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月27日,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同時,《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從內容來看,主要包括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要素、政務數字化、數字技術、數字安全保障、數字治理體系、國際合作等多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佈局,首個“2”即指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一方面,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在網絡通信、北斗、東數西算等方面給出頂層指引;另一方面,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包括構建國家數據管理體制、推動公共數據匯聚利用、釋放商業數據價值潛能、加快建立數據產權制度、開展數據資產計價研究、建立數據要素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機制。

另外,在資金方面,《規劃》明確指出,保障資金投入,創新資金扶持方式,加強對各類資金的統籌引導。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等作用,引導金融資源支持數字化發展。鼓勵引導資本規範參與數字中國建設,構建社會資本有效參與的投融資體系。

同時,《規劃》指出,開展數字中國發展監測評估,將數字中國建設工作情況作爲對有關黨政領導幹部考覈評價的參考。

國盛證券分析指出,資金保障措施、幹部考覈體系等配套設施的完善,有力驗證了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的頂級戰略地位,相關產業推進或持續超預期。而基礎設施、數據要素作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的基礎底座,或先行佈局,國資雲大數據廠商有望深度受益。

點評:《規劃》的提出進一步強調了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科技企業作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將在基礎設施、場景應用、平臺服務、前沿技術研究等多個維度發揮重要作用。展望後續,隨着國內經濟的持續復甦、政策的持續支撐,國內科技板塊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同時板塊整體的估值性價比亦較爲突出。

這裏,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爲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數字政通

公司基於20多年數字政府建設經驗,積累了超千個縣級及以上客戶。2022年前9個月公司陸續中標大規模訂單,包括張店區項目(中標金額1.4億元)、許昌市魏都區項目(中標金額7657萬元)等,有望打造爲標杆項目推動未來業務拓展。2022年7月公司舉辦合作伙伴大會,與阿里雲、浪潮新基建、京東科技、新華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併發布聯合解決方案,助力政府數字經濟建設。(中信建投

2、太極股份

數字化浪潮下,公司作爲中電科集團的數字化轉型關鍵力量,三十餘年的業務積累或將奠基新一輪收入增長,同時“一體兩翼”戰略還可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目前,數據要素市場正處高速發展初期,供給流通的雙側佈局以及政務數據的良好卡位有望助力公司掘金數據要素新藍海。(財通證券)

3、電科數字

公司已明確打造行業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頭部企業的戰略定位,通過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與業務融合創新,構建行業數字化架構體系,打造一體化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建立態勢感知與業務賦能服務平臺,聚焦金融科技、交通運輸、智慧水利、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拓展多種智慧應用場景解決方案,賦能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民生證券)

4、博思軟件

數字經濟下,政務IT向數字化邁進。2022年初由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將數字經濟定位未來經濟發展主基調,其中明確到2025年在線政務服務的實名用戶翻倍達到8億。博思是政務IT建設的見證者和建設者,業務佈局緊跟政務信息化方向,有望在數字經濟指引下充分享受政務數字化紅利。(民生證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