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官網發佈《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15.19萬件,解決91.58萬件,解決率79.5%,爲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78億元。

其中“二手車交易透明度低”問題被點名。如二手車中介故意隱瞞車輛真實行駛里程、維修記錄、事故記錄等信息,或未盡到覈查義務,消費者權益受損。

以中消協公佈的案例爲例,2022年4月21日,武漢消費者陳先生通過“湖北315消費投訴和解平臺”投訴稱,其2018年8月2日在潛江市某二手汽車銷售店花費20萬元購買了一輛奧迪A4L二手車,現準備出售此車,經查詢此車在2018年8月購買之前有3次維修記錄,消費者懷疑是“事故車”,而當初購買此車時,二手車經銷商承諾此車非“事故車”。消費者請求調查處理,並要求商家原價回購此車。經潛江市消費者委員會工作人員和轄區執法人員的調解,最終經營者以12.5萬元的價格回購此車,並立即履行調解結果。

根據黑貓大數據中心數據,截至2月15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二手車交易平臺的投訴量超過28000件。有用戶反饋,在優信二手車購買的車爲事故車,並且在還款過程中,合同貸款金額比成交價高出2萬,還款之後又需要交付500元服務費用於解抵押和寄資料,多次找藉口額外收取費用。

對此,中消協建議有關行政部門關注消費者反映的普遍性問題, 重點加強汽車質量、不公平格式條款、二手車交易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爲,加強汽車行業的規範治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