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以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投資的腦接機口公司Synchron近日透露,該公司正在美國和澳大利亞進行人體臨牀試驗,以證明其腦機接口技術的安全性。

Synchron是美國首家獲得FDA批准臨牀研究的腦機接口公司。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不同技術路徑的腦機接口公司正展開激烈競爭。

Synchron最新披露臨牀試驗進展的時機,正逢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面臨倫理挑戰之際。Neuralink公司曾被曝計劃投資Synchron,但雙方均未對此發表評論。

不同於Neuralink公司的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以及最新發布進展的Precision Neuroscience公司的皮層式腦機接口技術,Synchron的腦機接口系統通過將一個類似支架的設備植入腦血管,採集患者的腦信號,從而讓患者僅用意念即可操作電子設備等。

Synchron公司表示,正在招募患者參加一項早期可行性試驗,以證明該技術對人體是安全的。 在研究期間,六名患者將被植入Synchron的腦血管支架,目前入組大約進行了一半。

在人腦血管中植入支架是一種較爲成熟的技術,神經介入醫生就能執行這些手術。而憑藉新興的電子傳感技術,這種顱內支架連接到埋在胸部皮膚下的“天線”,可以採集到人腦數據,並將其從身體發送給外部設備,從而達到控制電子設備的目的。

Synchron首席執行官湯姆·奧克斯利(Tom Oxley)表示,通過將這種設備植入大腦運動皮層旁的大靜脈血管中,可相當於在大腦中建起了一條“天然的高速公路”。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儘管此類技術相較於侵入腦組織的設備而言,在操作中更加安全,但由於該設備沒有直接插入接觸腦組織,因此大腦信號的質量可能並不完美。

“此類技術嚴格意義上不能稱爲是腦機接口,因爲與腦組織沒有直接的接觸,但針對腦卒中等患者可能更具有應用價值,在安全性方面的挑戰要更小一些。但是這也會帶來弊端,就是通過血管傳遞的信號質量會有所下降。”一位腦機接口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述專家還稱,相比較之下,侵入式或者半侵入式的腦機接口產品在電信號的處理方面更具優勢,尤其是藉助高精度技術和材料學方面的突破後,可通過提升微創手術的安全性使患者受益。

不過Neuralink公司近期面臨的倫理方面的挑戰也凸顯了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在開展人體試驗時可能會遭遇阻礙,儘管該公司稱有望於今年啓動人體試驗。

在神經介入專家、長海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劉建民教授看來,Synchron這類公司的技術路徑更爲合理,將擁有更廣闊的臨牀應用前景。劉建民認爲,這一技術儘管今天看來尚未能達到預期,但是爲未來腦機接口的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現在整個腦機接口技術都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與傳統的腦機接口將電極至於皮層之上不同,Synchron這類公司採用的技術是把電極放在靜脈竇中,創建大腦與外界的通路。”劉建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現在看起來距離要達到的目標還很遠,但我相信這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可操作性更強的方向,利用了人腦正常的生理通道。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迭代,血管內電極完全可以傳遞大腦神經信號,並干預大腦皮層。”

大腦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是現代醫學的下一個前沿,2023年也有望成爲腦機接口技術的“分水嶺之年”,該領域從技術和資金方面都出現了積極勢頭。去年12月,Synchron宣佈了一輪7500萬美元的融資,其中包括來自蓋茨和貝佐斯的投資公司的資金。

上個月,由Neuralink的另外兩名聯合創始人投資的美國腦機接口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宣佈了新一輪超過4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該公司還在其網站上公佈最新科研進展,稱開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的被稱爲大腦“第七層”(Layer 7)設備,通過構建大腦人工皮層,幫助癱瘓患者使用神經信號來操作數字設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