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官網發佈《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15.19萬件,解決91.58萬件,解決率79.5%,爲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78億元。

其中“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問題被點名。部分培訓機構通過編造學成後可獲取高薪職位等虛假案例,誘導學員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貸款購買高價培訓課程。

以中消協公佈的案例爲例,2022年7月,消費者向女士向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消費者協會投訴,某培訓機構在學校QQ羣發佈兼職培訓信息,聲稱培訓後可以獲得兼職賺錢機會,誘導大學生報名課程,先交100元的報名費,然後又誘導消費者在第三方平臺貸款3800元,分期九個月付款。消費者稱培訓機構聲稱一單就能賺很多錢,而且學習快,20天就能接單,現在一個月了向女士都還沒有接到兼職機會。向女士提出退課要求,該公司一直沒有回應。

根據黑貓大數據中心數據,截止2月15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培訓貸”的投訴量超31000單。有用戶反饋,在“中教在線”預付訂金後,老師指引在簡單直通付平臺進行網上分期付款,還沒有上過課,但是已經需要支付對應的貸款還款費用。

對此,中消協建議消費者在支付培訓費用時要避免一次性交納大量金額,特別注意甄別打着包高薪就業的幌子誘導辦理“培訓貸”,避免掉入不良商家的“騙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