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一些機構發佈的預期認爲,亞洲經濟復甦儘管仍面臨不少困難,但地區復甦前景漸趨改善,今年該地區有望成爲全球經濟減速中的亮點。

亞洲是全球經濟放緩中的亮點

2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Krishna Srinivasan、副主任Thomas Helbling和地區專家Shanaka J.Peiris發佈了一篇題爲《亞洲減弱的經濟逆風讓更強勁復甦可期》的報告。文章稱,亞洲的經濟逆風正在趨弱,這爲更強勁的復甦鋪平了道路。雖然長期挑戰仍然存在,但亞洲經濟今年的前景已較爲明朗。

文章分析稱,去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面臨的經濟逆風已經開始消退。全球金融形勢有所緩和,食品和石油價格下跌,疫情帶來的供應鏈中斷的消退和服務業的繁榮,中國經濟正在反彈……這些發展有助於改善整個地區的前景,今年該地區的增長率將從2022年的3.8%加速至4.7%,該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預計今年將增長5.3%,將成爲全球經濟放緩中的亮點。

去年亞洲多數經濟體高於央行目標的通貨膨脹率現在已經趨於緩和。數據顯示,總體通脹已在去年下半年達到頂峯,儘管核心通脹更爲頑固,尚未完全緩解。這三位經濟學家預計,隨着金融和大宗商品逆風的減弱,預計通脹將在明年回到央行的目標區間。

IMF認爲,隨着美聯儲加息步伐漸近尾聲,強勢美元匯率有所回落。而亞洲多國央行一直在提高利率,以應對高於目標的通脹。目前亞洲貨幣匯率出現回升,大部分貨幣抵消了去年約一半的下跌幅度,這緩解了這些國家國內價格的壓力。

一些國際機構和專家人士對亞洲經濟今年的前景也漸趨樂觀。摩根投信分析稱,在經濟恢復增長的帶動下,亞洲與新興市場股市的企業營收趨勢與利潤率也將出現改善,整體獲利前景有望優於其他市場,將爲投資人提供更多元的選擇機會。

有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世界經濟的主要希望還在於亞洲經濟板塊的逆勢穩健增長。印度、東盟經濟雖將有所降溫,但仍將實現6%和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沙特等中東經濟體受益於全球能源短缺危機,2023年預計將有不錯表現。他們認爲,今年亞洲經濟的表現將優於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

中國經濟活動恢復快於預期

去年12月,隨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漸優化,中國經濟活動比預期出現更快的反彈。

IMF認爲,由於亞洲地區一半貿易發生在經濟體之間,而中國擁有強大的貿易和旅遊體系,因此,中國經濟的反彈對亞洲來說是一個積極的消息。最新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也顯示,中國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亞洲其他地區的產出就會增長0.3%左右。

IMF估算,今年僅中國和印度就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半以上,亞洲其他地區將貢獻額外的四分之一。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都恢復了疫情前的強勁增長。

本月多個機構也都認爲,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加快,將提振亞洲經濟增長。

摩根投信日前在《中國政策提振亞洲與新興市場前景》的文章中表示,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帶來的外溢效應正同步提振亞洲、新興市場的經濟前景,外部資金正不斷流入亞洲及新興市場。

跟蹤全球資金流的機構EPFR 2月17日的報告顯示,中國股票基金目前已經連續八個月出現資金流入。國際金融協會(IIF)16日的報告也表示,預計新興市場證券在今年1月吸引了約657億美元的資金,而中國股市的反彈令人印象深刻。高盛策略師團隊樂觀預期,中國股市的主要主題將逐漸從重新開放轉向經濟復甦,潛在漲幅的驅動因素可能從多重擴張轉向盈利增長。

整體表現喜憂參半

亞洲經濟今年有望整體復甦,但不同國家表現仍存在較明顯的不平衡狀態。經濟表現也可能喜憂參半。

根據IMF的預測,今明兩年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總體表現有望比去年強勁,但發達經濟體表現則不如去年。亞太發達經濟體中的日本,雖然預計今年增長高於去年,但還低於亞太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預期。亞太新興經濟體中的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去年增長較快,今年仍將保持相對較高增長,但增速將比去年放緩。

報告還稱,發達經濟體的需求放緩將轉變爲出口疲軟,這對該地區的製造業中心構成重大威脅。在全球貿易伙伴經濟放緩的重壓下,亞洲製造業出口的強勁表現開始降溫。對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而言,芯片價格下跌已經對其出口構成了拖累,這種現象預計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IMF還指出,許多亞洲國家面臨着更高的金融脆弱性,家庭和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很高,銀行對房地產衰退的風險也很大,在控制通脹和確保金融穩定之間存在微妙的政策權衡。由於不少國家核心通脹仍高於目標,各國央行需要保持警惕。同時,調整貨幣政策變得更爲困難。目前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信號好壞參半,進一步加劇了決策者的不確定性。疫情期間的財政赤字和過去一年中較高的長期利率增加了公共債務負擔。

喜的方面則是,預計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正在觸底,有助於外部需求保持相對穩定。

此外,去年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亞洲的能源進口國形成重壓,航運成本的飆升提高了進口貨物的成本,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尤爲嚴重,但最近這兩個因素已經出現穩步下降,減輕了經常項目和通貨膨脹壓力。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阿利西婭·加西亞-埃雷羅認爲,總體而言,亞洲2023年的經濟增長應該仍然富有韌性。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伊爾凡·庫雷希也認爲,亞洲將繼續是全球增長的引擎。中國的重新開放預計將使與它貿易聯繫緊密的周邊國家受益,亞洲開發銀行也將調高對亞洲的增長預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