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大劉《三體》時,對書中提到鎖死地球科技的智子,總有一種朦朧日本女人的感覺。等到仔細琢磨字裏行間時,才發現這竟然不是錯覺。

01三體智子

看過書的朋友都清楚,智子其實是質子的諧音,三體文明通過向地球發射質子,在將其進行二維展開改造之後形成的智能微觀粒子,以此鎖死地球基礎科技的發展,進而達到阻礙地球提升文明等級的目的。

按道理講,智子是沒有任何形象可言的。但是在《三體·3 死神永生》中卻出現的受三體智子(本體)控制的擬人機器人,可以視作三體人駐地球的大使。在這裏,我們看到了智子呈現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當處於威懾頂峯的執劍人羅輯來到智子住處時,智子是這樣的:

“歡迎,歡迎,本該到府上拜訪,可那樣就不能用茶道來招待了,請多多見諒。真的很高興見到你們。”智子再次鞠躬說,她的聲音和身體一樣輕細柔軟,剛剛能聽清,但似乎有一種魔力,彷彿她說話時別的聲音都停下來,爲她的細語讓路。”

當三體人重新取得地球控制權,人類被迫移民時,智子是這樣的:

“智子縱身一躍,跳回了食品垛的頂上。用滴血的長刀指着下面的隊列 說:“人類自由墮落的時代結束了。要想在這裏活下去。就要重新學會集體主義,重新拾起人的尊嚴!”

注意看其中標黑的字詞,前者是溫婉知禮、人畜無害的小女人,後者瞬間變成冷酷殘忍、殺伐果斷的女忍者,是不是像極了歷史上日本人一貫的做派?

在面對強者(美軍)之時,畢恭畢敬,人畜無害;在面對弱者(近代中國)時,交橫跋扈,兇悍殘暴。事實上,當我們再次回過頭來去看三體,就不難發現其中一系列富含深意的隱喻。

02菊花與刀

在二戰時期,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針對日本民族性做了研究,寫成了經典之作《菊與刀》,也成爲我們認識三體世界關於智子形象的絕佳側面。

在書中,作者以菊花和刀象徵了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兩極,即恬靜淡然卻又剛烈殘忍。而這種異常矛盾的民族特性,則貫穿了日本的整個文化事實上,大劉不僅在用日本女人形象賦予了智子外形,還在很多設定上,將三體文明與日本文化做了映射。

首先,是智子代表的三體文明與日本當時有着極爲類似的處境。在三體世界之中,因爲其星系的三顆太陽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進行着不可預測的複雜運動,所以使得星系的生存條件極爲惡劣,時冷時熱,故而脫水生存與再水化,成爲三體人的日常。

反觀日本,這個國家同樣處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震與火山、颱風與巨浪時常侵襲,天災不斷,再加上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生存環境也是相當惡劣,這一點,其實和三體文明的情況是大致相似的。

其次,三體與日本,在面對自身生存危機時,均選擇了向外殖民擴張的強烈意圖。三體世界在得之地球的存在之後,便立刻排出了遠航艦隊,以圖殖民地球;日本同樣如此,在無法解決國內矛盾之時,多次選擇以鄰爲壑,發動侵略戰爭。

還有,三體人在地球的組織ETO是不是很像中國的僞軍和漢奸?日本被光粒文明炸燬,也有點像日本的廣島長崎捱了兩記原子彈。個人以爲,大劉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高頻地出現了日本元素,是否是有着這樣的一種隱憂:

對於歷史上的這個鄰居,我們是不是應該始終保持着“按劍而跽”的姿勢,並隨時準備好致命一擊?

相關文章