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去年12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了《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對於新階段的防控工作方向進行了明確,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寫入指導原則。

乙類乙管

【報告摘錄】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要更加科學、精準、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圍繞保健康、防重症,重點做好老年人、兒童、患基礎性疾病羣體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

“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率”

從今年1月8日起,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老年人是新冠感染的高危羣體,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是“乙類乙管”時期的重點工作之一。2月23日,國家疾控局監測預警司司長楊峯介紹,以2022年底全國老年人專項摸底調查人口數爲基數統計,接種覆蓋人數佔老年人羣的96.1%,全程接種、加強免疫接種分別佔符合接種時間間隔老年人羣的96.6%、92.4%。

根據《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在感染高風險人羣、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羣、具有較嚴重基礎疾病人羣和免疫力低下人羣中,要推動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與老年人、兒童相關的養老機構、學校、學前教育機構,則列入新冠防控的重點機構。根據《重點人羣、重點機構、重點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防控指引》,養老機構內,機構工作人員每週開展2次全員核酸檢測,被照護人員每週開展2次核酸或抗原檢測;疫情流行期間,探視及其他需要進入機構者,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現場抗原檢測陰性結果。

學校內發生疫情後,及時採取減少人際接觸、強化個人防護、短期內實施中小學校線上教學、學前教育機構臨時關停等措施。

在醫療救治方面,需長期服藥的人員,不可擅自停藥,做好個人防護後去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取藥,或經醫生評估後開長期處方,減少就診次數。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對未達到重症診斷標準,但是年齡>65歲、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合併較爲嚴重慢性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可以按重症病例管理。

新藥研製

【報告摘錄】

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製,切實保障羣衆就醫用藥需求,守護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疫苗迭代需方便重點羣體居家使用”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告訴記者,其研究團隊去年接國家疫苗專班任務,對我國16種新冠疫苗進行有效性、安全性評價,這些疫苗包括mRNA疫苗、多肽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與鼻噴疫苗等多種類型,有的即將上市,有的已經上市。

今後的新冠疫苗迭代方向,要以刺激細胞免疫爲重點,因細胞免疫更加持久、長效;也要針對未來病毒變異具有通用性,並便於老年人等重點羣體居家使用,如採用鼻噴等形式。

在藥物方面,2022年2月,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Paxlovid)進口註冊。2022年7月,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了阿茲夫定片增加治療新冠適應症註冊申請,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療藥物。同年12月,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新冠病毒治療藥物莫諾拉韋膠囊進口註冊。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新冠治療藥物研發主要圍繞阻斷病毒進入細胞、抑制病毒複製、調節人體免疫系統3條技術路線開展,我國在這些技術路線上均有部署。

盧洪洲介紹,在小分子藥物的研發上,目前進入到臨牀Ⅱ期、Ⅲ期試驗的藥物不少。今後的新藥研發要以不加增強劑爲主,增強劑會使得不同藥物之間出現更多相互作用,而重症高危羣體的老年人、腫瘤患者、基礎病患者往往需要合併用藥,避免增加劑的使用,會更適合這部分羣體。此外,還要考慮新的藥物靶點研發,作用於病毒活性酶不同位點的抑制劑藥物合劑,增加藥物針對變異株的通用性,這些都基於一系列基礎研究。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