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月23日,網友“舒哥頻道”發視頻吐槽,家人在爲85歲的奶奶辦理戶籍證明資料時,陷入了需要證明“你媽是你媽”的困境。

該網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爲了證明“我的奶奶是我姑姑的媽媽”,他的叔叔舒先生自2月初開始,在長春市公安局寬城分局西三條街派出所、寬城區政務服務中心等地來回奔波,至今20多天過去了,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

記者撥打西三條街派出所電話諮詢此事,對方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要求非常嚴格,必須在戶籍軌跡上查到才能出,現有戶籍系統無法查到二人戶口交集軌跡。寬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則解釋稱,歷史原因找不到檔案確實沒有辦法。

長春一地現“證明你媽是你媽”

工作人員:查不到歷史軌跡

據新黃河報道,記者聯繫到此事的經辦人舒先生了解情況。據舒先生介紹,已在廣州落戶的妹妹把母親接過去同住,爲方便異地醫療費用結算,申請爲老人辦理當地居住證,需要一份母親戶籍所在地出具的摘錄證明,證明舒先生母親與妹妹的母女關係,但沒想到這件事難住了在長春的一家人。

據舒先生講述,早在1995年左右,妹妹的戶口已跟家裏人分開,之後,隨着其他兄弟姐妹們上學、成家,戶口本又經歷了多次更替和分戶,手裏也沒有“老戶口本”可以證明母親和妹妹的母女關係。2月初,他到轄區內西三條街派出所開具相關證明,工作人員告知“電腦”軌跡裏中查不到母親與妹妹的母女關係信息,無法辦理。隨後,舒先生又到寬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諮詢,工作人員同樣答覆無法出具證明,並解釋是歷史原因。

無奈之下,舒先生打算到派出所重新爲母親和妹妹補錄歷史戶籍信息,證明二人曾經在同一個戶口本上,進而證明是母女關係,沒想到,補錄歷史戶籍也行不通。據舒先生介紹,他反覆給長春市公安局、長春市公安局寬城區分局、西三條街派出所打電話諮詢,三方說辭基本一致,就是由於歷史原因無法解決,也沒有給出解決方案。

令舒先生和家人更心疼的是,85歲的老人知道這一情況後,不斷寫“她是女兒媽媽”的證明材料,想寄回老家解決問題。老人不理解派出所爲什麼不給出具,希望相關領導幫忙解決。同時,老人還稱“人還在,戶籍檔案就找不到了,我認爲這是工作人員的失職,我要求恢復我的戶籍檔案”。

70歲老人取離世老伴留下的存款

銀行:如何證明?

難開證明的,不只有舒先生一家人。據華商報近日報道,2月20日,西安70歲的相老太太向記者反映,老伴2月12日去世,生前在農行存款4萬多,她跑了好幾天,都沒辦法取出存款“沒想到銀行說,要戶籍所在地社區開一個證明,證明我老伴的父母已去世,證明我家只有我和我兒子。”

當天,相老太太去了戶籍所在地社區西一路街道辦紅會社區,“社區說開不了這個證明,這個證明不在他們的工作範圍內。”相老太太說。

2月16日,相老太太趕到西一路派出所,“民警複印了我老伴父母註銷戶口的資料。”她說,“我還找老伴所在的單位開具了一個證明,證明我是老伴的合法妻子,我們的兒子是獨生子女。”

當天,相老太太又跑了一次社區,還是被拒絕開證明,之後她再次來到銀行。“戶口本也帶了,銀行還是說不行,我有高血壓,當時癱坐在椅子上,擔心這個錢取不出來了。”相老太太說,“我和老伴退休工資每個月3000多元,身體不好,總要喫藥、住院,這幾年好不容易存了這點錢,要是取不出來怎麼辦呀?錢當時是我來銀行存的,只是戶名是我老伴。

記者陪同相老太太進入銀行,大堂經理藍先生說,要麼社區開一個證明,證明相老太太家目前只有相老太太和兒子二人;要麼去公證處公證,證明母子二人是存款僅有的繼承人。藍先生說,銀行不是政府職能部門,也沒有執法權,不能完成這項工作。“戶口本也不行,如果有子女不在這個戶口本上,那就容易出現遺產繼承糾紛。”

記者又陪同相老太太來到西一路街道辦紅會社區,社區姓王的副主任表示,平時居住證明等都可以開具,但這個事與經濟有關,擔心出現糾紛,所以社區無法開具。

相老太太一臉憂愁,她說,她打聽過,公證要花一筆費用,“辛辛苦苦攢了這麼一點錢,還要花一筆錢做公證嗎?我不想這樣。”

“減證便民”仍需大力推進

據澎湃新聞報道,上述事件雖是個案,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共性問題,比如不合理證明依然存在,公民紙質檔案未得到妥善保存且未實現電子化。

若舒先生在未來仍需提供親屬關係證明,依照國家六部委此次公佈的《不應由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第一批)》,除了出具個人可提供的證明文件外,無論是通過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共享還是由派出所查閱歷史戶籍檔案來展開事實覈查,不僅可能涉及居民身份信息的存儲及電子化問題,而且需要搭建多部門信息共享資源庫。

政策的頒佈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在執行過程中,需具體完善的內容還有很多。除了進一步清除不必要證明、明確證明開具的權責劃分之外,信息存儲的電子化及跨部門信息共享渠道的設立,將成爲推動“減證便民”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培章2月22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2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減證便民”。

王培章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通過流程優化、網上覈驗、告知承諾等方式,大幅壓減證明材料。王培章介紹,今年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減證便民”,編制發佈知識產權領域證明事項清單,明示辦理業務所需提交的證明事項,推進“清單之外無證明”。

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將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用好用活評價數據,強化政務服務監督管理,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編輯|王月龍 易啓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