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2月27日19點31分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92歲。他在經濟學理論方面著述多部,並發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厲以寧“改革先鋒”稱號,並頒授他“改革先鋒”獎章,稱他爲“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

在獲得這項褒獎時,厲以寧說:“作爲讀書人,總有些正心、齊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這是我堅持至今的動力。”

北京大學曾梳理道,厲以寧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認爲股份制是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股份制改革才能重新構造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才能完成市場化改革,同時參與並推動了中國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

厲以寧還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並對“轉型”進行理論探討,認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體制轉型和發展轉型相結合的雙重轉型,體制轉型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轉型是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雙重轉型要繼續以體制轉型帶動發展轉型,要優化雙重轉型中的結構。

他主持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提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打破行業壟斷、進行公平競爭、建立有效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實現資本市場發展與股份制改革的相互促進。這些都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厲以寧在全國政協期間,還參與推動了非公經濟36條以及非公經濟新36條的出臺,並在擔任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專家顧問組組長期間,積極參與推動了畢節市的扶貧改革。另外,厲以寧在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墾經濟體制改革以及低碳經濟發展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貢獻。

厲以寧教授從195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兢兢業業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爲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傑出人才。1994年,在北京大學和光華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厲以寧籌備創立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院已成爲亞太地區最爲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厲以寧授課的內容涵蓋西方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管理學、教育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說史、西方經濟史等課程,學生涵蓋本科、學術碩士、博士、MBA、EMBA等等。他講課內容豐富,形式不拘一格。

在長期的經濟學教學實踐中,厲以寧教授形成了一套系統、成熟的教育理念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在1992年,他就提出了經濟學科的教學不能脫離經濟建設中的熱點問題這一觀點,提出要大膽吸收和借鑑西方國家在經濟發展中所積累的經驗,並把已被實踐證明的有益於發展生產力的研究成果、經驗和方法組織到教材中。

北大方面介紹,他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和建設,在教學內容建設和教材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他認爲,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中國的教育必須超前發展。他自身也積極投身於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他撰寫完成了大量的經濟學教材,從《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教育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到《西方經濟學》、《比較經濟史》等,基本成爲國內各大高校的指定教材,爲推動國內經濟學的教學研究以及經濟學的學科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