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2月23日下午,在北京市“兩區”建設新聞發佈會上,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市“兩區”專職副主任、市商務局新聞發言人劉梅英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兩區”建設累計落地全國突破性政策42項、全國標誌性項目61項,向全國複製推廣改革創新經驗34項,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開放動力持續增強。

她表示,全市各區都明確了“兩區”建設的重點承載園區,今年將分層分類推動重點園區(組團)提升,即20個“兩區”重點園區組團,通過“兩區”建設爲園區的發展進行形象賦能、場景賦能、資源賦能。在做好“內功”的同時,推動園區與國內外自貿區、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聯動發展。

發力“文化+”

2021年8月,隆福寺地區被納入北京市“兩區”重點園區,在開放政策加持下,制度創新及要素資源優勢進一步凸顯,發展動能進一步集聚。園區全力培育文化金融、文化藝術消費產業鏈,與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開展合作,引入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形成更具特色的開放空間打造文化主題消費新場景。

東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趙海東表示,下一階段,東城區將堅持一盤棋統籌、清單化管理,全面落實《隆福寺園區發展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一是聚焦文化賦能,實現園區文化產業對內融合、對外跨界,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爲發展硬實力,集聚起園區發展的強大動能;二是實現創新發展,緊抓數字化機遇,推進“數字隆福寺”建設,三是推進項目建設,重點推進隆福寺東院及隆福寺南坊全面竣工,同步推動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探索“數字+文創+消費”商業模式的新路徑;四是構建核心業態,以文化展覽和演藝兩大業態爲核心,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新高地;五是優化園區品質,全面推動園區項目建築風格與首都核心區風貌相協調。通過引進更加豐富的業態,全力建設國際文化交流體驗區、文商旅複合空間,打造趣味性和多樣化的主題商業街區,持續提升隆福寺園區影響力。

錨定“綠色+”

通州組團產業提質也將進一步加速。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通州區“兩區”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兩區”辦主任蘇國斌介紹,爲進一步釋放政策效能,促進產業提振,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通州區印發了《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通州組團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立足通州組團產業發展基礎,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打造“綠色自貿”“創意自貿”兩大品牌,佈局財富管理、城市科技、文旅消費、京津冀協同等“兩區”特色賽道,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高端金融要素集聚、科技創新生態活躍、專業服務配套完善、設計產業資源豐富、應用場景開放多元、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生活環境宜居宜業的建設目標。

蘇國斌表示,在綠色政策研究方面,城市副中心率先啓動城市級ESG研、產、投一體化平臺“副中心ESG綠色產業創新引擎”項目,推進ESG標準體系建設;在綠色項目引入方面,全市首筆CCER質押貸款、首筆碳中和支持貸款等業務順利開展;在綠色場景打造方面,“碳資產綜合監測管理模式”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優秀案例,“‘綠色+’全產業鏈助推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等案例入選市級創新實踐案例。

聚焦“科技+”

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生命谷”在聚焦打造先進能源、醫藥健康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羣方面也在穩步推進當中。

“‘能源谷’升格爲全市‘兩區’重點園區後,在政策賦能下,取得了一系列建設成效,對外影響力持續擴大,創新創業生態最完備、產業基礎最紮實、公共服務配套最宜居;‘生命谷’創新要素最齊全,彙集了300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60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吸引了海內外知名科學家創辦企業68家,是北京乃至全國醫藥健康領域創新資源要素最爲集中的園區之一,創新成果最豐富、產業服務體系最完善。”在“兩區”新聞發佈會上,昌平區副區長郭清堯介了兩個園區建設的特點和成效。

“未來三年,將全力突破一批能源關鍵技術、集聚一批能源標杆項目、實現一批先進能源場景示範,努力把‘能源谷’建設成爲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一張新名片。”郭清堯表示,“‘生命谷’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爲核心,力爭實現科技創新能力、開放發展水平、產業發展質量‘三個突破’。”“十四五”期間,“生命谷”實現醫藥健康產業收入、產值和研發投入“三個翻一番”。

衝刺“空港+”

順義區政府副區長李向英在會上介紹,“北京自貿試驗區順義組團包括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天竺綜合保稅區、中德產業園、新國展等功能區,地域面積達28.5平方公里,具有空港特色突出、高端產業集聚、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區域特點”。

目前,順義組團以制度創新爲核心提出了五大方面重點任務。將以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爲主戰場,助力首都機場打造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取得顯著成效,航空服務業集羣建設成爲全國標杆。以天竺綜合保稅區爲主陣地,堅持走在全國綜保區發展前列,突出保稅功能優勢,打造成爲具有服務貿易特色的綜合保稅區。以中德產業園探索有國別特色開放爲契機,打造中德經濟技術合作先行示範區。

在更加持續發力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方面,將加強與“三城”對接互動,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將推進資金跨境流動便利,提供國際人才工作生活便利,規範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探索土地統籌高效利用模式。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張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