出2万,还款之后又需要交付500元服务费用于解抵押和寄资料,多次找借口额外收取费用。

对此,中消协建议有关行政部门关注消费者反映的普遍性问题, 重点加强汽车质量、不公平格式条款、二手车交易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加强汽车行业的规范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