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名聲臭了,就沒人再相信了,簡單形容就是名聲掃地。這種現象可以用來形容國足,也可以形容上面的管理單位--足協。

近兩三個月之內,有十多位與國足有關的人士被帶走調查。

中國男足無緣卡塔爾世界盃,又一次傷透了廣大球迷的心,終究需要有人來買單。

尤其國足輸得那個慘啊,簡直不容直視,更是讓人無法接受。唯有讓那些不作爲者付出代價才後快。

國足如過街老鼠,人人都可以罵之而後快。

而足協呢,長期的朝令夕改,亂作爲,已經沒多少人相信了。

當否定的次數多了,就再也沒人相信了。

就如同一個人失敗的次數多了,或者撒的謊多了,就沒人再相信了。

哪怕他後面說的話很有道理,也沒人相信。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影響力。

足協就是如此。

近期有不少與國足以及足協有關的人被帶走,本來公信力就不高,這下就更低了。

足協出臺了新的政策,咱也不說好與壞。有一點可以肯定,認可的人很少,吐槽的人很多。

足協制定新規,希望各隊認真對待足協盃、超級盃的賽事,各隊要派出最強陣容參賽,不得無故棄賽、罷賽。

足協這樣要求沒有錯。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各隊派出最強陣容參賽,就可以增加足協盃、超級盃的精彩程度,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些賽事,不讓這些賽事成爲雞肋。

可網友看到後,幾乎是一邊倒的吐槽,沒有人認可這樣的規定。

有人就說,這樣的事情都要求,真是無能至極。太荒唐了,足協直接排兵佈陣得了。要派最強陣,首先得有強陣吧。沒見過哪個國家的足協還干預俱樂部比賽出場陣容的。

有人一句話得到很多人認可。"你的職責在於提供良好的運營環境,而不是長臂管轄。"

吐槽的人太多,都看不到"認可"的言論了。

做好一件事,把國足送到世界盃大舞臺,就沒有那麼多質疑。誰會無聊到一天到晚質疑這個,懷疑那個,陷入吐槽不可拔。

可國足成績太差,偏偏有些人的喫相還太難看,自然就會被人吐槽。

國足這麼多年都幹了啥?一次次的無功而返,一次次的敗了又敗。"黑色三分鐘","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成了流行詞。輸的次數多了,就成了自我懷疑。是不是我們不適合踢足球?

那就歸化吧。沒想到花巨資把人歸化來後,又被限制使用。這個時候還爆出國內球員不比歸化球員差,國內教練不比外籍教練差的言論。真搞笑!

失敗一次又一次,笑話接踵而至。又有誰會信了?

把國足成績搞上去吧,所做的一切就能得到認可。吐槽的聲音就沒那麼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