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數據顯示,2022年就業主要指標運行平穩,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實現1206萬人。重點羣體就業基本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8萬人,同比增加133萬人。當下,全國各地復工復產火熱進行,線上線下招聘會遍地開花,新的一年就業形勢如何?哪些行業就業形勢將較快轉好?如何釋放就業市場活力?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就業研究室主任曲玥認爲,2023年就業市場需求側的好轉非常明確,但供需仍存在結構性矛盾,需要更長期的研究和部署。

談就業形勢

服務業可能復甦最快 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新京報:今年就業市場勞動力供需情況將有怎樣的特點?

曲玥:過去三年,就業市場中勞動力的需求側相對來說不是很高,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爲“乙類乙管”後,勞動力需求和供給將會越來越多,特別是需求側的好轉是非常明確的。

但這種好轉可能是比較短期的變化,就業市場根本的矛盾和困難還在,比如前幾年積壓的勞動力,像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等,怎麼去解決這些難題,是一個非常長期的挑戰。

新京報:就業市場存在的根本矛盾指的是什麼?

曲玥: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勞動力供需也出現了結構性矛盾。舉例來說,改革開放初期勞動密集型產業佔優勢,就業市場中對低技能的勞動力需求旺盛,而那時候勞動力的整體受教育水平也不高,需求和供給在結構上是匹配的。

隨着經濟發展,產業逐步轉型,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也逐漸轉向技能型需求,這種需求是多元的。同時,供給端也在發生變化,國民受教育程度提高、高校擴招、教育體系層次更加豐富,勞動力供給本身也是多元的。

多元的需求和多元的供給能不能匹配,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顯然,因爲產業變化非常快,需求和供給在結構上的匹配並不及時。雖然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在提升,但其專業背景、技能水平不能很好地對應上企業的需求,這就是爲什麼存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

這種結構性矛盾的解決需要更長期的研究和部署。我們經濟的發展階段、產業轉型的方向,高校的專業設置、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的比例甚至知識構成和技能構成,都需要在充分調研和預測的基礎上,做很多頂層的設計和部署。

新京報:今年哪些行業的就業形勢會轉好,或者能釋放相對較多的就業崗位?

曲玥:最直接受到疫情衝擊的是服務業,比如餐飲、旅遊等,後期傳達到製造業。那麼復甦最快的可能也是服務業,製造業收到經濟向好的信號,也會逐漸復甦,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談青年勞動力

畢業生就業難將比前幾年有所緩解

新京報: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你認爲這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曲玥:青年勞動力受關注,是因爲這是最有活力的一個羣體,也是人力資本最高的一個羣體,在未來的勞動力市場上的發展空間很大,發展的週期也非常長。所以青年勞動力就業一旦受到損傷,會對長期的經濟增長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今年的青年就業尤其值得注意。

新京報: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158萬人,再創新高。今年高校畢業生面對的就業形勢將會有哪些變化?

曲玥:實際上,近幾年高校畢業人數在不斷創新高。就今年而言,勞動力需求會擴大,畢業生的就業難題將會比前幾年有所緩解。而且,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有明確市場的,像每年的招聘季,秋招、春招等,是隻針對大學生的。但他們和別的羣體也存在替代關係,會受到以往積壓的勞動力的影響,比如更適合的往屆生、經驗更豐富的勞動力等。

新京報:2022年我國出現人口負增長,這會給就業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曲玥:實際上,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已經出現好幾年了,人口出現負增長無疑是勞動年齡人口減少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一步。就人數來說,我們的供給側是式微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在勞動生產率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在提高,如果人力資本水平的提升能和經濟的發展、產業的轉型相匹配,即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在結構上是匹配的,那麼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可能更加利於進一步的高質量發展。

談就業市場活力

要讓經濟活起來 信心比黃金重要

新京報:就今年而言,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讓就業市場更有活力?

曲玥:最基本的是要讓經濟活起來,要讓用人單位收到明確的積極信號,爲其提供一個明朗、向好的政策環境,使其對未來發展有比較良好的預期,“信心比黃金重要”,這樣他們才能釋放比較充分的就業需求。

還可以探索一些短暫的、有效的舉措。比如爲不能及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緩衝帶”,不讓其“畢業即失業”,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以便他們進行自我提升,可以開放一些校園內的設施設備,對他們進行支持。還可以提供一些短期的工作崗位,有一些補貼,讓他們能養活自己,進行緩衝,規劃下一步,如提供一些社區、街道的公共服務崗位,或學校的課後託管服務崗位等。

新京報: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到新就業形態,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怎麼看待新就業形態的作用?如何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曲玥:拋開數字技術的外殼,很多新就業形態仍集中在傳統行業,比如網約車司機提供的還是出行乘車服務,只是通過數字化的工具,能實現服務供需更高效的匹配。

當然也有新興的行業和崗位,比如直播、電競等,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

在社會保障方面,肯定也需要探討新的更加靈活的形式,因爲我們社保的繳納是建立在明確的僱傭關係上的,目前很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不滿足這一條件。比如可以基於工作任務繳納社會保險,如果收入按單結算,就從每一單中繳納一定的社保。具體怎麼操作,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和論證,以適應這種新的就業形態。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