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的前一天,一場特殊的影像展覽在以色列阿什克倫開幕。展覽中,你能看到一家人在冰天雪地裏躲避戰鬥機的追擊、小男孩趴在窗口凝視馬路上駛過的坦克、小女孩逃亡成功後綻放笑顏的畫面,這些圖像故事感十足,乍一看像油畫,實際上卻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

在非營利機構的幫助下,19名二戰猶太大屠殺倖存者成爲這場AI展覽的主角。這些耄耋之年的老人用語言描述自己童年親歷的大屠殺場景,工作人員使用AI工具Midjourney根據其中的關鍵詞繪製相應的圖畫,將老人的記憶可視化。

最近,人工智能語言模型ChatGPT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廣泛討論,它似乎能回答人類的任何問題。而在繪畫、照片、視頻等媒介相繼出現後,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也成爲我們這個時代保存記憶的最新視覺手段。

AI營造的圖像世界

去年下半年開始,以Lensa AI爲代表的幾款人工智能圖片編輯工具在多國走紅,掀起了一股AI頭像風潮。用戶上傳自己的照片,應用程序經過計算後創作出插畫或是遊戲原畫風格的頭像,通常頗具藝術性。

說“通常”,是因爲“翻車”的案例也不少見。有網友說,自己得到的AI頭像彷彿“人工智障”,有的甚至連人種特徵都變了。

記者也在國內一款工具上進行了嘗試。上傳4張面部正面照片並支付6.6元后,AI經過11分鐘的運算,產出了50張頭像照片。50張圖中,大多數看起來跟本人關係不大。五官能看出是自己的幾乎只有1張,而且眼珠變成了藍色。也許素材數量足夠多的話,結果能更令人滿意。

這些頭像都比真人精緻和漂亮許多,這不禁讓人產生思考:人在鏡子中看到的已經是自我美化過的自己,自拍濾鏡進一步提升“美顏”,而AI頭像則直接創造了一個“完美”的面部形象。自我形象的塑造與呈現,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真實。

更多的人用AI進行藝術創作。2021年1月面世的DALL·E,是最早的根據文本描述生成圖像的AI工具之一,與ChatGPT同屬於OpenAI公司。如今它已經進化到第二代(DALL·E2),在畫質上有了很大提升。

DALL·E2根據文字描述繪製畫面,同一場景可以展示現實主義、兒童插畫、素描、水彩、波普等多種風格。如你在描述中加入“35mm鏡頭拍攝”,它能模仿35mm焦段的拍攝效果。提供一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它甚至可以爲這張名畫自動填充一個想象的背景。

在藝術創作之外,人工智能還有一些更具人道主義精神的應用,幫助人類重新聯結情感。同樣是立足於猶太人大屠殺的照片項目,谷歌軟件工程師丹尼爾·帕特 (Daniel Patt)開發的名爲“從數字到名字”(Numbers to Names)的AI網站運用面部識別技術,匹配老照片中的面孔,幫更多猶太家庭找到當年的親人。藉助AI影像復活逝者,讓生者重溫親人的音容笑貌,國內外也有很多先例。

在其中一個AI生成圖像工具界面,文本框後面“發送”鍵的位置,寫的是“造夢”(Dream)。人工智能生成圖像,與夢一樣,都是不曾真實存在的場景,卻又引發無限遐想。

一枚硬幣的兩面

缺乏“人情味”,是人工智能受到的最多的批評之一。開頭提到的猶太大屠殺AI影像展覽,被《以色列國土報》批評是“扭曲了歷史”“虛假的結果令人費解”,因爲圖像中的人物面色紅潤、衣着得體,孩子還能喫到土豆,不符合當時的狀況,這體現了人工智能並不具備同理心和感受力。文章作者納瑪·瑞巴(Naama Riba)表示,多年來表現大屠殺的文藝作品很多,但都是由人來完成的,而這場AI展覽讓人忽略了大屠殺背後的真實證詞和遺留證物,顯得十分冷漠。

早在2019年,一個AI生成假臉的網站就引起不小的轟動。網站名爲“這個人不存在”,每次刷新,就會顯示一張全新的、不存在的面孔,如同照片一樣高清。算法對海量真實照片數據進行學習,利用“生成對抗網絡”源源不斷地製造新圖像。

AI能生成如此逼真的圖像,來自於對真人面部照片的大量收集。這其中觸及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也是行業內所擔憂的。DALL·E2的官網上就聲明,他們已經利用科技手段防止用戶生產真人面部的逼真圖像,其中也包括公衆人物的面孔。此外,暴力、仇恨、色情、政治等內容也是被服務器過濾掉的。

AI工具造成的困擾遠遠不止這些。在一些面部識別項目中,有色人種的面部識別結果往往不太準確;有女性用戶批評Lensa AI生成的頭像身材更加纖細,把自己“性感化”了;還有人上傳衣着得體的照片,卻得到近乎裸體的AI頭像。

一張“好照片”

AI創作的作品,已經騙過了攝影比賽評委的眼睛。就在上週,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一張人工智能生成的衝浪“航拍照片”贏得了由一家電子設備零售商主辦的攝影周賽的冠軍,創作者是悉尼的一家人工智能藝術工作室Absolutely.AI。“照片”中的海灘景色和衝浪者,都是不存在的,它的逼真來自對網絡上數百萬張圖像的學習。這可能是史上第一張贏得攝影比賽的AI圖像。

比賽結果公佈後,這家工作室立馬出面澄清身份,並退回獎金。他們表示:“這麼做是爲了證明我們正處在一個轉折點,即人工智能技術能通過最終的評比。”工作室的負責人之一傑米·希森斯(Jamie Sissons)曾經是一名電影製作人,也獲得過攝影和電影製作的獎項,但他承認,自己的AI作品質量已經勝過了人工作品。

雖然這個攝影比賽談不上有多專業,獲獎的作品也帶有一些營銷意味,但這爲業界提供了警示。在未來的攝影比賽中,評委不僅要判斷照片是否進行了過度後期處理,更要鑑定它究竟是不是相機“拍”的。

在新聞事件中,AI圖像的影響力也在擴大。在最近的土耳其和敘利亞大地震中,一些AI創作的逼真現場畫面廣爲傳播,不少人把這些圖片當作真實照片轉發。一名埃及評論員轉發了一張希臘救援隊員在廢墟中抱着小女孩的照片,後來刪帖,並稱自己不知道該圖片是經過“數字更改”(digital altered)的。

去年秋天,我國西南地區山火肆虐,幾張火場的AI圖片在社交網絡上廣泛傳播。多數人轉發時都未發現或未求證圖片的真實性,其中一張還被官方媒體用作海報圖片,並標註“非新聞圖片”,和幾張現場新聞攝影的海報放在一起。

這些AI圖像迎合了當時許多網民的情緒,但也被不少人批評是“陳詞濫調”“美化災難”。同樣是藝術創作,人們習慣新聞宣傳中使用漫畫等形式,但AI圖像卻飽受爭議。它們的區別或許在於,作品是否真正經過人腦的處理。

在新聞領域,AI主播、AI稿件配音也早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新聞攝影似乎還難以被人工智能改造。攝影記者必須在場。如果AI想要成爲攝影記者,它要學會自行到達新聞現場、理解新聞點並找準拍攝對象、徵求拍攝許可、採訪拍攝對象、根據現場調整拍攝參數和角度、拍出達到發稿要求的高水平照片,以及應對某些緊急情況等等。

法國著名攝影雜誌Réponses Photo在最新的3月刊封面上使用了Midjourney創作的AI圖片。如果不是特意提及,很多讀者難以發現。這看上去是攝影對人工智能圖像的一種接納,實際更像是敲響警鐘:區分真實圖像和人工智能圖像已經非常困難,攝影師的地位並非難以撼動。

曲俊燕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